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完成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想必大家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都有写教案方面的经历吧,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的组成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3.知道6的各组分法。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水彩笔6支。
2.小石子,纸诺干。
活动过程
1.复习5的分解组成。
(1)探索数的组成的互换关系。
教师:“谁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在黑板上写出5的各组分法。如下图所示:
5555
∧∧?∧∧
1441?2332
教师:“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1.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用互换的方法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4、5各数的一种分法。请幼儿写出另一种。
2.学习6的分解组成。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6支漂亮的水彩笔。这6支水彩笔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试一试,然后做记录。”
幼儿操作探索6的各种分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分完,做记录,找出6的各种分法。
3.讨论。
(1)教师:“你是怎么分的?怎么记录的?”“你找到了几种分法?”“6有几种分法?”
(2)游戏。
教师(出示两个神秘袋):“请一名小朋友来摸一摸,里面分别有几块糖?然后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块糖?调换其中一个袋中糖果的数目,换别的小朋友来摸。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分解”和“合成”的意义,学习2、3的组合、分解。
2、认识“+”“=”“∨”“∧”等符号的名称和意义。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小猴小熊卡片各1张;苹果卡片3张;数字卡1、2、3
2、学具准备:小狗小羊卡片各1张;西瓜卡片2张;草莓卡片3张。3、教师自备:盘子2个;彩笔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游戏导入“灰太狼捉小羊”,老师提前在班级的空地上画上两个相连的圆圈表示羊村。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灰太狼捉小羊”。老师要请5只小羊上来,谁想来?
教师:好,现在老师就是灰太狼,5个小朋友就是5只小羊。游戏开始的时候,小羊们可以随意的在老师画好的羊村上面走来走去。所有小朋友跟我说小念谣“小羊小羊快快跑小羊小羊快快跑”当灰太狼大声说到“灰太狼要捉小羊”的时候,5只小羊就要跳进两个羊村里面才是安全的。要注意5只小羊不能同时跳到一个羊村里面。(游戏可进行多次,老师记录每一次跳的结果,比如第一个羊村2只,第二个羊村3只,我们就可以说5可以分成2和3;2和3合起来是5。)
2、基本部分
(1)观察学习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盘子里放入1个苹果,引导幼儿通过事物理解“组成”与“分解”。
教师:咦,刚才灰太狼有捉到小羊吗?(没有)可是灰太狼肚子特别饿,于是它在森林里摘了好多苹果。
教师:这里有两个盘子,小朋友们来看看这两个盘子里分别有几个苹果?(盘子里各有1个苹果)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盘子里的苹果都拿出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再数一数里共有几个苹果?
(幼儿说出数字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向幼儿说明表示“和”的意思,并在“∨”号下面写出数字2。)
教师:刚才我们数出来第一个盘子里有1个苹果,第二个也有1个苹果,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成了2。有一个符号可以表示合起来,即“+”,它的名字叫做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出加号。)
教师:1和1合起来是几呢?也有一个符号可以来表示,它就是“=”,它的名字是“等号”。(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出等号。)
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三个苹果,要放到两个盘子里,保证每个盘子里都有水果你会怎么分?(幼儿说出1和2 )
教师:除了这样分,谁还有不一样的答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2和1)
教师:原来3有两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我们用分合式把它们记录一下吧。(教师在黑板上记录3的分合式,小朋友一起读出来。)
(2)操作理解
①学具操作
个人操作:教师分发学具小狗、小羊;西瓜卡片两张;草莓卡片三张。
教师:请小朋友给小狗和小羊先分一分西瓜,看看你想给小猴几个,小熊几个。
教师:分完西瓜之后再给小熊和小猴分分草莓吧,看看你有几种分法。 ②软件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完成软件中第16、17页的思维游戏。
教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分合,认识了分合符号,那接下来请小朋友看一看一只老鼠正在偷吃面包,又来了1只老鼠,一共有几只老鼠?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数字上画○,并完成分合式。请小朋友想一想2有几种分合法。(软件第16页练习题)
教师:有1只小狗正在玩皮球,这时又来了2只小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狗?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数字上画○,并完成分合式。(软件第17页练习题)
(3)自主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思维游戏书中第18页练习题,并引导孩子在多媒体上验证答案。
①教师引导
教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看一看,小松鼠们捡到了苹果和橡子。请小朋友看图,并在□里填写正确的数字。(第18页练习题)
②答案验证
教师: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前面为大家展示一下他答案。
3、 结束部分
(1)活动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好多符号,它们分别是分合号,等于号和加号,知道了怎么分合3以内的物品。3可以怎么分呢?
