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作文大全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模板5篇

心得体会有助于促进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的文化,在心得体会中,个人可以探讨成功和失败,分享所学的教训,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模板5篇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篇1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积极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内容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情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篇2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个性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篇3

【走进咨询室】

很多时候去迎合,取悦别人,会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造成很大的心理冲突,如果一直忽视自己的内在感受,会逐渐演变成躯体化症状。就觉得身体难受,去医院检查半天都不会找到原因,一味地否认和压抑自己的感受,身体会用一种很强烈的方式反应出来。当个坏人需要很大的勇气,至少你自己舒服了,在中国人的亲密关系中,总是伴随着自我牺牲。

我的背景

9岁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初二后半年辍学,20岁跟最好的朋友绝交,也是唯一的一个,抑郁症爆发,次年在家里宅了一年,什么都不干,沉迷网络。心情太糟糕,没办法工作,思维反刍。2016年抑郁症恶化变成双向情感障碍,甚至一度靠吃药来稳定情绪,副作用很大,不想吃药,17岁的时候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因为是我爷爷先动手的,自卫。起因是现实世界受挫,沉迷网络,家里人对我从来没用情感上的支持或者是情绪上的理解,只会从一个人的行为去主观评价。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孤儿,从来没人理解过我的感受。

从2016年开始我疯狂地去学习心理学,碰到的事情太多了,解决不了,超出自我认知太多了,只是想自救。人很多时候,总以为自己是全能的,可是很多事情靠已有的认知解决不了,因为答案在认知之外。年轻的时候,谁不是像个愣头青一样,碰得满头包,知道反思总结了,被社会毒打一遍就知道了。

如果还没有觉悟,那就再来一次,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有它存在的意义。99%的人哪怕经历很大的挫折,依然会把原因归结于外在因素,比如原生家庭,出身,教育等等。还有1%的人会归结于内因,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过度使用只会导致抑郁症爆发,对内攻击。我倾向于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很多时候,亲戚朋友所谓的意见,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个人偏见以及情绪,或者是为你好,坑死你ya的。一个字,靠,俗话说,出门在外靠老乡,靠父母,谁都指望不上,得自己来,自我选择,自我负责。如果只是希望别人帮你做决定的话,有一天你会发现,这tm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行为上的勤奋并不能掩盖战略上的失败,国人托付心态很严重。得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之奋斗,或者只是活在别人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期待,活在别人的二手人生当中!很多时候是父母投射了太多潜意识中不被ta理解的东西,无知才是最大的原罪,很多犯错的人不知道做错了,以为自己是对的,至少可以把责任扔给别人不是吗?

每一个走上这条路的人都不简单,因为有太多的经历都是自己一个人去死扛,家里人的各种不理解,几乎毫无退路。女性跟男性面对同样的压力,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女性可以找闺蜜诉说,说出来,别人收到了,带来的反馈有很大的治愈效果,把自己的痛苦表达出来就好了。女性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来化解压力,向重要的他人倾诉。男性完全不一样,自己来消化,抽烟酗酒来缓解压力呗,而且很多男性没有女的那么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一直都在憋着,所以男性普遍寿命没有女的长,恶习太多了。尤其是超过三十岁之后,身边都是需要靠自己的人,总需要有一个人扛着那面旗帜:家庭。

我从来没有向一个陌生人透露那么多的个人隐私,我知道必须得去信任自己的咨询师,ta才会帮到你,出于职业道德,我相信一定会这么做的。每一次去找咨询师去叙述那些很多年前自己不想去面对的事情,很痛苦,可我相信穿越痛苦才会带来不一样的可能性。

谈谈个人内在成长

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来自于我的咨询师给我的见解,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考虑问题。就像给你打开一扇窗户,从不一样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也许身陷痛苦的人会变得很固执,当理想化的现实和现实差距了太大,人会拒绝否认自己所看到的,而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我曾经所做过的事情,因为现实太残酷了,不想去面对,可又不得不去接受。

一、人内在成长的三大障碍:

(1)我们逃避的往往是痛苦情绪这个表面问题,意识不到内在小孩的存在,或者直接否认它的存在,导致表面问题解决不了,只能持续陷入痛苦。比如,很多父母在中年时期会因为孩子的问题陷入焦虑。当孩子磨蹭着不愿意去学校时,多数父母只关注到孩子“拖延”的行为表现,不会去想孩子抗拒上学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再比如,我们总觉得伴侣不理解自己,却并不深想对方为什么没能理解自己,仅仅沉浸在这种不被理解的悲伤和孤独里。

(2)我们往往把问题归因于现实因素和他人,很少联系自身。比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孩子的拖延行为,多数父母会认为是孩子的原因,觉得孩子的习惯不好,不会回头问一问怀有这个观点的自己: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会引发自己抓狂的情绪?是自己的哪个部分被触动到了?

