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活动内容,制定一个优秀的活动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活动方案需要考虑活动的社会影响和品牌形象,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语文教研组将于第15周周四开展语文学科小竞赛活动。 二、活动策划者:谭卫国 三、活动思路 (一) 活动主题
一年级写字比赛、二年级查字典比赛;三年级作文片断《课间真热闹》;四年级写自由诗竞赛;五年级“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二) 活动形式
1、全员参与,作品由每班的语文教师先筛选出3份,再由年段备课组长统一封卷,分别按低、中、高年段交换互评(即低低,中中,高高互换,每份卷子要有至少两个教师过目。
2、奖励方法:以年段为单位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六年段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3、活动结束,按如下表格把活动结果,感想通过腾讯传给 老师。 (三) 活动时间
第15教学周周四(即12月9)日下午第三节 (四) 各年段活动小主题及负责人
一年级:硬笔书法竞赛 负责人: 二年级:查字典竞赛 负责人: 三年级:片断作文竞赛 《课间真热闹》 负责人: 四年级:写自由诗竞赛 负责人: 五年级:经典美文朗诵 负责人: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
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
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⑵
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⑶
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⑷
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同学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你的绝招是什么?
3、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五、拓展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板书设计】
16
绝招
三胖
憋气时间长
先天禀赋
二福
武术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
乘法
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3
一、单元简析
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着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中有所涉及,本册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认识作为子女应该回报父母家人的爱,懂得怎样表达爱。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会用口语、唱歌、朗读、写信、习作等方式表达感情,能进一步体验爱,表达爱。
3.通过调查、采访、赠送礼物等活动,提高学生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锻炼胆量和增长勇气。
三、活动准备
1.教师:进行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设计相关的表格指导学生进行填写;上课时做好课前准备,制作简单的课件。
2.学生:小组(确定小组的汇报展示方式以及组员的分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背诵、演唱、讲故事、制作等,做好汇报展示的准备。)个人(确定采访的对像,准备好采访的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学习习作和写信,写贺卡等。)
四、活动内容及策略
1.浏览课文,明确任务
从第五单元的导语入手,让学生略读整组课文,大致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初步体会到父母的爱、朋友间的友情。
2.读题明意,落实任务
⑴学完17课《可贵的沉默》后,出示课后76页“综合性学习”的一段话,学生自己读一读,知道这一次活动的任务是要回忆、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⑵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要求学生如何去寻找、发现父母的爱,用什么方法去寻找,寻找哪些父母的爱,进行一次采访调查活动。设计表格。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4
教学要求: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5节。
教学重点:
体会阿炳创作的艰辛和这首名曲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激趣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首乐曲,一首中国民间二胡曲,世界指挥家听完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法国总统密特朗一生独爱此曲。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你们知道是哪首音乐曲吗?(《二泉映月》)而它的创作者竟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的名字叫(阿炳,师板书)。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二泉映月》,一起走进阿炳的生活,去感受《二泉映月》的苍伤与伟大,一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阿炳是一位盲人,他为什么能创作出全世界伟人都为之感动的音乐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这篇课文有许多生字词(出示词语),指名读。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跃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3、通过读,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列写出了月色美,第二列写出了阿炳坎坷的经历,第三列写出了乐曲的旋律,这让我知道了《二泉映月》的背景和阿炳的艰辛创作。
三、自主读文,披文入境
师:阿炳是盲人,是孤儿。他的生活该是多么艰辛,他来到泉边,他听到什么?
1、生自由读第4节。
2、听到: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3、一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在阿炳小的时候,师傅曾带他到泉边赏月听泉,那时候阿炳听到什么?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
四、自读自语,明理悟情
1、默读第2节,划出带“听”的句子,读一读。
2、读得好,在和师傅赏月时,师傅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一起读。
小阿炳听到什么声音没有?(一起回答:没有)
3、过渡:小阿炳什么也没听到,师傅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板书:奇妙)什么意思?后来,阿炳长大了,他听到了奇妙的声音吗?
