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教案通常包括课堂活动的详细说明,以及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安排,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119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119教案篇1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教室里布置"风筝展",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放有各种彩纸(皱纹纸、自粘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3分钟)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5分钟)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徐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还是教师直接说出比较好)』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15-20分钟)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原本我设想要用旧图书、挂历纸,但是如果要求幼儿对称装饰的话,只能用各种纸了)
1、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2、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助做的慢的幼儿。
3、请客人老师助幼儿一起把线系在风筝上。(马夹带的拎手上)
五、带幼儿去放风筝。
(没有做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做)(2分钟)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场上放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最漂亮。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班119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活动准备
i.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动画《课间十分钟》,也可以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i)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动画,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动画,师幼共同观看。)(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大班119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在游戏中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讲述,我从哪里来。
1.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猜测)
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有一个孩子。
2.播放课件,进行演示。
(1)让幼儿观看图片,初步知道精子和卵子。
(2)哦!原来我们就是那个小圆球慢慢长成的小宝宝呀!
小宝宝躺在什么地方?(解释“子宫”)
(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儿)
(4)胎儿在肚子里呆了多长时间才出来呀?
师:在这十个月里,小胎儿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
二、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内容。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2.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吃东西吗?
脐带是母体孕育婴儿时母体和婴儿交流物资的通道,
婴儿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通过脐带来运送的。
(2)“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怎么动呢?”
(3)小宝宝马上就要和妈妈见面了。咦!宝宝怎么出来呢?
(幼儿猜测)
小结:其实,每个妈妈的“子宫”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
当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在医生的帮助下,
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啦!哇!哇!哭着叫妈妈啦!
三、游戏:体验母恩。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妈妈大肚子时候的生活?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皮球,跟着老师表演
教师按照慢慢起床
小心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
扶着肚子散步
弯腰捡东西
轻轻坐下
生下宝宝)
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宝宝出生了,妈妈还要做哪些事情呢?
2.妈妈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她是最值得我们爱的人,
我们一定要非常地爱妈妈,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些事情……
3.《我的好妈妈》的音乐响起,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119教案篇4
?生活中的信号》出自省编教材大班上册的“什么联络你我他”主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现代化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通讯工具、联系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一活动的设计可以帮助幼儿体验与社会、与同伴之间的亲密联系。本活动注意与生活密切联系,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与创造力,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感受现代生活的进步。
2.能够大胆利用旗子和手电筒等工具创造自己的信号。
3.体验创造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利用旗子和手电筒等工具创造自己的信号。
实施策略:
1.玩游戏“我做动作你来猜”,引导幼儿感受动作也是一种信号,能传递信息。
教师不讲话只做动作,请幼儿按照动作的提示做出反应。如:保持安静,坐、站等。
小结:刚才老师没有讲话,小朋友就知道做什么,原来动作也是一种信号,能让我们明白要做什么。
2.出示前期调查表的展板,请幼儿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信号?它们有什么作用?如:红绿灯提醒人们该停下还是前行,警示灯提醒人们路过时注意安全、交警的手势是告诉我们怎么通过路口等。
3.出示教学课件,了解古代人们创造的几种信号及其作用。
烽火:当敌人人侵时,守卫的人点燃烽火报警。
火弩:相距较远时互相联系。
消息树:抗日战争时广泛应用,当发现敌人时砍倒树报警。
4.利用视频,了解旗语、灯塔、军号等特殊信号。
5.请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信号。
请幼儿两两结伴,选择旗子或者手电筒,共同设计彼此看得懂的旗语或灯语。
课后反思:
活动中,我始终抓住生活中的信号这条主线,无论是讨论交流还是创编环节,设计的内容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本节活动无论是课前的准备活动,还是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活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活动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各种活动形式,使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了生活中的不同信号。本节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探究的热情和愿望,这一点从课堂上孩子们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引出古代传递信号方式这一环节中,问题提问的不准确,处理的不够灵活,没能够更好的引导幼儿!
