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报告大全

车辆调研报告7篇

对于调研报告,我们必须要遵循领导的要求,拟定出切合实际的调研计划,调研报告要写的有理有据,这样读者看来才有说服力,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车辆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车辆调研报告7篇

车辆调研报告篇1

为全面了解我市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理清车辆技术和维修市场管理思路,创新行业管理理念,树立行业形象,引领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开展“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专题调研及《“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协助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处及时成立了调研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按照查实情、找问题、理思路、转观念、提措施、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了解我市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现状,找准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梳理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共向运输企业、维修企业、运输车户、汽车检测站和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调查问卷279份,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调查问卷220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运管机构调查问卷50份,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道路运输企业调查问卷261份,市县(区)召开各类座谈会9次。经汇总整理和平时市场监管过程中掌握的情况,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维修市场管理的现状。城市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还未纳入市交通部门管理,不在这次调研活动范围。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的基本情况

市目前道路运输车辆81905台,机动车维修企业(户)314家,其中一类28家,二类107家,三类179家.从业人员4172人,其中工程师18人,技师30人,高级工1101人,中级工1193人,初级工58人,各类维修及检测设备7253台,维修救援206人,救援车辆76台,全市年维修能力484476台次。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从业人员162人。年检测能力255000台次,实际年检测能力114739台次。从整体看,市辖区内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门类齐全,车辆各类维修在当地均可完成。市五个县、市均有一家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保证了车辆检测维护及时方便的进行。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和道路运输车辆的需要。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6500个,年产值约9.6亿元,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为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对新增机动车维修企业逐项对照审核,有效阻止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进入市场。对现有的维修企业,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通过年度质量信誉考核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进了维修企业在规模和档次上的提升。

2、严格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从全省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顿活动起,在全市的维修企业中,对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维修材料单、维修合同等有关原始凭证实行备案制度,各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维修工时、收费标准、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的规范了维修市场的经营行为。

3、鼓励汽车4s、3s店的发展。由于汽车4s、3s店的内部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的培训、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等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维修市场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我市行业管理部门鼓励有实力的一、二类维修企业发展4s、3s店。近两年来全市发展汽车4s、3s品牌店20家,为维修市场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保障了社会新车型的维修需求。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持证上岗率。按照开业标准,新批一、二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60%、三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40%的均实行先培训后开业,对现有的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达不到要求的降低质量信誉等级。目前全市维修从业人员持证率已达63.1%,保证了每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具有总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1—2名,价格结算员1名,主要工种基本上保证有1名中级工以上的技术人员,为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积极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路建设。按照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印发〈“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热线”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我省机动车维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20家维修企业开展了维修救援服务,维修救援人员206人,救援车辆76台,机动车维修救援服务覆盖市辖区(县)。另外,还有其他企业加入了上海大众公司、北京大陆、北京蒙迪尔、华夏、省广播电台等救援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了我市维修救援需要。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的建设,全天候为社会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6、加快汽车快修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一、二类维修企业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快修业务,对一些小修业务建立绿色通道,随到随修。二是汽车4s店开展快修业务,抽调专人负责快修业务,鼓励4s店质保期满后的维修服务,走出4s店,简化繁杂的各种手续,开展快修服务。三是采取预约或上门维修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各级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步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市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围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切实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性修理的原则,管理部门严格车辆技术管理,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的监管力度,对不按时进行维护检测的车辆坚决处罚,以来,漏检漏维车辆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车辆上线检测率,目前定期上线维护检测的在营运车辆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的可靠性。

2、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的管理力度。为了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市处在全市维修企业中,根据企业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社会信誉等方面择优筛选了44家作为道路运输车辆的定点维护企业,取消了3家达不到从事二级维护业务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的资格。市处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标准,统一制作板块下发到从事二级维护的企业上墙公示,由全社会来监督的企业的作业行为,并且不定期对二级维护企业作业情况和竣工合格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近两年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或限期整改处理,规范了二级维护作业行为。

3、长期在外经营的车辆,委托外省市监管。为了做好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监管,不留管理空档,对于长期在外地经营的车辆,由市处开据委托函,委托当地运管部门实施监管,车辆回原籍时带回在外地维护检测竣工合格证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有效的填补了因监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认真做好车辆技术等评工作。为了杜绝不合格车辆参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严格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的评定要求》的规定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跨区经营的旅客运输车辆及时淘汰或调整运营线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严格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经营行为的监管。为了牢牢抓住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我们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行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车辆技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定期对检测站的检测设备联网情况、检测报告单签发、档案管理及检测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责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证车辆技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了二级维护企业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及车辆技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县到乡镇和交通主要干道两侧,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

