教案可以包括教学资源的清单,如教材、教具和多媒体资料,以支持教学过程,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每堂课的时间分配,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科学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表述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3、锻炼幼儿的贯彻能力,让幼儿对数学类的课程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积木、香肠、记号笔、蜡烛等数量若干;
2、教学课件ppt;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小结:哦,你们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还是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插一插、叠一叠、比一比。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2、比较判断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不同粗细的红色和绿色积木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块红色的积木,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绿色的积木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蓝色的积木和绿色的积木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绿色的积木比,是红色的积木粗,现在和蓝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块积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块最粗,哪块最细呢?
(3)小结。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不同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3、粗细差异排序。
教师出示ppt课件。
(1)引导幼儿认识从细到粗排序标记图。
师:小朋友们,小眼睛看到这里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想一想它代表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队。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你们每个人拿四种材料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也可以两个人一起合作哦。现在请你们轻轻地走到材料边上去排一排。
个别提问。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吗?你先怎么做?
(3)师幼共同小结从细到粗排队的方法。
教师边说边操作ppt课件。
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先找出4个圆柱体当中最细的放在最左边,然后找出最粗的放在最右边,再把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按顺序排好队。第二种方法是先找出最细的排第一;再找出最细的排第二;依次只用这种方法。
4、分组操作活动。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四种材料,一起来看看。”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材料1:找出每组图中细的物品,并在底下的方格里打“√”
材料2:找出每组图中最粗和最细的物体,分别在它们下面的圆圈里涂上红色和绿色。
材料3:提供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从细到粗排排队。
材料4:提供橡皮泥让幼儿搓出三条不同粗细的“面条”并能从细到粗排序。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你们搬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你喜欢的材料边上,去比一比,排一排。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进行粗细排序。
重点指导幼儿进行粗细排序。
5、幼儿自由结束活动。
师:比较完粗细的小朋友可以去喝喝水,上上厕所。小朋友们再见!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萌发初步的探究意识。
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石头的特点,知道石头的用途。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充分让幼儿通过感官观察、触摸、操作、比较,感知石头的特性。
难点: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提供幼儿观察探索的小鹅卵石、沙石、花岗石、青石等若干。
2、《石头汤》绘本
经验准备:活动之前让儿童收集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讲述《石头汤》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为什么要选用石头作材料来煮汤?
教师:石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在刚才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聪明的士兵煮出了美味的石头汤,那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去看看神奇的石头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二、基本环节
(一)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石头的特性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石头的形状、色彩、花纹、大小等。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你的石头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两块石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轻轻敲敲石头,石头会发出声音吗?敲出来是声音好听吗?互相听听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小结:原来石头有这么多不同呀,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石头的特点有哪些。
(二)展开讨论,总结石头的特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看石头、模式头,知道了石头的样子,现在我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摸到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到,石头有粗糙的也有光滑的,石头很硬,每个石头长得都不一样,石头摸上去凉凉的,有的石头是灰色的、白色的、红色的、还有的石头有花纹,石头的形状有的是尖的像三角形、有的是圆的。石头可以发出声音。
小结:在刚才的探索中,小朋友们总结出了石头的特点,真是一群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小朋友。
(三)进行探讨,了解石头的用途一起探讨石头的用途
教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说一下,你见过用石头做成的物品吗?你在哪里见过?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到,石头可以用于建房子、工艺品。可以做建筑材料。石头可以用来画画、装饰。可以用来打火。石头可以制造水泥、砂子、卵石或碎石配制混凝土。
小结:大自然中每块石头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它的特别之处。大自然创造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石头,让我们都来保护环境,保护美好的大自然吧。
三、结束环节
教师:通过我们今天的活动,每个小朋友都感受到了石头的特点,以及知道了石头的用处有很多,希望小朋友能继续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小小科学家。
四、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石头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石头画创作,并进行环境创设。
活动总结
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为此,我以的石头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石头的颜色、形状,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使幼儿初步感知石头的特征。在相互欣赏、谈论中,对石头的形状、颜色及花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石头也初步获得了较为直接、较为感性的经验。幼儿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总结石头特点和特性。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纸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纸的种类和特征。
2、对纸的制造过程产生兴趣。
3、体验用纸制作的乐趣。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种纸;(皱纹纸、卡纸、电光纸、包装纸等)
多媒体课件:
值得制造过程。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交流关于纸的发现
1、出示纸折飞机,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纸)
2、纸张展览会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引导幼儿通过看、摸等感官进行探索)。
3、组织幼儿集中讨论:你和哪些纸交了朋友?你还见过哪些纸?还知道哪些纸?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讨论回答,师生小结:纸有多种多样的,它们颜色不同、厚薄不同、软硬不同。
二、通过实验,认识纸的特性
1、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
2、幼儿分组实验并思考,你发现了纸可以怎么样?