大班119教案篇5
设计思路:
?你说我猜》的游戏形式类似于电视中看动作猜成语、你做我猜等综艺节目。本次活动所选择的亮点是在幼儿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上,让"猜谜者"根据同伴提供的信息来猜物体或事件。游戏中选取的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内容,能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提高幼儿的思维、表达及归纳能力。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根据图片信息,尝试描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在游戏中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激发幼儿热爱祖国之情。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体验和同伴集体游戏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ppt"我的祖国"等主题活动的幼儿前期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说说游戏,交代规则
1、兴趣激发: 师:今天肖老师和你们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是什么了?请看大屏幕。嗯对了! 《你说我猜》的大屏幕里藏着许多的秘密,要请你们每个人来猜一猜哦。
2、倾听规则: 师:好,我来说说规则,请听好: 请一位小朋友猜,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地看图片,不能说出名字,只能说出这张图片的外形特征,记住千万不能说出名字。师:听懂了吗?那我们试玩一次。
(二)试玩游戏,掌握玩法
(ppt展示图片--兔子吃萝卜;文字:兔子)边出示边提醒幼儿:记住,千万不能说出名字。你呢?要仔细的听,知道答案就要大声说出来。师:谁来提供信息。哦,它是什么样的?幼:它是短短的尾巴,它有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师:脸上的特征说出来了。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还有什么特征可以说了?幼:爱吃萝卜、青菜,走起路来蹦蹦跳跳……
(三)抢答抢猜游戏(再一次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游戏规则的明确,并帮助幼儿了解游戏成功的关键点在于必须要说出物体特征的信息)。
1、体验规则,交代要求。
第1记分牌,猜到的队+10分,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翻牌。
第2那一组把名字直接说出来算输,将给对方加十分,听到老师说:请加分,排头翻牌。
(增添集体游戏的规则,体现了教育要求的小步递进;点明本次游戏的主题"中国",提供给幼儿游戏中表达与猜想的潜在线索,并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升华打下伏笔。)
2、抢答抢猜,游戏开始 。
准备好了吗?我宣布抢答抢猜游戏正式开始。来排头请登场。
ppt--熊猫,在吃竹子;文字:熊猫)
ppt--五星红旗
ppt展示图片--国旗,文字:国旗
ppt--长城
ppt--京剧脸谱
ppt--乒乓球
ppt--(影星)成龙
3、查看记分牌。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胜利的。 (通过对成功原因的追问,让幼儿懂得成功是一次团队集体合作的成果;同时体现了对成功幼儿的赞许。)
(四)唤发对祖国的热爱。
成龙唱了一首歌"国家",讲了中国的许多地方,看一看有些什么地方是你认识的?(播放歌曲"国家"mtv+游戏中猜过的所有图片)
听了成龙唱了这首"国家"的歌曲,我们也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关于中国的图片还有很多很多,以后老师再带你们看,好吗?
活动反思:
亮点1:我从激发大班幼儿的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出发,创设了一个你说我猜、抢猜抢答的游戏情境;特别是选择猜的每一件事物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它凝聚了中国元素的精华,其中蕴含的是对幼儿前期学习经验的唤起与挑战。
亮点2:活动环节的层层深入始终围绕以"提供有用信息"为线索,让孩子学习正确表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活动结束后,我们惊喜的看到,说的孩子已尽可能地抓事物的关键特征说得清楚,说得到位,猜的孩子也在积极思维,捕捉每一条有益信息进行分析。培养了幼儿对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合作理解沟通的意识,体现了我对幼儿的兴趣激发和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亮点3:我个人感觉,现场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还是比较融洽比较默契的。在师幼互动方面,老师在梳理、归纳每个孩子提供的信息,(例如熊猫),从而总结出这样事物的关键特征,为孩子将来学习描述物体特征给予了准确的方法;在幼幼互动方面,是让说的孩子说说自己给了什么信息,让猜的孩子说说自己觉得哪条信息最有用,既发展了孩子描述物体特征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对于猜的孩子来说也学会筛选、分析各种信息,综合有效信息,最终猜出事物,培养了孩子们倾听能力、分析能力。应该说在活动中,我关注到了每个幼儿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小组对抗赛到抢猜抢答,既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同时也是训练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它是我突破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同伴间也在游戏中配合默契。整个活动过程呈现的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有效。
不足:我是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第一次站在这个舞台,可能教学经验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有效的提问、语言技巧应更加规范、精炼,这将是我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
大班119教案篇6
游戏目的:
1、能完整的边念儿歌,边做游戏,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
2、培养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在集体游戏中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喜欢健康、益智的`民间游戏。
游戏准备:
1、儿歌《编花篮》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
花篮里面有小孩,
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你姓啥?