虽然通过近几年省市运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市场整顿,规范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措施落实,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道路运输业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市场结构复杂、布局不合理,与保障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目前市维修企业呈现一类维修企业90%、二类维修企业70%、三类维修企业80%集中在市、县郊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的局面,而乡镇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较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三类维修企业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效益差等特点。特别是市区沿街路边摊点已发展过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三类维修业户盲目增长,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县、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维修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无证、超范围经营的无序冲击,各汽车维修企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2、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维修人员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2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汽车专业高级职称的没有一人,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18人,技师30人,除部分4s店维修技术骨干定期参加厂家培训外,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比照师傅传授方式,过份依赖经验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往往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3、维修市场监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无证、超范围经营者影响维修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三类维修企业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批的企业有179家,而没有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但经过工商部门许可从事汽车配件经营又不同程度地参与汽车维修业务的门店有数百家,这部分门店人员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约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必须的检测设备,维修质量没有保证,维修质量纠纷调节难度大,市场监管阻力大。二是维修价格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机动车维修企业均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车源,相互杀价。三类维修业户超范围经营,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无力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自从取消维管费后,机动车维修发票不再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部分维修企业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就可以申领营业执照,感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再是主管部门,认为平时的监督检查是给企业找麻烦,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县区削弱了市场管理力量,人员充实到其他岗位上,有些县区维修股只设一人,有些干脆由主管领导负责,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4、维修企业人员培训落实难,持证率低。近年来,随着国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省、市运输管理机构加大了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机动车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得以加强,持证上岗率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不好落实。按照《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60%,一类维修企业从业维修工作人员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类企业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训费用占其利润不小的份额,维修企业不愿出资。维修工认为给老板干活,自己出费用参加培训,很多人员不情愿,培训工作不顺畅,培训人员落实难。二是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加之中国的汽车品种繁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很快,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跟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还局限于老车型、老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是组织培训难的原因之一。三是机动车维修市场竞争激烈。维修企业间相互挖墙角,企业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术人才流失参加技能培训不积极。另外,就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资待遇较低,维修技术人员工资差别很大,一部分维修技术人员在当地经过几年磨砺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后跳槽到外地发展,当地留不住技术人才。四是由于国家对汽车维修行业部分工种缺少职业技术评定标准,汽车喷漆、钣金、电工等培训很难实施,这些工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地位比较重要,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此类培训要求还比较迫切,矛盾较为突出,作为市级运政管理机构无力解决。四是三类维修业户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突出。从市的情况看,三类业户大部分分布在市、县郊处道路的主干线,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两侧或汽车配件销售地。经营场所、维修设备简陋,经营业户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绝大部分属于无证经营,维修人员大多是学徒工或技术力量不强的维修人员,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很难栓心留人,人员培训难度很大,继续教育更无从谈起。

(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将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其中二级维护是由专业的维修企业实施,属于强制维护,必须按期进行,二级维护检测也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道路车辆技术管理监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视性修理、强制维护”的原则进行车辆技术管理,在调研中我们认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车主对二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二级维护检测积极性不高。目前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基本上均属个人所有,车主为了发挥车辆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运输车辆聘用几个驾驶员,人员休息,车不停运,平时的日常维护很少进行,车辆出现问题时才集中进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能找到长期货源很不容易,许多车主认为只要能跑就不维护,有时宁愿超期接受罚款,也不愿意放弃挣钱的机会。

2、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与收费失调,存在只收费不维护或偷减作业项目。根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要求,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几个工时,按照目前市场工时定价收费需-3000元,而河南省财政厅、交通厅1998年制定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为120元,这样的收费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业项目,维修企业干着赔本买卖进行维护,二级维护只能流于形式。个别企业只图效益,不讲质量,不讲社会效益,只收费不维护或任意减少规定作业项目,弄虚作假,只要交钱就给车主开据维修竣工合格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道路运输半挂车辆漏维漏检问题突出。随着国家提倡发展大型运输车辆、多轴运输车辆,近年来半挂车数量增长迅速。挂车是否按牵引车的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检测、等级评定,没有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目前市从事道路运输的半挂牵引车按照规定的周期,每年维护四次,挂车每年二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时挂车和牵引车为同一有机整体,存在机件磨损、消耗或报废的现象,挂车维护的间隔时间过长。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将会给道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4、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乏力。无论是《道路运输条例》还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都要求运管机构加强对维修企业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管,但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维修市场的监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实际上靠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管理只能流于形式,打击只收费不维护、虚假维护行为,执法难度大,难以落实。对维修市场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监管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而上级主管部门又很少举办有关培训和讲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修保障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机动车维修救援企业独立运作,各自为战是维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维修企业救援围绕固定的车型进行服务。例如4s店维修救援只服务于自己的品牌车辆,对于其他车型,维修技术力量、检测设备不能满足维修救援的需要。

2、维修救援没有规范的收费标准,收费随意性很大。

3、维修救援缺少操作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4、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发展救援网络扶持力度不大,无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措施。

(四)汽车快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汽车快修业的开业资质条件没有法规依据,管理部门审批许可操作困难。

2、快修店设备简陋。由于缺少规范的开业条件,被一些三类维修业户利用进行超范围经营,或被无证经营者打着快修的旗号使用伪劣配件欺诈客户,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3、政府在汽车快修服务方面政策支持不够。汽车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急需汽车快修服务深入社区或大型住宅区以实现方便快捷维修服务,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这方面表现为空白,汽车快修服务难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四、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情况

(一)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其中经省技术监督部门许可7家,按照国家《汽车性能检测公司通用技术条件》gb/t17993-标准,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取得省技术监督局cma认证资质,在省技术监督局核定范围内经营,从事汽车检测业务,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安检机构和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检测员上岗资质。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项目和《道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及《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检测费用,出具全省统一的检测报告单,按规定建立了一车一档的综合技术档案。

(二)检测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从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为了保证综合性能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检测项目、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市运管处统一组织分期分批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95%以上的人员取得上岗资格,确保汽车检测有序进行。

2、为规定的检测项目各种信息数据符合检测标准,对检测质量和数据实行质量负责制。

3、监管部门定期对检测站的经营行为、收费标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抽查,发现不规范的行为及时责令改正。

(三)检测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车户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检测项目不了解,看不懂检测报告单,车主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2、由于受检测设备条件限制,一部分特种运输车辆,不能上线检测,只能依靠目测和路试的方法进行,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个别检测站内部管理有漏洞。检测系统软件管理不严格,让虚假检测或不上线检测行为有机可乘。

