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案是要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实施的,有一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秩序,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3、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搜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七律·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讲述了一段震惊中外的历程。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面对种.种艰难困苦,面对地方军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在极其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走进大雪山,感受当年红军翻越大雪山的艰难。
2、板书课题:翻越大雪山。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
戳:读音chuō,注意“羽”字头的变化。
踉跄:读音liànɡ qiànɡ。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3、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感受。
三、感受雪山环境的险恶
学习课文第1、2段。
1、读课文第1、2段,勾画出写雪山特点的语句。
2、引导学生概括大雪山的特点。(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天气变幻莫测)抓住“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体会气候的寒冷,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天气的变幻莫测。引导学生思考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指导朗读。
学习课文第3、4段。
1、红军从江西出发,已经整整八个月了,他们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自由读课文第3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勾画的内容。
3、这样的队伍翻越这样的雪山,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4、面对险恶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红军将士的态度是——齐读第4段。你从感叹号中悟出了什么?(态度坚决、毫不犹豫)该怎样读?引导学生读3、4段。
四、感受红军的无畏精神
学习第5段。
1、红军在翻越大雪山过程中首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默读课文第5段,在相应的句子下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的句子“一到山脚……到处都是雪,雪,雪。”“这里的地形……摔下雪壁。”体会环境的险恶。
作者不惜笔墨着力进行环境描写用意何在?面对险恶的环境,红军战士怎么做的?
这些险恶的环境与“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的雪块,系好鞋带,又归队继续前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引导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学习第6段
1、红军战士越往上爬面临的困难越大,“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艰难地前进,“拼尽”可换成哪些词?为何用“拼尽”?默读第6段,并在相应的词句下作上记号。
2、全班交流。
从“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颤”体会天气冷到极点;从“头晕脑涨,呼吸困难”、“要是……就……”这些句子中体会红军将士迈步前进极端困难,并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挑战极限,翻越雪山。
3、引导朗读,并通过引读、结合插图或浮现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感受红军的革命情深
过渡:雪山无情,人有情;气候恶劣,但“人定胜天”!看吧,我们的红军战士是怎样用顽强的意志,人间的真情去战胜那坚实的冰山的!
1、读7~12段,在你深受感动的地方作上批注。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3、全班交流。
从“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可看出,战士江良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折磨在风雪里前进。
从“指导员望着……心想……也要挪过山去。”可看出他们患难与共,唇齿相依;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4、第11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5、读12段中写景的句子,与前面写景的句子作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色彩不同,烘托出红军战士战胜自然,越过雪山的喜悦心情。)
六、感受胜利的喜悦
红军胜利会师,想象战士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七、作业练习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有何收获。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下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看视频《狐狸的故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是一部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狐狸在雪地里奔跑,视频中的狐狸可不可爱?
2、揭示课题——《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粗知大意(写了什么)
1、浏览课文,边读边想三个问题: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精读体会,抓住主题(为什么写)
细读课文,自主体会:
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的?
2、正太郎为小狐狸做了些什么?
3、老狐狸为正太郎又做了些什么?哪些句子让你体会最深的?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集体汇报,引导点拨。
预设一: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
(1)“调虎离山”救小狐狸
(2)深入“虎—”做窝、喂奶。
(3)咬不断铁链就咬木桩。
预设二:人与动物之间亲密信任的友情:
(1)正太郎同情小狐狸。
(2)正太郎给狐狸送食物。
(3)老狐狸救护正太郎
(4)正太郎要回小狐狸,让狐狸一家团聚。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1—106页。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 “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5和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总第32课时)
内容:2和5的倍数的特征
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选择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件(如六.一节目汇演、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现场等)引出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
二、合作探究、概括特征
1. 提出问题
观察情境图,根据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跳圆圈舞的共有多少人?”对这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要一略而过,把学生的提问引到:跳交谊舞(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
2. 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1)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
学生可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6、8、20、14、98等)
问: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
学生可能说是2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
(2)2的倍数特征
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2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中概括出:都是双数等结论。
问: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
学生可能说出:街道的门牌号一边是双数一边是单数,阶梯教室的座位号一排是双数一排是单数等。
问: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能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张百数表,你可以从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2的倍数写出来,然后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
(4)汇报交流
学生的结论可能有:
个位上是双数
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
(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与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征)
小结: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0、2、4、6、8)。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以了?(个位上的数字)
(5)验证结论
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小,你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自己举例验证。
(6)学习偶数、奇数。
①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老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 ②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
③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
3. 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
(1)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2)交流:个位上是5或0。
(3)学生举例验证。
4. 2和5倍数的共同特征
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用“百数表”把2、5共同的倍数找出来研究特征。
三、巩固练习
1. 自主练习2
奇数、偶数学生容易分清,做此题的时候可以比比谁分的快,让疲劳的大脑兴奋起来。
2. 自主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2、5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
2的倍数 5的倍数
3. 按要求组数。
0 、6、9、7
奇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
第2课时(总第33课时)
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
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揭题。
指名说说2、5倍数的特征
直接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设计意图]直接看情境图,复习旧知识简捷、明快,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二、尝试探究
1. 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受2、5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大多会从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进行研究,学生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及时举出反例予以反驳:13、16、26、29等一些数个位上3、6、9就不是3的倍数,而24、15、27等一些数反而是3的倍数。 谈话:看来只观察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
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2. 探究特征
①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
谈话:把“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出来研究研究。(学生人手一份十行十列的百数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②学生独立尝试后小组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
3的倍数都在一斜行上
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
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
④师引导: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有什么规律?