我姓钻。
钻、钻、里面钻,
钻、钻、里面钻···
一把钥匙打开门,
据、据,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打120下,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打12下。
2、视游戏幼儿的多少(三个以上牵手转圆圈的空间),找到适合幼儿游戏的平整的场地。
游戏玩法:
幼儿三个以上,边做游戏边念儿歌。动作细则: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自由结伴拉手转圈)
你姓啥?
(幼儿一处断开,断开处左边幼儿问右边幼儿。)
我姓钻。
(被问幼儿回答。)
钻、钻、里面钻,钻、钻、里面钻···
(第一轮姓钻幼儿为头逐一从排头幼儿与第二幼儿举手之间钻过,第二幼儿不钻,拉好手站在排头幼儿前面。第二轮姓钻幼儿为头逐一从第二幼儿与第三幼儿举手之间钻过,第三幼儿不钻。拉好手站在第二幼儿前面依此类推,直到钻到剩下最后一名幼儿。)
一把钥匙打开门
(先断开处的两名幼儿手再次拉起,从所有幼儿头上绕过,全体幼儿即形成了交叉着拉手的局面。)
据、据,我们都是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打120下
(所有幼儿拉锯。双手全体有节奏规律的交叉着拉手)
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打12下。
(儿歌停,所有幼儿迅速放手,并按约定好的姿势站好,例如:金鸡独立式。谁先动了,大家就用食指打他的手背12下)。
大班119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迎面接力,掌握递接棒的方法。
2.练习迅捷行动,学会耐心等待。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纸棒每人一根,红黄绿蓝接力棒4根。
2.场地布置障碍物。
活动流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每人一根纸棒做小棒操,活动身体。
1.练习快速抓棒。
教师示范快速"抓小棒":左手竖直握小棒,松开左手,垂直落下时,右手迅速抓住,反复进行,使幼儿看清楚左右手抓放的动作,并请幼儿练习。
2.做小棒操听教师口令做小棒操:小棒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下边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左面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右面玩玩,一二一二。
胸前:两手在胸前交替抓住小棒。
下面:两脚分开,向下弯腰,两手自然下垂交替抓住小棒。
左面:左脚朝左跨出,侧身朝左,两手交替抓住小棒。
右面:右脚朝右跨出,侧身朝右,两手交替抓住小棒。
二、游戏导入目标1.游戏你传我传大家传。
(1)前后传小棒:幼儿分4组,每组幼儿一个接一个站立,听教师的信号,从对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前后快速传接小棒。
(2)左右传小棒:幼儿分2组站成横队,从对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向左或右快速传接小棒。
(3)向下传小棒:从对首开始,幼儿两脚分开,向下弯腰,一个接一个的快速在腿之间传接小棒。
2.接力赛(1)幼儿分成4组(红花绿蓝)。
(2)听教师口令,对首幼儿立即跑出,先绕障碍物(S形),接着过小河(平衡木),到达终点,接着按原路返回到起点,将小棒传给下一位幼儿,一直排到最后,以完成接力最快并且落棒次数最少组优胜。
(3)教师要及时提醒幼儿:传棒时要迅速,要有耐心,如果不耐心等待随便乱动,可能会相互冲撞,不眼疾手快,会把小棒落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听老师口令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大班律动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