4、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实行的是社会化经营,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发展迅速,除集体企业投资建设七家监测站外,另有两三家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综合性能监测站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汽车监测站的数量已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像维修市场一样呈现恶性竞争局面,出现虚假检测,给道路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埋下祸根。

5、监管力量薄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由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只根据其检测能力对营运车辆进行委托检车,不具有行业监管职能,手段有限。另外,对汽车检测站检测行为的监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管理力量来讲,无论专业知识还是技术能力对其检测能力和检测过程都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

五、推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的整体思路、建议及工作措施

(一)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1、建议修订《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不符合汽车技术进步的有关内容。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些机件总成不需要拆件检修维护或是使用超出期限后没有维修价值的机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间隔期限和维修项目,以保证二级维护的针对性。制定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的维护、检测标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参与道路运输的经营活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期脱离车辆技术管理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维护检测标准,以便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建议调整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我省现行的二级维护收费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我市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按照目前二级维护项目规范要求,收费标准明显偏低。为维护劳动与报酬的合理性,应适当上调二级维护收费标准。

3、制定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范,尤其是费税改革后部分脱离出运输公司的车辆的技术管理,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长期漏检漏维。

4、加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督力度。实施监测设备微机与管理部门微机联网,实时监控,有效监督检测行为。

(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维修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目前全市维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转变管理和服务意识、控制总量、合理规划、积极引导汽车救援和快修服务发展,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行为等措施,突破现行的管理思路,开辟新的管理途径,努力提高维修质量,强化服务和行业自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维修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汽车维修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1、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统筹规划,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城乡共同发展。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越来越多。政府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农村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急需维修服务保障。作为管理部门应当适应行业发展形势,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城市过剩的维修力量向维修力量不足的乡镇地区转移。对维修业户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在实行市场调节的同时,也要实行一定的行政管理,建设合理的维修服务网络。要根据交通部对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纲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汽车维修行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保证维修市场供求保持平衡,达到总量控制的目的。在布局方面,科学规划发展市、县、乡维修厂、点,做到归类、归点、归片,以满足广大车主和过境车辆的修车需要,形成市区县有一、二类汽车维修作业能力,重点乡、镇达到二级维修作业能力,边远乡镇有三类维修作业能力的布局。彻底解决当地车主因地势偏、修车难的问题。

2、严格资格审核,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要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家标准对新开业户进行审核,加强开业前的培训、指导。同时,要加大法律、法规、国标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汽车维修国家标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让所有运输经营业户的维修人员认识法规的重要性,提高合法经营意识,以促使其按标准修车,依法经营。严格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对条件较好的业户加以引导,对条件较差的业户坚决予以取缔,形成良好的汽车维修市场氛围。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和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现有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备、设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改变“脏、乱、差”的形象。坚持并引导企业走强强联合、连锁经营,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维修质量。三是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汽车快修业的开业标准,为加强市场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规依据。

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与政府劳动部门管理相协调的汽车维修技工等级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尽快出台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电工、喷漆、钣金等工种)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训质量。二是要通过对从业人员年度诚信考核,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推动从业技术人员对汽车维修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时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适应汽车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强对维修行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学习行业法规、检测诊断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以增强法制、质量意识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技术业务知识的汽车维修管理队伍,为汽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加强监督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以维修市场治理整顿活动为契机,重点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倒卖竣工出厂合格证、未按时参加年度审验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稽查和处理。并与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实行联合执法,打击一批无证非法经营、占道修车、配件经营部修车的“钉子户”,净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尤其要制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打击乱收费和使用假冒伪劣配件,欺诈蒙骗车户的违规行为,树立良好的经营信誉。严格落实汽车维修合同签订和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进行维修,出现严重质量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和人员,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坚决取缔,予以公开曝光。

5、引导,促进我市维修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维修业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技术投入,更新设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组建起点高、技术含量大的企业进入市场,促使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竞争力。并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找准企业发展的突破口,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以专业化的优势参与竞争,占领市场。

6、完善行业管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督促维修企业要重视建立健全进厂、过程、竣工检验制度、合同维修和出厂合格证制度。积极引导大型维修企业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优良的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作用,强化车辆技术管理,确保技术状况良好,为道路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7、建立诚信机制,完善信誉考核制度。根据我市机动车维修业的发展状况,必须做到发展与监管、规范与诚信并举。一是建立完善公告制度。在近年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告制度,要求维修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要在维修业户接待室公示企业工时单价、维修报备程序、维修经营许可证、诚信经营信息。积极引导汽车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维修企业,了解和掌握维护自我消费权益的方法,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修车环境。二是要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的实施,严格实行记分制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可结合违章处罚,包括通过投诉渠道取得的信息和证据对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记分,并直接反应到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各项资质评审中,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资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自觉遵章守纪,

8、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协会的行业管理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为出发点,以开展各种服务为重点。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首先要积极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把一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到协会中去,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净化维护维修市场的经营秩序。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信息,提供咨询,调查研究,使行业主管部门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方向,为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决策和制定规划提供依据,促进维修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抵制个别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理赔要回扣、欺诈车户的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总之,要通过这次调研活动,积极探索适合全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供需协调、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平等竞争、服务及时、保证质量并且与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相吻合的现代汽车维修服务网络体系。

