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优质6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书写教案中可以帮助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二年级上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优质6篇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会运用“!”“?”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⑵ 认读新字新词或学习词语的搭配。

⑶ 学会连接动类与偏正类的词组。

⑷ 积累(读背)节气歌。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学会写一种小动物。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语文知识的了解,通晓感叹号和问句的用法。

⑵ 通过对汉字的结构认识学习新字。

⑶ 通过背诵积累节气(气候)知识。

⑷ 通过了解动物世界学习写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与“?”的用法。

2、学会新字新词。

3、能正确搭配词语。

【课时设计】

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感叹号、问号与句号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2、认读新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聪明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园地五》,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这书上有字

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给句子加上两个不同的标点,使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生积极考虑。

生:我给“这书上有字”加“。”。

生:可以加“?”。

师出示相应的句子:这书上有字。

这书上有字?

同学读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后要讲一讲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用“。”说明讲的话是真实的。

生:用“?”表示值得怀疑,代表疑问。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句号、问号的不同用法,老师为大家鼓掌。

2、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下一组句子,引导同学了解感叹句的用法。

3、出示几组句子进行练习:

⑴ 今天老师没来。

⑵ 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师没来 明天是你的生日

三、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

材、拦、蚪、猴、伴、膀、慢、祖

同学认读生字。

2、再出示新字:

财、栏、抖、喉、拌、榜、馒、租

3、同学猜读后教师出示拼音拼读:

同学说说不同处和相同处。

4、同学自主的认识生字,同桌间说说自身的识字方法。

5、用扩词和抽读的方法巩固生字。

四、总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又结束了,同学们有新的收获吗?

同学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搭配词语。

2、读背节气歌。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课件出示:

打开 方向 茂密的 乌云

区分 宝藏 满天的 空气

寻找 窗户 清新的 枝叶

⑴ 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⑵ 明白题意后连一连,师巡视指导。

⑶ 指名汇报学情。

⑷ 讲要点:前后词语要恰当。如:“打开”只能对窗户、门、抽屉、盒子等可以紧闭的东西。再如:“区分”只能对方向、色彩、图案、脚印等内容。

⑸ 再出示几个进行练习。

二、读背节气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你们会读节气歌吗?

同学们积极考虑,也许有的同学说的不太完整,鼓励他们知道几个说几个。

1、出示相应的节气歌。

2、同学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师生正音。

4、师范读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针对每一个季节出示相应的节气。

6、了解“暑相连”与“秋处露秋”的意思。

7、同学质疑,相互提问,一起解决。师参与到同学中去。

8、熟读成诵。

三、课后延伸

师:我们不只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且还会读、会背节气歌,回去后把这些知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和你的朋友们,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自身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与大家积极交流。

2、写出自身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愿不愿意去?(愿意)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动物世界)

生观察后回答:动物世界(师板书:动物世界)

师: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吗?

生看后积极回答: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

师:大家知道真不少,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板书:奇妙的)

二、自由组合,生生交流

师:动物世界真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赶快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把自身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可以提出自身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三、组织同学,班内交流

选取几名代表上台交流,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四、组织评价

同学们进行评价,优胜者选取自身喜欢的小动物,以示鼓励。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老师听的津津有味,愿意把自身熟悉的一种动物写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们都来了解它们吗?(愿意)

1、出示写话要求: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可以写与它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2、同学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同学写好后,与本组同学进行交流。

4、选写的生动的读一读。

六、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写的都特别好,而且还懂得了维护动物,就是维护我们的家园,维护动物是大事。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关于三个儿子的故事。(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且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生字,师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开小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

4、你在课文中认识了哪些人?(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5、质疑问难引导参与。

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

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

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生再读)

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

(三)品读感悟。

1、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

(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成妈妈读读。(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

(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①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学习生字既、嗓))

②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

b、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c、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

(3)第三个妈妈的话。

①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指名说。

②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

③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

④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

(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2、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至11自然段)。

(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①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

②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

③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写生词:晃荡胳膊)

(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

①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

②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③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

a、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翻)

c、评价评价做得怎样?

d、读出好看的语气。

b、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b、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唱

c、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

d、读出好听的声音。

c、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b、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

c、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

d、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

(3)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这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

(4)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既然、嗓子、拎着、水桶、晃荡、走走停停、胳膊、沉甸甸。

2、选自己喜欢的段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

4、延伸:第三个妈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你认为是真的没有吗?

5、指导写字。

6、练习:

我们的教室既干净又_____________,小妹妹的皮肤既光滑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业:

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爱心卡片”。同学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卡片上写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送给他们,好吗?