(没有),那他听到什么?(齐读第4节最后一句)
“听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
总结:阿炳并没有听到美妙的声音,听到的只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难道是师傅说错了,(在第3节中找关键句:双目失明),你是怎么理解的。
4、双目失明,阿炳看不到一切,所以听着听着,渐渐的……
生:读第4节最后一句。
师:你见过阿炳街头卖艺的情景吗?
(播放有关资料,走近阿炳)
5、你看到什么?
师:阿炳坐在街头卖艺,他没有听到奇妙的音乐,他听到的只是“渐渐……“(最后一句)
师: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呀,他双目失明
他只能听到“渐渐……” (最后一句)
师:他饱受着饥饿、病痛的折磨,他只能听到“渐渐……”(最后一句)
6、老天对阿炳是不公平的,但阿炳被困难吓倒了吗?
你从哪看出来的?
(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师:他多么希望他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阿炳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大家拿起书“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他为什么要通过琴声来倾诉呢?
2、配乐读第5节。
3、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随着乐曲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边回荡,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动人的乐曲(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5、多么动人的音乐,多么伟大的音乐,一个双目失明的艺人,一个充满苦难的民间艺人,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民间艺人,他靠什么创造出了伟大的作品?
6、当阿炳沉浸在夜色中,忘我地拉起二胡时,他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7、是音乐安慰他孤寂的心,你想对他说什么?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国人们喜爱,在国际乐坛也享有盛誉,齐读最后一段。
2、总结:苦难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悲痛、哭泣……,但是,对于勇敢的人、坚强的人和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面对苦难吧!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听: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阿炳 倾诉: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
(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的
通过多姿多彩的富有儿童情趣的赏叶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在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前期准备
a、各小组分门别类采集叶子。叶子大致分三类采集⑴、象形叶:如心形叶、掌形叶、针形叶、锯齿形叶等等。⑵、可食叶:如菠菜、韭菜、海带、茶叶等等。非象形又不可食叶。
b、查、编、演、拼
叶子采集好后,各小组进入第二准备阶段,各组员仍分工合作。
查资料查叶子用途以及介绍各种叶子的相关的科学知识。
编演有关叶子的童话剧、相声、小品、诗歌等。
用文艺演出形式表达叶子的形象、用途以及对叶子的品味等。
拼制美丽的叶子图画如叶子动物世界,小巧精致的叶子标本书签、美丽的风景、地图等。
三.活动过程
1、简短的活动仪式。
2、赏叶汇报
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各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教室提前布置好各小组赏叶展览角。
活动开始后,依次由各小组长或代表介绍采集的叶子品种、用途和对采集的叶子进行了哪些创造性的活动。如编辑叶子手抄报、整理了写叶的诗歌、散文、查到了哪些叶子的产地、用途等。
请同学们欣赏各小组自编自演的叶子童话、叶子诗歌等。
大家评出赏叶最佳小组,对组员加以鼓励。
教师对此次活动做简短而富有启发鼓励性的总结。
四、活动效果
活动结束后,要求同学们谈赏叶收获,写出赏叶心得,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活动日记。
此次活动同学们一定参与热情高,长不少见识,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益处,也一定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6
一、教材阅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对词语的理解。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密语:秘密的通信用语。为了保密,通常用数字、字母、单词等代替真实的通信内容,也叫暗语。
谋面:彼此见面,相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问讯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这些问讯处,为人们就医、乘车(船)带来很大的方便。学生对问讯处应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农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带着的。因此,结合本课教学,教师可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的内容又是儿童生活方面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如,苏珊面对“我”的提问,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又如,“我”心爱的小鸟死了,苏珊却说是“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美好心灵,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3.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如,当孩子的手指被砸伤时,她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孩子的孤单、恐惧与无助,她用悦耳的声音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指导孩子实现自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当孩子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伤心时,苏珊宽慰孩子,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谈谈各自的认识,启发孩子: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4.