车辆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

保险业;车险;定价;精算

一、我国车险定价发展及现状

我国车险定价近些年来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在20xx年车险费率改革前,机动车保险费率都是统一定价的。消费者不管是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只要是买机动车险,价格都一样。车险费率改革后的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各家保险公司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制订了多样化费率,不同的车辆、不同的车型、不同的交通记录,甚至开车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车辆保险的费率都不一样。例如,人保财险根据各地车险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分为a、b、c、d四类,费率也因而产生差别。平安保险依据车辆所属性质、使用性质衍生出7张独立的费率表,同时在主险、附加险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引入了12项系数,实现了风险的完全量化。太平洋保险则设计了11大类50余个浮动项目。费率的多样化更加反映了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更加市场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投保人的需求。

事实上,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各保险公司销售的费率并不严格按公司费率表执行,还是被动地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大规模折扣销售。这一方面说明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保险公司定价的精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最有利的工具,哪家公司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较大,它的市场份额就会相应减少。市场竞争导致各家公司价格折扣比例不断上升,恶性循环,影响了车险市场的稳健发展。

随着20xx年7月交强险的实施,各保险公司都采用了由保险行业协会召集各保险公司协商制定的统一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a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b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c条款。市场上只有上述三种费率可供消费者选择,通过研究这三款费率表,发现这三款基准费率大致相同,但保费价格的可调整因子和优惠的项目非常多。如a款累计各种优惠可达到总保费的50%以上;b款费率在主险、附加险、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共引入了12项费率系数,通过保费调整系数调节保费总额,优惠30%;c款费率系数,优惠幅度最高可达到50%。对这些名目繁多的调节因子,投保人可以有针对性地虚报 内容,达到优惠的目的,从而引发投保道德风险,加大了车险经营中的风险。近期笔者通过对杭州车险市场的销售主体业务员、人的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在7折销售,另加15%的费用,这样折算出市场费率在6折左右,这反映了车险费率在制定过程中精算误差较大,现有车险费率表的定价机制有待改善。

二、车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

为深入分析车险定价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下面将以具有性的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两个基本险种为例,对车险的定价进行适当性研究。

(一)车损险足额保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

我国现有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a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b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c条款在对车损险保费定价中,都将新车购置价作为车损险足额投保的依据。条款中都规定,发生部分损失时,若保险金额低于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保险赔款按保险金额与新车购置价值的比例赔付。新车购置价是指在保险合同签订地购置与保险车辆同类型新车的价格,与之相对应的是实际价值,即投保车辆在保险合同签订地的市场价格。当投保车辆的实际价值高于购车发票金额时,以购车发票金额确定实际价值。保险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金额情况,采取保险价值、实际价值、协商价值三种方式之一确定保险金额承保。用协商价值确定保险金额的,不应超过投保时的保险价值。如有超过,超过部分无效。

保险公司在执行过程中通常采取如下的方法:

一是如果客户投保的时候是按照新车的购置价投保的,那么如果发生全损责任,保险公司会按照车辆的使用年限进行折旧,按照折旧后的车辆价值进行赔偿,也即客户按照新车的购置价缴纳保险费,而保险公司按照旧车的价值赔偿客户;相反如果发生部分损失责任,保险公司是按照新车零件进行赔偿的。

二是如果客户投保的时候是按照车辆的实际价值或协商价值投保的,那么如果发生全损责任,保险公司会按照车辆投保的实际价值扣除投保之后的折旧进行赔偿。但如果出现部分损失责任,保险公司赔偿的时候不会按照新零件的价值进行赔偿,而是按照投保的价值进行比例计算。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定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按新车购置价收取保费存在不合理。

一是新车购置价中已含有车辆购置税,按新车购置价收取保费,则车辆购置税本身也要缴纳保费才视同足额投保。而只有发生全损的情况下,车主才可能得到含有车辆购置税的赔款。投保车辆遭遇全部损失时,当保险金额高于实际价值时,保险公司会以当时汽车实际价值计算赔偿,但客户是按新车购置价投保,实际上就等于多付了保费却没有得到与此相匹配的赔偿,这种定价目前已造成大量理赔纠纷。如刊登在新京报(20xx-1-22)题为《不能总以购置价确定保险金》的汽车保险案例中,田先生花12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车,向保险公司投保时,保险公司认为应按照购置价30万元确定保险金额,田先生接受了。两个月后,田先生的车被盗。

田先生向保险公司提出按照保险金额30万元进行理赔,但保险公司只同意按照实际购买价12万元赔偿,差额部分视为超额保险不赔偿。这个案例中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没有预先确定投保车辆的保险价值,只确定了保险金额,待到事故发生,以投保车辆的实际价值作为保险赔偿金计算依据,使投保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二是按购置价投保和按实际价值理赔是采用双重标准。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四十条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的部分无效。”所以,投保时合理的保险金额一定要等于或者小于保险价值。购置价只是计算车辆现值的一个数据、一种方法,并非现值。如果以购置价格确定保险金额,实际上就是把购置价等同于车辆的现值。车辆出险以后,必然就要考虑折旧、降价、损伤等因素确定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这实质上是使用双重标准计算保险价值,这一点在旧车上反映更加明显。特别是当发生部分损失时只涉及汽车配件和修理费,这些本身是不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的,但对这部分进行赔款时,保险公司定价要求按保额与新车购置价的比例赔付,不合理性非常明显。

其次,按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认定足额保险存在不合理。机动车辆保险属于财产损失保险类,除定值保险外,一般的财产损失保险的保险价值都是按出险时的实际价值确定。判定是否足额保险的依据就是根据保险金额要不小于出险时财产的实际价值。但车险却将保险金额不小于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值作为判定足额保险的依据,与通常的财险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事实上,机动车辆保险作为财险的一种与普通财险没有实质的区别,这种判定足额保险的不同标准,实际上充分反映了我国财产保险经营中对重置价值保险缺乏规范的操作。