3、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轻声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纸具有易燃、易撕、易皱、可折、卷、体轻等特点。
三:观察纸制品,了解纸的用途
1、出示图书、扇子、包装盒等纸制品,告诉幼儿纸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物品。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四、引导幼儿进行自由的分组活动
1、时尚风景:利用废旧报纸制作各种服饰。
2、指偶游戏:让幼儿根据信封的形状,制作出相关的纸偶。
3、小小玩具城:利用纸盒纸杯等让幼儿制作飞机、机器人、汽车、昆虫等。
4、海底世界;提供各色的纸张及水彩笔,让幼儿自由画帆船、鱼等。并把它粘贴到背景图上。
五、作品展览会
1、提供音乐,让幼儿进行服装展示。
2、纸偶角色表演。
3、小小玩具城的展示。
4、对作品进行解说。
六、鼓励幼儿当小发明家,想象还会制造出什么样的纸。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观察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2、喜欢玩气球,了解并说出气球的用途。
3、装饰气球,提高幼儿的动手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气球、绳子、水彩笔、橡皮泥、彩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
师:圆圆的身体皮儿薄,有红有绿颜色多,拴在线上轻轻舞,手儿一撒飞上天。这是什么呀?
(二)幼儿自由探索给气球充气(实物)
1、幼儿自由操作,观察气球的变化。
师:你们用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的?(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出示两个色彩、形状相同的气球,但一个有气一个没气,引发对气球的兴趣。
问:两个气球一样吗?你们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探索充气的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提醒幼儿吹气球时,嘴巴不能撒气,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紧,不能让气漏出来,这样才能鼓起来,最后把气球用绳子系起来。
小结:吹的气多气球就大,吹的气少气球就小。
(三)了解气球的用途
1、引导幼儿说出在哪儿见过气球,气球用来干什么?你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气球?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的气球,你见过的气球是什么颜色的?
2、引导幼儿说出气球的用途,如:装饰作用、烘托气氛、探险旅行、科学研究等。
3、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气球,气球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自由添画
1、让幼儿探索不同的.方法,运用上面提供的材料装饰气球,看谁装饰得最漂亮。
2、展示作品,讲解作品。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将美化好的气球装饰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吹好气球后幼儿无法一个人绑气球口,这时就需要同伴的帮助,采用什么方法系气球口是我们关注的,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只有与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务,也给了幼儿学习如何与同伴接触交往的机会。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5
活动时间:
6月5日
活动主题:
20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
我们的口号:
大家一齐动手,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绿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提高环保意识。
2、不要践踏花草树木,懂得要爱护一草一木。
家长宣传: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关于“世界环境日”的宣传知识。
活动情况摘要:
一、向幼儿介绍关于世界环境日的相关知识。
说一说世界环境日的日期,并对世界环境日做大致的介绍等。
二、宣传本次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一起唱响今年的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三、观看相关图片:
让幼儿大胆说一说图片上的内容,说说这样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
四、联系实际:
请幼儿说一说,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不采摘周围的花朵,不践踏草坪等来增强环保意识等。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活动反思:
1、通过《指南》科学领域的学习,我在活动中利用ppt凸显弹簧的伸缩及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的展示,重难点突破直观形象,易于幼儿理解;
2、认知上: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主动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能力上:在探索操作过程中,让幼儿根据各自感兴趣的物体去发现弹性的用途,并注重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特点,特意提供了幼儿自由操作机会,使幼儿敢于、善于、愿意表述自己发现的过程。情感上: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极大兴趣。
3、情境教学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设置一个ppt,引入幼儿在平时活动中的情景去设疑,发现玩具中秘密,为幼儿主动探究提供了条件。
4、动手操作法:它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方法,《纲要》中指出:提出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条件。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的让幼儿主动探索,感知弹性的特点,第二次通过再次操作来记录,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来辨别物体是否具有弹性。
5、记录: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的结果,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所谓求证。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篇7
1.学习2、3的相邻数,感知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2.能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企鹅操作卡、数字卡每人1套。
2.《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在9只企鹅的图片中找出外形一样的摆放在一起。
2.幼儿操作,感知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将数字1、2、3与相同数量的企鹅图片对应摆放。
(2)分别说出3种企鹅的数量,并比较3种企鹅的多少。
(3)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给3种企鹅排队。
3.引导幼儿发现相邻数的规律。
教师小结:数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 ,排在中间,所以1和3是的2的好朋友。
4.幼儿尝试用相邻数规律,找出3的相邻数。
5.游戏:朋友在哪里。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听音乐《找朋友》传球。音乐停,球传到谁的'手里,谁就说出自己卡片上的数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手里拿着数字卡片1和3的幼儿举起卡片回答:“我是1,我是你的小朋友。”“我是3,我是你的大朋友”。全体幼儿一起说“2的好朋友是1和3”。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