本文情感丰富,适合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如,回忆“我”的金丝雀突然死后的那部分语句,人物感情丰富,是感情朗读的好材料。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伤心、痛苦,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渴望得到安抚;苏珊听懂了“我”的心声,她用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我”,引导“我”走出痛苦的阴影。然后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别能力差的弱点,千方百计诱骗青少年拨打电话。个别的甚至利用色情引诱青少年上当受骗。因此,结合本课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四、教学案例
让生命更美好
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师: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生:因为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
师: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生:作者说“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
师: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生:没有。
师: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苏珊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
师: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
生: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生: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
生: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师: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
师: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生:作者不伤心了。我是从课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读这一段。
语文学科月活动方案篇7
一、 活动意义:
节日离学生的生活是这样的近,学生仿佛每天都在过节。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节日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其实节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自然界的发展变更、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内容。这次的活动借助于学生对节日的向往和对过节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社会文化现象及其根源的能力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继续巩固学生对资料的收集能力、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春天里有哪些节日,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并分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初步学会制定研究的计划书。
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4、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自主选择了解春天的一个节日。
2、初步学会制定研究计划书。
难点:
1、制定节日的研究计划书。
2、根据制定的计划书行动,顺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用具与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1、分组学习,小组中成员进行分工。每组有正副组长、发言人、书记员、联络员和资料保管员。
2、准备活动用具(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3、收集跟节日有关的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1、春天的节日卡片。
2、实物投影。
3、春节的研究计划书和空白的研究计划书。
4、课件:春节的小报。
5、收集有关春天节日的资料。
6、为学生提供有关的网址和书籍。
五、活动时间:2课时
六、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主题研究兴趣
活动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节日的回忆,关注节日的内涵。
师:播放一段vcd《新年好》,引起学生对春节趣事的回忆。
师:多么欢乐的一首歌呀,是在哪个节日里唱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春节的节日卡片。
生:说春节的趣事。如: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放爆竹等。
师:引导学生关注春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指导学生关注节日的内涵。如:为什么要放爆竹?拿压岁钱?等。
活动2、学生交流已知的节日名称并分类。
师:春天除了春节,还有那些节日?
生: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得多。各小组交流汇总。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节日卡片。
师:春天有这么多的节日,我们来给它们分分类。
生:小组讨论分类,交流。
师:指导学生有意义地分类。可以按是不是国际性的节日、民族性的节日、社会公益性的节日、环境保护的节日或按时间等来分。
二、填写计划书
活动1、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节日。
师:你们对哪个节日最感兴趣?请各小组简单讨论一下今天要研究的节日,请书记员把结果填在计划书的 我们要研究的节日 这一栏里。
师: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栏目。
生:讨论确定,填写。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小组的决定。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节日卡片。
师:你们想了解这些节日的哪些方面呢?