(二)第三者责任险定价的适当性分析

随着交强险的出台,强制三者险已承担了70%以上的赔付,这表明商业三者险优惠幅度起码应是交强险推出前费率的50%。但笔者通过对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a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b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c条款中的商业三者险研究发现,这三个协会条款中商业三者险优惠幅度只有20%左右,费率明显偏高。

三、完善车险定价机制的建议

通过以上对当前车损险与三者险定价适当性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车险定价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合理,同时定价也偏高,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推动和调整,从而促进车险定价机制的完善。

(一)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

充分的市场竞争会促使车险价格趋于均衡,提高定价的合理性。因为充分的竞争将直接考验保险公司履约的信用和履约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保险公司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产品,增大选择空间,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服务。充分有效的竞争还会使车险价格趋于均衡水平,使价格尽可能准确地反映被保险人的风险状况。

(二)提高精算水平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投保人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切合实际的保障。要做到这一点,保险公司就必须运用系统的精算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量化,实现车险费率的分解与组合,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所面临的风险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并以此来计算缴纳保费,使车险价格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三)加强信息披露

车险费率市场化后,保监会的监管方式发生了转变,监管的重点也从对保险公司市场行为的监管转移到了对其偿付能力的监管。为此,要切实加强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保险业资信评级制度,定期向公众传递各保险公司资信方面的信息,通过及时、充分地披露信息,使投保人对保险公司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于其正确选择保险公司。

车辆调研报告篇3

一、发现不足

1、对市场预估不足,乡镇市场并不好做,直接客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广告没有直接诱惑力,吸引力不强,投放效果不明显,在客户电话咨询中都有发现。

2、靠近***县的几个乡镇前期已有其他检测站进行宣传或者代理,再发展代理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受阻,一部分客户可能还是直接去***县或**市进行年审。

3、几个乡镇代理对检测站代理并不是十分感兴趣:

(1)对于他们而言这仅仅是帮助朋友或、熟人或客户的小忙,直接对客户进行代理年审的人并不多。

(2)乡镇客户每月并不多,每月完成数量有一定的难度,代理业务并不能成为他们营业收入的一部分,而且代理费用较低,吸引力较小。

(3)代理对于我站的服务特别是检测速度、检测费用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我站检测速度较慢,比不上**县或者***市的检测速度,且出证速度较慢,另外还有费用问题,除了正常的检测费用,其他费用确实比较高。

(4)如果我站在检测服务或者费用上做的不到位,对于来我站年审的代理客户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当发现我站没有宣传的那样方便快捷和费用低廉,就会使我站在本地失去良好的口碑和市场,相反对代理来说可能会造成他们客户的流失,所以他们会有所顾忌。

4、因为检测的速度慢和费用太高(一部分是因为我们前期承诺的低费用结果检测时却是高费用),一部分代理和客户认为我们并不是理想的检测站,所以有代理已经拒绝介绍客户了。

5、站内没有违章查缴的专门接入口,只能进行高费用的违章处理对于客户来说不是很方便。

6、对于**与***其他检测站来说,我们在速度和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黄河南岸的客户以及接触的相关行业人员认为我们站点距离较远,没有特别大的优惠力度,就没有跨***审车的理由,因此直接拒绝。

7、因为对业务没有培训,信心不足,导致部分代理不信任。

二、后期计划及建议

(1)后期计划:

第一步:重新拜访各乡镇代理,安装好门牌及广告,确保****主要乡镇市场能够完全占领,并且不会流失客户。

第二步:发展****及周边代理。

第三步:同步发展线上代理即俱乐部和线上平台,开展专项审车活动。

(2)建议:

1、尽快完善站内相关业务,如车辆保险、违章查缴、免费邮寄等业务,不能只提供高额费用的服务。

2、加快审车环节的速度,加快领标进度,提供优质服务。

3、发展会员并展开会员服务,提供vip绿色通道。

4、尽快制定相关收费标准,对***地区也要要有一定的优势。

5、对于相关地区的市场应尽快占领,前期并不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

6、针对****代理开展一系列优惠活动,对于代理发展的客户全部开通绿色通道,享受vip服务,确保高通过率和最低的费用,提高代理的积极性和保持我站在市场上拥有良好口碑,实现我站代理双赢。

7、针对大客户制定特殊的销售政策;针对特定时段展开特殊的政策;

8、使提前预约客户能够真正享受到预约服务的便捷,如****针对提前预约的客户在每年每月特定时间内免收任何费用,享受专场活动的优惠,特别方便快捷。

8、做好与站内工作人员的衔接,包括业务沟通咨询、优先客户优先服务、优惠政策发布等。

9、广告投放精准,采取针对目标客户更有诱惑力的活动,如发放代金券,送物品,抽奖、送礼品等。

10、定期进行客户回访,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11、针对已审车辆,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以后客户的保险、审车、违章查缴等业务的短信通知做好准备。

12、站内开通无线网络,扫码关注即可使用无线网络;标志粘贴地点主要在外观检测处、业务大厅门上、业务大厅内等。

三、应该的反思:

1、先有业务再有政策?还有先有政策再有业务?什么都没有如何保证?