(2)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很辛苦,今晚回家的时候你拿水果给他们分一分,看看你想送给妈妈几个,送给爸爸几个吧。
四、活动提示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认识分合号和理解加法的意义,为接下来5以内的合成分解做前期的经验准备。难点是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和3以内分合方法的掌握,所以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本次活动时应运用探索发让幼儿自己发现3的两种分法。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欲。
大班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数字5的组成,知道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总数为“6”。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重点:学习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
难点: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活动准备
小鸡图片、小虫图片若干;画有算术题的作业纸每人一份;铅笔、橡皮、数字卡片若干,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师:我的1球碰几球?我的3球碰几球?
幼:你的1球碰4球……
二、初步理解“6”的组成
1、师: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
幼:一共有6只小鸡。
2、师:你们看这里有两幢房子,怎样来安排6只小鸡住进这两幢房子呢,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谁来告诉我?
3、幼儿思考说出分解,教师一一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说的分法。
4、师小结:这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的总数都是“6”。
5、师:小鸡们都住进了新房子高兴极了,“咕噜噜——”它们的肚子饿了,这可怎么办呀?别担心,鸡妈妈给它们准备好了香喷喷的小虫呢!(教师出示画有6条小虫的图片)
6、师:现在左边住了一只小鸡右边住了五只小鸡,有谁愿意为它们送食物呢?(教师把其余图片平放在幼儿面前供挑选,要求一一多应)
7、师:如果左边住了2只小鸡右边住了4只小鸡,你会怎么分小虫呢?
8、师:如果左边住了3只小鸡右边住了3只小鸡,你会怎么分小虫呢?
9、师:如果左边住了4只小鸡右边住了2只小鸡,你又会怎么分小虫呢?10、师:如果左边住了5只小鸡右边住了1只小鸡,你又会怎么分小虫呢?(引导幼儿说出两张图片交换位置即可)
11、师小结: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并且多了一组分法。
三、幼儿操作
1、为了让幼儿有挑战的机会,张老师这边给你们准备了几道难题,看你们能不能挑战成功。
2、出示图纸,这张纸上的分解法要小朋友自己完成,请幼儿仔细观察,并把分解后缺少的正确数字写在空的圆圈中。小朋友快速完成后,请马上在位子上做好。(请幼儿把6的组成式补充完整。)
四、游戏结束
1、游戏《密码配对》规则:
师:今天张老师得到了一张密码数字,看看老师的密码是多少?(数字5)师:要破解这个盒子解除的密码必须是6,这个盒子才能打开。我要找我的好朋友,合起来的密码是6,那我要找的另一个密码是几呢?(数字1)
2、幼儿游戏:请小朋友把自己桌子里的数字卡片拿在手中。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密码是多少?你要找的另一个密码是多少?
师:想清楚别找错了哦,你的手中的密码数与你要找的密码是合起来是6,才可以把盒子打开。
3、幼儿游戏结束:放音乐幼儿手拉手唱歌。
大班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能够有顺序的记录6的分成。
活动准备:
6的分合点图一张,6的分合式空白记录单,笔,《幼儿画册》(第三册p39)
活动过程:
1.导入:
(1)幼儿观察小猫,将6条鱼分在两只小猫,可以怎么分?
师:猫妈妈给猫宝宝买回来6条鱼,请你给两只小猫分一分。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3.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小猫分小鱼,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小鱼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2.巩固新知识: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6的分成,学会了记录,接下来请你做兔妈妈给兔宝宝分胡萝卜,你可以怎样分,请你按照顺序分一分。
3.幼儿操作;
兔妈妈采回来一些胡萝卜,请大家说一说可以怎么分给小白兔和小黑兔,请你上来分一分。完成操作!
4.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幼儿作业。
5.活动结束。
大班5的分解与组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来自教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