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所取得成就的庆祝和反思,实用的心得体会是我们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自己感受的文章,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篇1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修班,在这个研修班上,我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入解读,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的做法,我更加明白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润物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是关键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信仰者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此,应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结合专业的价值教育执教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而我们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主要包含三类: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这里面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关键中的关键。
要想让所有的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的老师都挑起思政担,共同探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思政”教学体系,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方面,建立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沟通群组,可以先邀请一批热心热情于课程思政的骨干教师,包含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马院教师代表、专业课代表、辅导员代表等,在群组里专业课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由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老师进行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或者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线下沙龙活动,在研讨过程中,三者可以共同疏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了解现在学生所思所想,论证其合理的切入点,有效的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边界,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让三者产生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专业课教师想要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必然少不了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保驾护航,互通有无,三者强强联合,不仅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在保留自身课程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打造一支不仅具有精深专业素养,而且具备高尚师德、精湛育德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思政的保证。
二、教材与课程设计是基础
高校课程都是按照专业进行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会直接体现知识的价值导向,因此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让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又不生硬强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我们所要引领的价值理念。
同时,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的价值引领体系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单一课程教师自己闭门造车的结果,需要进行教研室研讨、确定并实施,对于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更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程,可以给其他课程提供借鉴。
最后,改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整体设计,提高协同育人效果。从实践方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采用正面直接的施教方式,第二种就是间接的把教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这两种缺一不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融入相关专业要素,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而“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进行共同教育。
三、方法是手段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所有教学方式方法的首要前提。
因此,第一个方法,任课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分析自己所带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迷茫与困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华教授说,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课堂思政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回应学生的期待,更要帮助学生养成大国国民心态和思考习惯。
我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课堂翻译实践》,针对的是大四本科学生,他们对于考研、考教师资格证、就业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积极回应学生的这种期待,对于手语翻译的就业前景,特别是和本门课程密切相关的就业方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课堂手语翻译与学生进行了探讨。首先明晰了课堂翻译的身份地位,课堂翻译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翻译,他站在讲台上,就有了教师的身份和属性,就要以好老师的准则去要求自己,由此引出“四有”好老师的定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双手去传递给聋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道德情操就是要爱岗敬业,遵守教师和手语翻译员双重身份的职业操守;我们的扎实学识就是我们娴熟的翻译技能和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我们的仁爱之心就是对残疾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是不抛弃不放弃,是耐心、爱心与恒心。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有助于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现在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是现在00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学生一方面感慨于丁真的“甜”“野”气质,另一方面心中难免有一丝想当网红、想自己也被看见的冲动。我在上课时以专业教师的身份和课下辅导员的身份和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他们也很关心自己能否成为手语翻译界的网红,丁真可以为自己的家乡旅游业“带盐”,而自己可否为手语翻译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进行“带盐”?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丁真没有把自己的巨大流量变现,他保持着那份难得的初心,我们作为手语翻译的初心是什么?丁真被抓去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我们又当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德,从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比我们说一百遍你要好好学习呀,你要加油努力呀等更能入脑入心。
第三个方法是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透过案例教学和分析的过程融入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职业道德教育等,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悟得正确价值观。
四、制度是保障
在制度这个问题上,评价与监督机制是关键。想要课程思政更好的落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需要高校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而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标,既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在“课程思政”设置专门的思政效果评价体制与标准,还要针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的评价体制与标准。同时可能需要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设置综合性的评价体制与标准,最终实现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有了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课程思政在推广的时候就不用单纯靠情怀靠自觉,就有相对的可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在思政课程建设初期,减少一些阻力。
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篇2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篇3
时光如逝,参加全省思政教师培训班已经过去了四天,虽然之前我曾从事思政工作一年多,对高校思政工作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工作思路,但几天的培训却在我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四天里,我们聆听了蒋胜祥副厅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职责》的精彩报告,学习了浙江工商大学宣传部杜敏部长《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宁波大学学工部严建雯部长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浙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王东莉教授的《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省厅学生处周加敏处长的《学风建设、就业工作》、浙大许迈进教授的《大学生党团建设》及浙江海洋学院副书记黄建刚教授《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专题讲座,并倾听了两位来自浙大和浙工大的优秀辅导员的精彩演讲,还与全省各地从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专家教授及同行进行交流研讨。
几天的学习对我而言是理论与实建的双丰收,体验与感悟的双丰收: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意识到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支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理工大学宣传部史永安部长指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使思政工作职业化、专业化!