2、你认为那些在你地域内的客户是板上钉钉的?所以你就忽视他们、漠视他们、没有任何让利?要知道客户都是有腿的,客户最喜欢看的是眼前,而你需要看的是长远。

3、你觉得在自己在某一些方面是优势,而客户并不认为这并不能带给他足够的吸引力,那么对你来说这就不是优势。

4、没有任何优势就只能在政策上取胜;而不想在政策上有任何变化的话,只想着蝇头小利,失的是客户的心,毁的是你在市场上的口碑,最终的结局大家可想而知。

5、如果你认为一些事必须做,就希望给予它好的环境,使他一步一步做好;如果你认为它没有存在的必要,就请你亲手灭了他。

6、如果你想等到其他竞争对手自己消亡,那是最好的事了。

7、如果我写的根本就没有被放在眼里,那么我白写了这么长的报告了,只能说没事练练文字功底了。

8、如果你下载了我的文档,那么谢谢你!

车辆调研报告篇4

目前,车辆购置税分为汽车类和摩托类分别由市级局和县级局征收和管理。全市范围内的汽车类车辆购置税统一由市级局内设的办税服务厅(车辆购置税)负责征收管理。20__年我市征收汽车类车辆购置税9247万元,20__年预计可收11075万元,相当于山区县一年国税收入的总量。但是,由国税部门接管原由交通部门负责征收的车辆购置税征收工作后仍有不少在体制上、票证管理上、征管流程上的问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理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笔者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当前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工作上的存在问题

(一)在机构体制上

当前全市汽车类车辆购置税的征收工作由市局内设的办税服务厅(以下简称为办税厅)负责,办税厅为市局内设的一个科室,不独立具有法人资格,按照《征收法》的有关规定,不能行使独立的执法权,因此办税厅在税收执法、征收管理、行政复议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在职责职能上

办税厅不能象其它职能科室一样,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职能,对上省局没有对口的办税服务厅,所属业务只有通过平级的流转、征管、信息、票证等其它科室进行指导或检查。对下属各县(区)局也没有对口业务,不存在指导、检查职能。

(三)在票证的使用管理上

由于办税厅与票证中心同属内设的平行科室,而且市局票证中心不直接对使用人发放票证,因此,办税厅使用的税收票证只能通过市局的派出机构直属分局领用和结报,对税收票证的领取、使用、保管等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

(四)在征收服务上

当前办税厅对车辆购置税的征收是按照省局统一设置的软件,统一设置的流程。按照验车岗→申报岗→审核开票岗→收款岗→打印完税证明岗→整理归档岗的流程逐一进行,纳税人必须经过上述岗位的所有窗口才能完成办税事宜。与总局为方便纳税人提出的“一窗式”、“一户式”的办税程序相违背。

(五)在管理服务上

由于办税厅只承担对购车人的车辆购置税进行征收,不承担其它管理职能。因此对车行销售汽车开具发票的内容(包括开票时间、车辆型号配置、销售价格、金额等等)无法进行跟踪检查和管理服务。导致销售汽车低开配制、低开价额而减少纳税,虽然总局统一设置有各类车型的最低计税价,但最低计税价与实际销售价仍然存在有差距,容易出现各车行之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六)要求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过于复杂,不方便纳税人办税

纳税人购车后凭购车专用发票及合格证将新购车辆开至验车场地,供验车岗查验并填具验查凭证,到申报窗口填写申报表后,仍需提供购车发票、购车合格证书、新车发动机号码拓印件、车架号码拓印件、购车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等相关资料。所提供资料繁杂,特别是车架号码和发动机号码的拓印件。纳税人大都因无工具较难获取,因此,在办税厅附近,开设了代办办税事宜收取费用的代办机构(个人)。无形中增加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干扰了正常的办税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完善和加强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机构体制问题

建议:1、将当前负责车辆购置税征收工作的市局内设办税服务厅(科级),改为市局的直属机构,设置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局(科级)。行使独立的执法权,既符合“征管法”的规定,又理顺了行政复议,票证使用、保管等方面的关系。

2、撤销现有的。办税厅,将现有办税厅职能分解。一方面将各县局辖属内的汽车类车辆购置税,交回各县征收(据公安交管部门反映,为便民从现在起逐步将各县、市(区)的车辆交回各县、市(区)上牌);另一方面将市直和梅江区辖属内的车辆购置税,划归由市直属分局或梅江区局负责征收。这样既解决了机构体制问题,又解决了职能职责的问题。同时理顺了税收执法,行政管辖、行政复议、票证管理、纳税服务等方面的关系。

(二)改革征管软件

建议省局将车辆购置税征收的征管软件改革为“一窗式”办税流程。即在一个窗口从办理申报、到计算税额、到开具票证、到划缴税款、到打印纳税证明、到整理归档同步完成。纳税人只需在一个窗口即可将所有纳税事宜办结。减少纳税人的办税流程和时间,方便服务纳税人。

(三)简化纳税资料和手续

建议省局参考四川省成都市国税局开发的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系统软件,将软件的企业端安装在汽车经销商那里。汽车经销商在销售汽车后,购车人得到有二维条码的介质资料,条码中含有车主信息、车辆信息、发票信息,购车人办理车辆购置税申报时,办税厅人员经过扫描介质资料就实现自动、快速《一秘·.1mi.net》、准确录入应税车辆基础信息,自动生成并打印出规范的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表,购车人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办完缴纳车辆购置税的全部手续。既方便了纳税人,又避免了中介机构的介入。既提高了办税效率,又节省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