(3)严重失望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命。这一种表现是第二种表现的延续,也就是当你归因于外部因素,但又不能改变什么的时候,往往会归咎于社会,甚至是世界乃至时代这些宏观的环境。面对这些大环境、大背景,人往往会认命。“痛苦来自命运的安排,我根本没有力量去改变这一切。”接着陷入恐慌的状态,想要找到某种信仰,来给自己的命运赋予某种价值和意义,以防被负面情绪吞噬。很多人在没有认清痛苦的根源的情况下,选择去信奉宗教,其实是换个方式逃避,和归咎于命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逃避认识自己。

二、共情以及理解

很多时候我对一些词汇的表达,发音完全不对,事后才知道的。很多年不接触书本的人,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吧,经常接触电子设备,依赖拼音输入法,能打得出来的字,不一定能写得出来,因为不知道读音了,那才是事实。

可咨询师还是听我说完了,没有反驳,指责,或者是否认,耐心地去解答我的疑问。咨询师对我说过很多话差点被破防了,有一次她说;你没必要去刻意地记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因为太辛苦了。我一生最美好的记忆一直停留在9岁之前,拼命地去抓着以前的那些记忆碎片不想放手,后来不是就抑郁了吗?!

抑郁的人活在过去,而焦虑的人活在未来,每一件事情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而非偶然,提醒你该去照顾一下自己了。

第二句话:有创伤的人才会牵连到无辜的人。因为我说到了抑郁后期,会变成绝望,如何跟身边的人断绝关系。以及母亲是怎么在我9岁的时候抛弃我,双重理解,解释了我当年为什么那么做,也解释了母亲当年为何如此绝情。

体验过绝望的人通常对自己很残忍,对身边的人更是如此。如果把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比作后花园,有一天它着火了,你会不惜任何代价去救火的,生而为人,跟动物的区别只在于拥有自主意识,自我选择的权利。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尼采曾提出一个“精神三变论”,他认为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

一是骆驼,浑浑噩噩,被动地听从于外界安排;

二是狮子,从被动变成主动,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三是孩子,摆脱一切外在的束缚,获得精神上的新生。

就像作家马丁说的:“真正的自律,不是往外,而是往里。”

从骆驼、狮子到孩子,其实也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做到了思维自律,才算是步入了自我培养的正轨。

小时候母亲对我倾诉过很多自己的情绪,我就像一个代替型伴侣一样,为她消化那些情绪。其实当年找到她之后,我发现她碰到自己难以忍受的情绪会直接选择逃避,情绪抽离,说白点就是无论你说什么,直接无视,不理会。

因为父母的不成熟,以及退行,子女不得不提前早熟,安抚父母的情感需求,变成了一个小大人,放弃自己的成长需要优先满足父母,出于对父母的忠诚。父亲是一个情感上很压抑的人,不擅长表达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是那种攻击性的方式,否认自己的需求,排斥对方,其实就是一种反向形成。那种方式真的很让人厌恶,很多男性会出于对文化的认同,把情感上的需求阉割掉了,并不是他不需要,而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三、融合与共生

我忘了是第几次了,大概不超过8次,找咨询师寻找答案。突然有一个人包容理解我,变得很不适应。然后你的变成我的,我的变成对方的,那个时候我分不清咨询师朋友圈里的内容到底是不是针对我的,好像关注点全在那里了。后来我抽离自己的情绪,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再去分析那些事情,走出来了。可能是自己太敏感了,就那种全能型自恋感一样。

先说这么多,结束。后期也许我会有勇气分享更多......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篇4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

(1)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差。我们强调大学生生活要“自觉、自律和自省”,“自己事情自己做”等,往往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能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在学习方面,存在被动学习现象,无法较快的拜托中学“逼学”、“填鸭式”学习思维,形成主动学习习惯;在生活方面,衣服裤子、床单被罩请人洗。且现在多学学生都是独身子女,父母怕孩子受苦事事包办,学校老师“宠着”,一旦在学习、生活和感情上遇到一点波澜,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

