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成绩的,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小伙伴们的创作能力,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跟春节有关的作文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1
新年降临了,人们都喜气洋洋的,乐得合不拢嘴,瞧!一大清早,妈妈就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你在干什么呀?“过年了,要除尘迎新嘛。”我说:“除尘迎新,这词真有趣!”原来,还有一个除尘迎新的习俗啊!
到了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开了电视,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节目。正在吃饭的爷爷、奶奶、妈妈和姑姑都把头向后转去,对着电视机。我家春节必做的事,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奶奶说:春节联欢晚会代表着国家的强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习俗外,我还知道一个绕口令:初一的汤圆,初二的面,初三的饺子。初四之后的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随便吃。我们重庆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习俗,就是初一不准花钱,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想要发财吧!
其实,要说过年的习俗,我家乡还有个习俗还有初一不能扫地和倒垃圾。初二开始要在亲戚家轮流拜年等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灯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汤圆,寓意团圆。
上面的三大习俗,都是重庆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庆人,你也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三大习俗。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菏泽市,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菏泽古代被称为曹州。这里最有名的就属牡丹了,“曹州牡丹甲天下”说的就是这里了!听老人们说,洛阳牡丹还是从这里移过去的呢!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习俗,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年味儿就渐渐浓了,人们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了。
买各种各样的糖、花生、瓜子、鸡、鸭、鱼、肉烟花爆竹等物品。到了腊月初八,每家每户都煮上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有的人家还腌些腊八蒜。俗话说:“腊八、祭灶春节来到”。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在外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来,晚上要给灶王爷摆上供品,送灶王爷上天,还要吃香香甜甜有点粘粘的祭灶糖,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平安”。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就算开始了,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一次,把家里的晦气统统扫出去,除旧迎新!还要做好多的馒头、发糕和用面粉做的鱼啊猪头啊花儿啊等等面食,象征团圆美好、年年发财的意思。到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把鸡鸭鱼肉做好,还要炸一些绿豆丸子,牛肉丸子等。年三十要祭祖、摆供品;晚上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这天晚上院子里还要撒上芝麻杆,寓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有的人还熬一晚上守岁。
春节这天,人们天不亮就早早起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先放鞭炮,再吃饺子,吃过饺子,就跟着大人去年长的人家里面拜年,最开心的就是收到红包了!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给老年人拜年还要磕头呢。初二就开始走亲戚访朋友,若是亲戚朋友多的话,一直能串到正月十五呢!到了正月十五,又是热闹的一天,吃元宵,看秧歌,还有舞龙舞狮队!晚上再去看放烟花,这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3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知道的书法、对联、灯谜、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国也有许多传统佳节,在我们黄冈,十分重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们就说说春节吧!
先说贴春联。新年伊始,人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语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两侧,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再说说团年饭吧。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烤鸡,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实,听老人们说,每种菜还有它特殊的意义呢!比方说,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豆腐代表来年生活富裕,吃鱼则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义?吃完团年饭,就该放鞭炮了,为什么呢?原来,放鞭炮不仅可以驱赶不吉利,还能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每年春节的时候,放烟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节目。仙女棒、巨无霸、天女散花、火树银花,都是我喜欢的。吃过晚饭,我总是吵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们先点着一个仙女棒,在天空中“画画”、“写字”然后点燃一个巨无霸,听它的隆隆巨响,接着再点上一个火树银花,看它在地面开花。哇!真是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瞧,美丽的焰火冲上了天,变成一棵“大树”,我高兴得又拍手又跳。
春节还有好多好多习俗呢,比如说拜年、收红包。我很喜欢过年,你呢?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4
春节是中国最老、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在威海,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春节的开头曲是元旦,元旦是阳历的一月一日,虽然那时人们都在上班,可是晚上全家也会在一起喜气洋洋的吃饭。
到了二十三过小年,大家都更热闹了。大家晚上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小年,心里也很舒畅。
过完小年,大家都更忙了,大人们努力工作,想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老人们买点菜、买点肉,买几幅对联,几张福字。把对联和福字贴起来,红红火火。