(四)加强与当地县(区)国税局(如梅江区,梅县)的沟通和联系

建立由市局流转税科、征收管理科牵头,加强与县(区)局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制度,让办税厅及时了解掌握各车行的经销情况,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各车行因促销而高配制低开票,高价格低开票,而造成偷税的行为发生。

车辆调研报告篇5

农委的车辆管理是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市农委整个办公机关正常运转的保证;加强农委的车辆管理,有利于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省开支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机关,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文明高效的政府机关形象。这也是对市农委办公室车辆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的目的所在。本调查报告采用实地调查、个别访谈、研究其管理制度、综合分析日常管理资料的方法,对农委的车辆管理进行研究,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车辆调度规范管理的水平提供参考和服务。

一、市农委车辆管理的基本情况

1.车辆概况

市农委车辆总计23台车,按已使用年限分:其中3年内的新车6台;3~5年的9台;5年以上的8台,总体来看新车较少,只占三成;使用期限超过三年以上较多,占到七成以上。

按使用对象分:领导跟班车8台,科室部门专用车9台,公务用车6台;固定服务对象的车较多,公务用车较少。

按性能分:排气量1.8升以下的有10台,排气量2.0升有5台,排气量2.5升以上有8台;车辆总体性能较高,耗油量较大。

按车辆技术状况分:处于正常良好状态行驶的车辆有17台,需要经常维修的车辆有3台,待报废的车辆有3台。大部分车辆运行良好,不需要经常性维修。

综合考察,市农委的车辆数量不多,车辆的综合性能较高,车辆的运行状况基本正常,需要经常性维修的较少。

2、驾驶员现状

按驾龄分:20年以上3人;5年以上—10年以下的4人;11年以上---20年以下的8人;按驾驶证等级分:持有a照的有2人;持有a2照的有11人;持有b1照的有2人;按进入本单位驾驶的年限分:14年以上的有3名;11年至5年以上的有9名;5年以下的有3名;按服务对象分:为领导提供专职服务的有8名;为业务部门服务的有4名;为农委正常办公服务的有3名;按学历或技术职称分,现有驾驶员中2名是大专生、2名中专生、11名高中生;驾驶员中有技术职称的共有9名,其中技师3名、高级工2名、中级工4名。总体来看,农委驾驶员队伍阵容强大,驾龄较长,对农委的情况较为熟悉,经验丰富,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整体素质高,技术水平高,安全观念强。

3、车辆费用状况

2009年农委车辆共安全行驶72万多公里,无一起交通事故,各种(包括保险费、汽油费、停车过路费、出车补助费等)运行费用896877.78万元,其中保养维修费194478.82万元,节约燃油7824.47升。平均每辆车每公里费用1.1元,平均每公里的保养维修费0.27元,综合来看,考虑到汽油价格的波动因素,平均费用较低,安全行车的意识较强。

4、目前的车辆管理制度建设

农委目前对车辆的管理属于多元化管理,各部门领导管,办公室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车辆的使用、维修保养、费用报销、安全管理、节约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对驾驶员的安全责任、管理责任、奖惩激励有完整的系统制度,既强调了日常的工作程序,也突出了节约开支,展示出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机关、促进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发展的姿态。

二、存在问题

虽然农委的车辆管理整体状况良好,有完整的制度,有实力强大的队伍,有明确的管理责任,但也存在这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对车辆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车辆管理是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机关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节约费用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方面。农委虽然有车辆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够到位,奖励和处罚也落实不够,管理制度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的趋向。比如2007全年,驾驶员的奖金总额是4500元,人均占有300元,而罚金为300元,人均20元;2008年,全体驾驶员奖金总额为3000元,人均200元,罚金为210元,人均14元;2009年全体驾驶员奖金总额为3600元,人均240元,罚金为150元,人均10元。总的来看,三年来对驾驶员的奖励幅度调整不大,罚金的数额也平均较低,而且每年都维持在200元左右。说明奖罚制度等落实不到位,难以调动驾驶员的积极性。

2.车辆调度随意性大,不科学

按照目前的《市农委车辆管理暂行规定》应该由办公室负责统一调度,统一对驾驶员和车辆进行管理,但由于目前存在二元化管理,再加上有时部门业务紧急出车,造成了车辆调度随意性大,车已经行驶在了路上,办公室还没有登记,或者能合并同行的却分坐若干辆车等,种种情况造成了调度的混乱,不利于统一管理。

3.驾驶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职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目前缺乏对驾驶员进行统一培训教育的机制,缺乏对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引导。个别驾驶员对车辆的保养和检查不够到位,对隐患的查找不够及时,对车辆的卫生做的不够整洁,对随车专用工具的保管不够细致,对临时性工作的安排有一定抵触情绪等等。

4.车辆保养不够及时规范

车辆的保养是保证正常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车辆安全和行车安全的必要措施。特别要经常对车辆电瓶的电量、发动机存油量、轮胎气压和轮胎螺栓紧固情况、方向、刹车是否正常进行经常性保养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但这一点做的不够及时规范,存在这马虎大意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

5.车辆修理不够规范,返修率高,维修费偏高

目前车辆修理存在着维修费偏高的现象,个别对车辆维修保养不够认真,车子到了修理厂不闻不问,修完回来后时间相隔不久,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返修率较高,既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延误了工作,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维修费用的增加。据统计,2008年全年,23台车维修费高达280万元,每车均费1。23万元;2009年,维修费总额达300万元,每车均费1.3万元;维修费用总体偏高。