(2)追求怪异,讲求独特。“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并没有能够供其进行参考和一起成长的伙伴,所以通常喜欢跟着时代潮流,现在的“哈韩”,“哈日”现象使“90后”盲目跟风及模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90后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因为这一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来包办他们的一切事情,自己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次数很少,经济以及日常事务方面都过分的依赖父母。

(3)社会交际能力薄弱。当前进入大学的都是90后学生,面对的是新的室友、同学和老师等,由此形成的同学、师生和异性关系让很多学生极不适应,有的学生一直在父母呵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帮助人,生活在自我闭锁的世界中,没有倾心交流的知心朋友,遇到问题时无人可诉。

(4)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使他们成长的道路变得更加顺利,他们的成长被赞扬和呵护不断的围绕着,优越感太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满着阳光和笑脸。但是这样的成长经历使这些“90后”大学生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够坚强,一不小心就会丧失信心,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他们形成厌世的情绪。笔者在本院校系对于“对待挫折态度”的调查,经过调查的100名“90后”新生,在遇到挫折后希望“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人占73%,大部分“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过差,没有足够强的抗挫折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正确对待“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具备自己独有的特点,社会、家庭、个人以及学校的共同作用促使着这些特点的形成。在对待“90后”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时,应该持有一颗平常心,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利用,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首先应该对他们身上存在的共同特点予以承认,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加以理解,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按照贴近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的原则,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和多元化的相关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分年级和专业有所侧重。例如,一年级主要是适应、自我和学习心理辅导,二年级是交往、情感和恋爱心理辅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和成才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再是一般的心理学理论传授,要有活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还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和艺术性。

(3)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按照相关编制规定合理确定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人数,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教师和学生心理辅导员多方面联合组成的工作队伍。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专业发展背景互补、多学科人才融合、专业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专业学习培训,把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培训计划,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采取自学、函授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资质,同时尽快解决从事此项工作教师的工作量与职称评定等实际问题。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还要动静结合,并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将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求大学心理课心得体会篇5

这个学期我有一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这也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之一,这也能够看出来大学对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视,见解说明其重要性。通过老师的讲课,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都是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可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同学对这个都不重视,甚至是还没有这个概念,我也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在网络上看到别人说抑郁了什么的,我心理还是比较怀疑的,抑郁症和其危害性我都是知道的,也十分重视,但是我并不清楚哪些东西属于抑郁的现象,所以网上看到每个人都说自己抑郁了就会产生一种不相信的感觉,觉得哪有那么多,上课后我才了解到,原来抑郁的现象真的特别多,许多人一直没有关注罢了。

比如有的人看待一个问题会用特别悲观的监督去看待,也有些人对某些事情的执念特别深一直沉溺进入不愿意忘却,这些都是有一些抑郁的轻微症状的,老师说很多人包括我们在坐的同学都是这样对一个事情看不开,就容易产生不好的心情,然后又不能及时得到疏解,久而久之就容易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学期的课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的知识点的,也给我们讲了许多的疏解的方法,还通过许多案例让我们来分析怎么取开解他们,我影响中最深的是这对情侣恋爱的问题,就是一男一女恋爱,然后男的后面出轨了,因为女生是初恋,所以一直忘记不了想不开,后面还割腕了。

虽然后面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是让我有很大的感触,爱情本来是美好的事情,可是成为了这样的结局真的让人感伤,老师跟我们分析了其中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一方出轨了,但是还有一方面是那个女生性格比较内向,然后分手后也没有人陪她聊天什么的,不开心的事全都憋在心里,所以久而久之就导致自己郁闷、抑郁了,所以才发生后面的事情。

这就告诉了我,我们在遇到心里想不开的事情的时候,可以去找别人倾诉或者通过其他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千万不要一直憋在心里,最后明明是别人的错误却伤害了自己。

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的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运动,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或者去找玩的好的朋友聊天,说出自己的郁闷,再或者寻找专业心理医生的开导,千万不要闷在心里惩罚自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居委会求工作计划模板5篇

心理课健康课程心得体会5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5篇

青少年健康心理课心得体会5篇

心理培训课心得体会1000字8篇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500字8篇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1500字7篇

心理健康培训课心得体会推荐6篇

心理咨询课培训心得体会6篇

公安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81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