转眼到除夕了。大家都放假了。大家在家里收拾家,小孩子也帮忙。老人们下午就开始包饺子、做菜。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吃完饭去祭祖,回来就守岁,没有人睡觉,直到新年的到来,直到凌晨才休息一会儿。
大年初一后,大家都出去走亲戚了,有的人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人。也有的人用这几天假期的时间出去游山玩水,和家人一起旅游,直到假期结束了才回来上班。人们的欢乐劲也没了,在家等待着春节的另一个高潮。
元宵节来了,大家又欢乐起来了,大家去超市卖汤圆。到了晚上,大家先把汤圆熬熟了吃了。再吃做的肉、菜,最后吃饺子。吃完饭,大家都看电视,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这快乐的一天也慢慢走了。
过完元宵节,春节也过去了,孩子们又开始上学,大人们都开始上班了,又努力挣钱,孩子们又努力学习了。虽然春节已经过去,可是春节的快乐他们会记在心里,永远也不会忘记。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5
听别人说,广州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八开始的。在初八这天里,一些广州人买来各种不同的米或豆子,煮腊八饭、熬腊八粥,据说吃过腊八饭、腊八粥的人在这一天里可以使全身暖和起来,浑身有劲。
在除夕之前的日子里,广州人总要买一些瓜子和糖,准备好利市,好让小孩子过年过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一些广州人还会自己做糖环、煎堆、油角、蛋散和年糕等等,这些东西大多数是脆脆的,甜甜的,老人和小孩都爱吃。
“年廿八,洗邋遢”,家家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买年画、春联,还有一盆甚至几盆的桔子或菊花。大多数店铺都在这天关门,回老家过年去了。
除夕这天,恐怕是广州人最繁忙,也最开心的时候了。早上的时候,家家都贴上了五花八门的年画,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每个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在这天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老人和小孩最开心了:老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儿女们,孙子们,健健康康,有说有笑地吃着饭;小孩子可以吃到丰盛的饭菜,和其他小孩子一起玩,一起放烟花,笑得见牙不见眼。
广州的花市,体现出了“花城”——广州独有的风俗。花市通常在除夕结束,所以许多人一吃完团圆饭就直接去逛花市了。一般在花市开始的前一个星期,花街就已经搭建好了。花街一直伸展,像是几条花的长廊。花市一开始,人近距离地接触,近距离地欣赏,近距离地嗅着春天的气息。花街上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花市结束后,几乎人人都挂满了笑容,人人都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我不得不感叹:鱼与水相融洽,人也能与花融洽!
大年初一,没有什么人出门拜年,都去寺庙里拜神,求神保佑全家平安,犯太岁的去求平安符了。我依稀记得,寺庙里放鞭炮是一串接着一串的,从不间断,快要烧完的时候,会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声音,一烧完,另一串马上接着烧,山上的人在烧,山脚的也在烧,说话是完全听不清楚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互相拜年,主人家收了礼后,要用红纸或红绳捆扎的生菜、芹菜、葱和慈姑作为回礼。广州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舞狮采青的习惯。在“青”上放一封利市,“狮子”边舞边把挂在头上的“青”采下方可。
广州的元宵并不怎么热闹,只不过一些“老广州”摘一些新鲜的芒果叶,放上花生馅、芝麻馅的汤圆,煮出来的汤圆既有叶的清香,又有美味的花生或芝麻馅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一转眼,春节在初十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忙的忙,不忙的慢慢腾腾在外面玩会儿。广州的春节虽和其它地方的春节有相似之处,可依然过得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6
我最难忘的一个春节是20xx年的春节,那是在山东姥姥家度过的。虽然已过去两个年头了,但那深刻的记忆还象昨天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令我难忘。
记得大年初一早上四五点钟,我便被一阵阵鞭炮声惊醒,隐约听见妈妈在喊:起床喽,过大年喽,放鞭炮喽,吃饺子喽。我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伸着懒腰,揉着惺忪的睡眼说:起太早了吧,天还黑着呢。原来姥姥那里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哪家鞭炮放得早,哪家就起得早,起得早就代表哪家非常勤劳,勤劳就预示着来年有个好收成。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起早床、放鞭炮、下饺子。
大人们还在锅前忙碌着,妈妈见我懒着没动连忙说:“快起来,跟舅舅放鞭炮去”,一听说放鞭炮来了神,我飞速穿好衣服、跳下炕,抓起炮竹跟着舅舅来到院中间,抢过打火机和一串炮竹就点了上去,我捂着耳朵,还没有跺好便啪啦啪啦响起来。再点一个“二踢脚”,只听地上一阵闷响,然后在空中一声爆响,震耳欲聋。“快快快,赶紧来吃饺子,等下拜年的来了。”我半碗饺子还没下肚,就听见院子里一阵脚步声、欢笑声,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跟姥姥拜年的来了。不一会,房间里便热闹起来,男女老少的问好声、小孩的嬉笑声,嗑瓜子声不绝于耳,他们个个衣着鲜艳,精神饱满。就这样走了一拨人,又来一拨人,我也随妈妈一起加入到拜年的行列中。
跟春节有关的作文篇7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关到笼子里,以减少他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们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的干干净净,杀鸡宰鹅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的灰尘打扫的一尘不染,然后包粽子,爆米花,备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除夕更是热闹非凡。外出打工的人也必定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飘香,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有的人家还会挂上大大的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会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就是把钱放在红色封套里做成的小礼物。而且每一家都通宵灯火,看着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晚,等待午夜钟声敲响,也就是所说的守岁。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杜绝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的话,大人们要给长辈们拜年,给小朋友们压岁钱。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互相串门,初三一起床便要把之前燃放的炮仗纸烧掉。“人日”“人胜节”“七元节”都指这一天——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到处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突出一个“闹”字。这一天,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快乐。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