⑤学生思考交流:
“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问:另外的呢?
每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有的是12,有的是15,有的是18
⑥小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学生判断时注意说说判断的依据。学生利用特征判断后,教学生快速判断法,比如49只看4就知道它不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遇到数字本身是3的倍数时,可以略去不加,如1236,只要算1+2=3即可判断1236是3的倍数。
2、自主练习5
3、自主练习6
4、自主练习7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你还想了解什么?(要学生自觉的去探讨4、6、9??的特征)
信息窗2:质数与合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07—109页。 教学简析:
本部分知识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信息窗选取了体操表演这一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数论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知难度。在前面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分解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
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总第34课时)
内容: 质数与合数
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明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健身意识,学校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的方阵。(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
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入手,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去发现、验证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从而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可能发现:
(1)1、2、3、5、7、11、13、17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
(2)4、6、8、9、10、12、14、15等数字能摆成方阵。
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两类数字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可以分成三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
(1)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引导学生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引导学生概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2)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
(3)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篇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思母之情。 3、揣摩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失母之痛及对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学习指导一: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在文中提到哪两位母亲?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学习指导二:
快速读课文,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作者对亲身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zhen zhimeng longqi liangshi bu xia yan
( ) () ( ) ( ) qinshiyi pian pin fan zhong tianzhihen () ( ) () ( ) 2、把句子划线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2)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无法安然入睡。()()
(3)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连续在梦中出现。()
3、按要求写句子。
(1)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改为反问句)
(2)我想到亲生母亲。我泪流不止。(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创设学习情景,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5分钟)
学习指导一: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2分钟)
学习指导二: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篇5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
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逐课交流自学成果,小组提出学习中的难点。
2、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的重点,相机加强指导和习练。
例如:
(1)关于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根据《养花》一课总结方法:不仅要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选择多义字在词中的合适义项。
b从其他中选出几个词语,学生试着来理解。
?生活是多么广阔》──芬芳
?中华第一龙》──游弋
?狱中联欢》──高歌曼舞
?名碑荟萃》──荟萃、博采众长、劲峭、刚劲
(2)关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除了结合《琥珀》一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养花》《名碑荟萃》《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或其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短文。
教后反思:
第二板块
一、随文练笔和习作的评价
1、《生活是多么广阔》仿写
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积累和运用(去……去……)
2、《名碑荟萃》的关于介绍书法家作品的解说词
评价重点:一是介绍清楚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二是从解说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吸引别人,也就是表达方式要灵动,要有听众和观众感。
3、《智慧之花》的缩写及读后感
缩写的练习要抓住主干,重点稍稍多用点笔墨。读后感可结合四组作文的讲评,再引导学生自评自改。
4、《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写明白就可,用词要准确,力戒语言啰嗦。
5、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写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内容──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创设情境,多为学生提供写信与人交流想法和思想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学毕业优秀文集,可以按文体分类, 可以按年级分类,然后交流阅读,对作文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复习。
教后反思:
1、全面铺开,狠抓基础。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复习中,应该结合复习内容,有效合理地整理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阶段的复习应该是全面铺开,抓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首先,教师应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试探、了解。其次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然后,学生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重点,理清各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
2、专项训练,各个击破。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各个击破的复习方法。第一,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第二,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第三,注重各章节试卷的评价反馈。在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定向复习。训练中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
3、出一系列的过关试题,让学生过关。
由于这些题目都是学生平时易错的题目,所以对学生的挑战性很大,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信心,答题习惯过关,如答题字迹清楚工整、作图规范、在指定位置答题等。不过关的同学就重做这份卷子,直到过关为止。这一举措对后30%甚至更多的学生都有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要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六年所学的知识,在小考中发挥出最佳的成绩水平,教师有计划、有条理的辅助他们进行小学阶段的总复习是较为关键的。由于我教学经验的欠缺,在复习内容上详略处理不当,造成了复习时间显得紧迫的情况,而且对计算方法和计算准确率的要求不够严格,没有坚持始终的训练,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简便方法,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低。我以后一定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更好地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辅导学生进行小学阶段总复习的教学任务。
教学的进步贵在经验的积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要在实践工作上勤勤恳恳,多钻研新教材、新课程标准,不断地总结出新的经验心得,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学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了解作品的来历及相关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超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及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学唱本歌曲,特别是学习本歌曲演唱形式的学习,达到学生能跟随老师指挥正确的演唱本歌曲。
4、了解协奏曲与合唱曲的不同。
教学教具:
多媒体设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滨城区三河湖一中的贺建华,能和清怡中学八年级--班的同学们一起来上今天的音乐课,我感到很荣幸,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认真学习,配合老师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同学们有信心吗?-----谢谢同学们,真心的希望我们从此成为好朋友。(1.00)
二、新授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播放视频(2.00)
1、同学对这段视频中的歌曲熟悉吗?它的名字叫什么?出自哪儿?