生:讨论,交流。如:节日的传说、风俗、有关的诗歌和舞蹈
活动2、学生讨论,选择研究方法。
师:要想研究好这些节日,方法很重要,说说你们想到了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①、查资料(查书、报纸、上网)。②、比较。③、请教。④、讨论。⑤、观察。⑥、制作。
活动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填写计划书。
师:指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填写计划书。
师:实物投影空白的研究计划书(附1),指明所要填写的2个栏目。
生:有序地填写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和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这两块内容。在填写时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决定。
师:请2-3个小组汇报展示自己填写的计划书(用实物投影)。
生:展示计划书,生自评互评师评。
活动4、补充完善计划书。
师:展示一个范例春节的研究计划书(附2),指导学生完善计划书。
生:将范例和自己的计划书作比较,说说想法。
师:展示研究成果春节的小报(附3)。
生:看多媒体展示:春节的小报。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设想成果展示的方法。
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选择研究任务,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展示方法多样化。
生:补充完整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和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这两块内容,填写 成果展示的方法 。
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展示方法。
如:清明节的诗词大搜索查资料的方法小小诗歌朗诵会。
爸爸妈妈是怎样学雷锋的比较法小品或用图片展示成果。
情人节的礼物查资料、比较法设计情人节的礼物并展示。
生:2-3个典型的小组继续展示计划书。
师:以肯定和鼓励为主,表扬计划书填写较完整和分工合作清楚的小组。
三、学生根据计划书进行实践活动
师: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活动刚刚开始,课后要按自己制定的计划书分工合作,准备下一节课的成果展示。
师:提供实践活动的资料、网址和书籍。
生:课后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附1、空白的春天的节日研究计划书。
附2:春节的研究计划书。
附3:春节的小报(见3.5英寸软盘)
第二课时
导语 : 根据上节课制定的计划书,各小组分工合作,收集到了许多的信息和资料,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四、学生围绕主题,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1、小组交流实践活动所获取的信息和资料。
师: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每个人的收获可真不小,大家一定想互相交流一下了。
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和资料与同组伙伴分享,同时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所得。
生: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资源。
活动2、学生把各自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师: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让我们把各自的研究成果汇集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生:把收集到的和了解到的资料集中起来,加强对研究主题的了解,汇集成小组的研究成果。
五、学生分小组准备展示成果
师:你们的研究成果有的很丰富,有的很有特色,怎样才能让别人也欣赏到你们的研究成果呢?
生:根据研究计划书再次讨论确定1-2项的成果展示方法。
生:各小组准备展示成果。如:介绍、小报、诗歌朗诵、小品、舞蹈、图片解说等。
六:展示成果与评价
生:各小组代表用各种形式进行汇报展示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
如: 清明节小小诗歌朗诵会等。
元宵节猜灯谜、舞龙、做汤团等。
学雷锋日学雷锋故事会、唱学雷锋的歌、做一件好事等。
泼水节跳傣族舞蹈等。
世界地球日图片解说、设计宣传语等。
植树节画一画、课后种一颗树或认领一棵树。
师:把学生的研究成果张贴、拍成照片或有机会的用录象机录制下来。
生:进行自评和互相评定。
师:指导评定。
七、活动总结和延伸
活动1、活动总结
生:说说本次活动的收获。
生:讨论还想研究什么节日?
活动2、怎样过节才有意义。
看资源包p32页上的议一议: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生:说说这些同学过节的时候做了什么,评议这样过节好不好。
师:节日应该怎样过?
生:展开讨论。
如:春节:放烟火、压岁钱等问题。
助残日:观察身边的哪些人需要帮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五一国际劳动节:父母努力工作,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活动3、创意无限,制定自己的节日。
师:我们班里有50位同学,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能够在一起上课一起学习,非常有缘。我们要珍惜这份感情,让我们一起为自己共同的家三(1)班制定一个节日并设计一下如何过这个节。
生:设计、组织度过有意义的节日。
附1、 春天的节日研究计划书(学生用)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 √ √ ≌ $ ㊣
我们要研究的节日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成果展示的方法
注:☆为正副组长 √为发言人 ≌为联络员 ㊣为书记员 $资料保管员
附2、 春天的节日 研究计划书(指导用)
小组名称:必胜之星队
小组成员: 陆卿玉 ☆ 姚菲 √ 李唯嘉√ 徐文凯 ≌张凡 $陈聪 ㊣冀梦琦
我们要研究的节日 春 节
决定要研究的内容 春节的由来(李唯嘉 、陆卿玉)
春节的传说(姚菲、陈聪)
春节的风俗(张凡)
春节的食俗(冀梦琦、徐文凯)
春节的图片和装饰品(全体参加)
春节的歌曲和舞蹈(全体参加)
我们用的研究方法 查资料(上网,查书、报纸、杂志)
调查、访问(例如:春节的时候大家吃什么?)
比较法(南方人与北方人,汉族和少数民族过节的不同。)
收集图片和制作节日的装饰品
成果展示的方法
1、出小报
2、办一个图片和装饰品的展览会
3、小型的歌舞晚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