浙大学工部弗英勤部长提出,将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突破口;浙大优秀辅导员总结工作经验时概括成四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带人和以章感人。这些精辟的理论思想和对思政工作的创新见解使我对高校思政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的脑海里仿佛已编织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案,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熄灭已久的求知欲被重新点燃。
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篇4
2020年9月5日晚,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关于思政教育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总的来说,我最大的领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
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我们**省**技师学院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个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聚焦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为培根铸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为此努力,今后将更加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打磨思政课程好课,为立德树人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篇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型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从而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还能使我们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更能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了解了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我们都应当做个有教养的人。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
思修这门课教导我们做个智慧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学习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要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学习之后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础。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也就是要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全方位的发展。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学了这门课程,我明白了很多: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理想。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逃避是懦弱的表现,退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由自己去开辟、去铺平,世事变幻莫测,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只有永恒的信心与毅力,坚持自己的信仰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方向。
老师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我很幸福,因为我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逐。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敲打着我的心,让我时刻谨记我来到这里的理由。《老男孩》中有这样的歌词: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这漫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每当听到这首歌,总是激励着自己不断奋斗,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从学习与事业角度讲,要有执著的事业追求,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的确如此,但一个人如果只是空有理想,而不去追求,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那么理想也永远只能是理想。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树立"为国家崛起而氍毹的信念",并为之奋斗。胜不骄,败不馁,不怨天尤人,面对"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关卡,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才有可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寂寞,立下自己的理想,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未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色彩。相反,在新时代越发的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在于它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它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所在。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这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腾飞。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人生罗盘的代名词,有了它我才能顺利远航。从小的方面讲,我想首先要做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就是这个道理。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作机会,有积极的心态每天鼓励一下自己,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
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如果说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硬件设施的话,那么道德品质便是软件设施。能力固然重要,但没有道德做后盾的能力只是一种盲目的付出。一个人,只有遵守道德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社会生活有秩序的进行。而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做一个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学生,更能在踏入社会时站立一席之地。
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就是一个由人与人组成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这个社会便会成为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社会公德和法律义务。它是锤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为维护社会和谐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处于大学阶段的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在我们步入职场之前学习有关职业精神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为我们将来在职场走的更远做好铺垫。社会大家庭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只有保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确保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
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中有一项非常特殊,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被提到日习议程上来。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国民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只靠社会道德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将法制与人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律是约束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学习法律,严格遵守法律,并且善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自身的权益,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养。我们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此,我们应该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拍样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并且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服务祖国、在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想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课中悄然绽放。这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老师把课堂还给我们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受教方式充满智慧挑战。谢谢老师的教导,您是个很好的老师,您让我坚定了我的信念,您让我对祖国有了更大的希望,您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我现在,也有我的未来。
2024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篇6
我参加“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的培训,辛苦、兴奋而又期待。
指导老师班为我们介绍了一位位有着各种优秀头衔的专家时,我认识到自己有幸加入了一个专业、规范、有着先进理念的培训队伍。这十天的的培训必将改变我语文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听了老师的专题讲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有做到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础,广才学,薄名利,远物欲,乐在其中。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观摩到刘老的示范课。不止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的十八种技巧”,“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策略”,更为我们上了一堂幽默的、新颖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纸随心飞”,当学生的精彩文章在课堂上呈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上!
睿智的老师,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中国中学(清大附中)语文教师的风采:在质疑中辩词义,在思索中排语序,在快乐中练铺叙,在分析中写题记!在这堂示范课中,我们初步认识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真实、自由、个性;学习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方法:举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读吟诵,化意为字,真实自由,重文写白。
极具亲和力的美女老师王君(人大附中),为我们上了《我的叔叔于勒》,并做了《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的专题讲座。让我认识到:我们整天都抱着教参,瞄着中考去教学,毫无新意。其实,语文教学可以是王君老师这样: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颖又严谨的青春语文。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颖又严谨的,是充满人文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是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学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改的浪潮,努力学习,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尽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泞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从头做起,有自信,能坚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当然,还要感谢几位老师:杨勇老师,孟川老师,邓春琴老师等等。你们真的辛苦了,想余下的几天学习会更加的精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