六、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翻唱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3

第五单元

17、《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9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配画、有文字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不少大诗人的名字吧,你能说出几个?能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吗?(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杜甫,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两首》分别是李白、杜甫所写的名篇佳作。

2、揭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

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导语: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指导停顿。

(2)以多种形式读这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请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教师巡视点拨。

(3)反馈:

检查生字:

a、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b、全班交流识字的好方法:说一说你记住那个字了,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忆生字。如:在生活中识字,炉,火炉,冬天家里要生火炉。可用猜字谜,比较法,熟字换偏旁,加一加或减一减等来记等。

c、开火车读词语(多媒体出示生字,摘星星游戏)

·个读诗歌,要求读好节奏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请学生说诗的大意,疏通全文。

[设计意图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2.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③读了这首诗,你读仿佛看到了什么?

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4

设计理念:

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及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累语言、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2、通过读句子,指导学生感受“被”字句,领悟出“被”字句的表达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句子,巩固所获得的知识。

3、指导学生了解并列关系的句子可以通过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使句子的表达更简洁、准确。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被”字句和格言以及学习成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它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让我们走进语文乐园的第一站“我来试试”,试着做个小小魔术师,好吗?

二、按顺序遂步落实要求

1、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变汉字魔术的吧!读一读,考考你:认识这些字吗?

(1)用多媒体出示汉字魔术,变成减一减后的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口头组词。

(4)指读课文上的字词。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以熟字去偏旁变成生字,然后用生字组词。)

编——扁(扁豆) 鬓——宾(宾客) 警——敬(敬礼)

挺——廷(宫廷) 蕉——焦(焦急) 飘——票(车票)

3、同学们,你们也来变一变汉字魔术吧!试着说几个类似的例子。

织——只(一只) 怜——令(司令) 钓——勺(勺子)

狼——良(良好) 挥——军(军人) 腰——要(要求)

4、你们还有哪些变汉字魔术的方法?回顾、小结还有哪些识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

三、读一读

1、 出示成语,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温故知新、质疑问难、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揭示了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各抒己见、持之以恒、志存高远揭示学习应明确目标,持正确的态度。)

4、全班齐读。

四、你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学的眼睛最亮!

1、出示句子。

(1) 玉米终于明白了一直没有被摘下来的原因。

(2)没想到一阵风吹过来,快要结好的网又被毁掉了。

(3) 威灵顿被跟前的情景感动了。

2、请同学读句子。

3、交流:说说这三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都是被字句)

4、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5、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被字句。

五、成语故事

1、读故事(半途而废)。

2、想一想。小组讨论: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以后,为什么感到十分惭愧?你想对乐羊子说点什么?

3、大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总结:无论在学习上还屉生活中都不能怕苦、要善于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探究与发现”;展示“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探究与发现

1、 自由读句子,并指名读,全班齐读。

2、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了解比喻句形式多样)

3、 你能不能说一句比喻句?全班交流。

二、 我的作品

1、 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内容。

2、 说说你想对丑小鸭、玉米、蜘蛛说些什么?

3、 拿笔写一写。

4、 全班交流。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

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在黑板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语文二年级上教案篇6

一、课文简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里的四种天然“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告诉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多多思考,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发现大自然里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它们会帮助我们在野外迷路的时候辨别方向。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干万: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慌张:不沉着而动作忙乱。天然:意思是自然赋予的。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辨别: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忠实:忠诚老实。向导:意思是指领路人,亦指导游。北极星: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沟渠:指为灌溉或排水而挖的水道的统称。指点:指示;点明。

五、近义词。

千万——万万、慌张——慌乱、辨别——分辨、忠实——忠诚、指点——指引、特别——格外。

六、反义词。

慌张——镇定,忠实——狡诈、阴——晴、稠——稀。

七、多音字。

正zhèng:正午、正义zhēng:正月。空kōng:空气、天空。kòng:空白、填空分fēn:分开、分辨fèn:天分、成分。

八、段落大意。

第1节,写在野外迷路不要慌张,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我们辨别方向。第2节,写中午时可以通过太阳辨认方向。第3节,写在夜晚北极星能为人们指引方向。第4节,写在阴雨天,可以利用树叶的稠稀来辨别方向。第5节,写我们还可以利用沟渠里积雪的融化快慢来辨别方向。第6节,写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和多多思考,就会发现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九、课文提问。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课文里一共写了4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分别是: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

中午,我们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黑夜里,可以靠北极星分辨南北,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

阴雨天,可以让大树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冬天,可以靠沟渠里的积雪分清南北,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2、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在树的周围,小草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树南边的小草更加的茂盛,而北边的小草更加的弱小。因为我国在北半球,日照偏南方的缘故,树木的年轮往往是"南疏北密"的现象,因此在野外,树木的年轮也成为我们辨别方向的方式之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6篇

秋天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二上教案及反思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6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6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参考6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教案及反思6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优质6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教案6篇

九年级语文上教学总结优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300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