2、你们看了这段视频并听了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是你听了这首歌曲后,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激动、激昂、充满革命先烈的敬仰)
3、既然同学们都知道《保卫黄河》这首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那么同学们了解《黄河大合唱》吗?(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战争中产生的最成功的大型声乐作品。这部作品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拼搏,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必胜的坚定信念,抒写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启迪人们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什么叫大合唱?(大合唱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知道它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黄河大合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发出了战斗的呼号、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激励着无数的革命志士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的这的首歌曲《保卫黄河》------------------(板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0页-------首先请同学们把课上这首《保卫黄河》认真欣赏一遍,然后再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听噢~~~~~~~~(播放范唱)(1.30)问题一: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齐唱与轮唱
4、齐唱与轮唱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5、齐唱与轮唱各自代表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是你听了音乐之后,你想像到了哪些画面?)
听一遍一次回答三个问题,好像很难,那我们再听一遍------(播放范唱)(1.30)
那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齐唱与二部轮唱,二部轮唱时,男声先进的还是女声先进的?
那谁来回答第二个问题:齐唱雄壮有力,轮唱轻快活泼。
那谁来回答第三个问题:雄壮有力的齐唱,表现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抗日必胜的信心。轻快活泼的轮唱,表现我们的游击队员灵活的打击敌人,此起彼伏的歌声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我们也受到了在那艰苦的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那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的感觉是什么?(昂扬、激动、热血沸腾,真想怎么样?拿起武器打击敌人)
那我们就把这首歌曲学会好不好?-------那看课本-------问题:这首歌曲是什么调的?什么拍子?什么意思?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指挥图是怎样的?学唱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先分好声部,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齐唱与二部轮唱唱曲。那男同学志女同学分开,各自作为一个声部。正好符合歌曲演唱的要求。那我们先来解决一下个别旋律的问题,请认真欣赏歌曲,把自己认为困难的旋律作个标记,我们一起来解决。
[如果没有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强调一下几个地方:前附点八分与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力度的变化(齐唱与轮唱时的变化),歌曲最后部分的空拍。]教师指挥,跟范唱练习(挑一个到两个指挥好的学生上台一起指挥)---------教师指挥,跟伴奏练-------期间可选出两位或两组同学进行表演练习轮唱。
简单的相互交流,练习最后一遍,进行表扬。(至此用32分钟)
三、拓展
?保卫黄河》这部合唱曲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乐章,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由《保卫黄河》改编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同学们听完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乐曲中出现了哪些熟悉的旋律?(我会请几个同学你唱一下的,认真听噢)
2、通过欣赏这首钢琴协奏曲,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请你谈一下(硝烟弥漫、战马奔腾的战场,游击健儿英勇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不可阻挡的气势,以及战士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播放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7.00)那同学们现在来想一下,我们的合唱歌曲《保卫黄河》与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有什么不一样?合唱曲特点:声乐曲(由人来演唱)、有歌词、通俗易懂,可以根据歌词提示发挥想像。协奏曲特点:器乐曲(由乐器来演奏)、无歌词、较难理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那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合唱曲,能更准确的表达思想感情,但有想像的局限性。 (协奏曲,表达感情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但能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四、小节
同学们,《黄河大合唱》这部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凝聚了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决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