6.车辆管理制度过于宏观

目前的车辆管理制度强调了宏观的管理,缺乏微观的指导,不够细致,还需要从微观入手,完善细致的条条框框。如暂行管理规定中要求,“要经常清洗车辆,做到三净一亮,即车内净、车身净、底盘、车面亮”,但是如果驾驶员作风懈怠,总是做不好怎么办?制度中缺乏相应的措施,不够细致。可以参考其他单位的办法,车辆护理费按每车每月多少元的标准包干使用,如发现一次车辆不清洁,每次扣除车辆护理费10元,当月扣完为止。

三、原因分析

1.管理制度不细致,管理机制不顺畅

管理制度不够细致,某些具体细节缺乏相应的明确规定,导致车队管理存在一定的疏漏。另外领导管,部门管,办公室管,多元化管理使驾驶员面对不同的具体要求,面临不同的.工作标准,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按哪个标准去执行了;同时也使车队执行管理制度出现了不同的标准,执行力度难以加大,奖罚措施难以很好落实;车队既要听从领导的意见,又要遵从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缺乏统一的明确的执行标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工作偏差和管理混乱;这种多元化管理,还造成车辆调度随意性大,车队不能及时地掌握车辆的使用情况,难以做到合理分配车辆资源。

2、驾驶员职业素质有差距也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之??

我们的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是个别驾驶员服务意识淡薄,服从观念差,责任心差,工作态度消极是造成一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把车辆放到汽修厂不管不问造成了返修率高;再如驾驶员对车辆保养与卫生清洁不够重视,造成了保养走形式清洁走过场。虽然这是个别驾驶员身上存在的不足,但对其他职工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攀比思想,认为他这样操作行,那我也可以这样做了;久而久之,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1、理顺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不顺畅是造成诸多矛盾的根源,是制约车队健康良性运转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应下达气力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提供了宏观保障,车辆主管部门就可以名正言顺、畅行无阻地开展工作。目前的多元化管理机制严重阻碍车辆使用的科学化和高效化,需要进一步的理顺管理机制。一是农委办公室是车辆管理的主管部门,那么车辆的调度使用、维修保养费用控制把关以及对驾驶员的工资奖金与考核、对驾驶员的岗位安排培训等所有的问题都应在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领导。特别是部门的专职司机也要纳入办公室的统一管辖与考核。只有对司机和车辆实行统一的管理才能够提高效率,理顺关系,增强驾驶员的服从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到车辆调配合理,人员管理到位。二是尝试建立驾驶员轮岗机制,建立动态的驾驶员岗位,让所有驾驶员轮流掌管不同的车辆,服务不同的部门,服务不同的领导(主要领导除外),逐步熟悉所有的车况,提高驾驶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驾驶员提高大局意识,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三是由办公室车辆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党委或工会外部力量组成督察小组,探索建立车辆管理监督机制,实行常规化监督和随机监督,把监督结果列入考核的内容,提高车队的有效运营。四是探索包干使用的新途径,建议单位一把手暂按现行相对固定用车方式实行,其他领导实行车辆费用包干使用或实行里程承包改革(包括各科室站)。实行车辆费用包干可采取将车辆按年度划分,认定车辆技术性能,结合前几年车辆的各项运行费用,以及各位领导所分管的工作,确定每一台车辆全年的运行费用,节约的费用按比例直接奖励给领导和驾驶员。实行里程承包可结合各位领导所分管的工作,参考前两年的行驶里程,综合分析确定全年公里数,奖励可参考“车辆费用包干”的办法,并确定每公里的奖励额,以上是跟班车承包的办法。机动车的承包办法是把车辆包干给驾驶员,维修保养使用等全部费用放到一起,按一年行驶的公里数合理预算费用,节余费用奖励给驾驶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车辆的运行费用,起到力行节约,激励驾驶员提高服务质量,预防xx的目的。

2.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制度

车辆管理制度是对车辆和驾驶员管理的重要文件,也是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因此要针对车辆管理的细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制度的细节,确保管理的实效。一是进一步完善车辆使用和调度制度,保证车辆的调度权统一集中到办公室手里,使办公室专门管理人员能随时了解车辆的具体去向或位置,协调分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应严格规定车辆使用的程序和范围,防止领导说了算,办公室说算,部门说了还算的状况,明确规定除了紧急情况所有的车辆使用必须有办公室的签字同意方可;二要完善车辆保养与维修制度,针对经常出现的状况,强化对车辆保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出台具体的保养与维修标准,使保养和维修成为单独的系列管理制度;三是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车辆的使用、维修、保养和费用控制都需要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做到常态监督和不定期的动态监督,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兼职督察小组,有财务会计审计人员和车辆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导组成,对车辆管理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车辆费用项目进行严格的审计,及时与车辆维修单位沟通、对账,把车辆管理的整个活动有效地置于督察小组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并形成稳定的制度。

3.积极推进车辆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的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车队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车辆管理调度水平的迫切需要。可以引进并使用车辆信息管理软件,也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发车辆调度信息管理软件。通过电脑控制,安装调度管理系统后可以实现诸多的系统功能。一是通过刷卡或者电子监控,电子系统可以随时自行做好出车和存车的记录,什么时间出车,什么时间入库,驾驶员是谁,无论车辆管理调度人员是否在上班,无论是周末休班还是节假日期间,只要打开电子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所有信息将全面清楚正确显示在电脑上,并且将记录长期保存备案,以备查询使用。此电子智能管理系统价格合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炙热的夏天,它就像一名忠于职守、永不休息的车队信息记录员和车队管理监督员,一年四季都可以为车队管理站岗值班。二是利用信息软件提高车辆维护管理的水平。利用信息软件,可以随时做好车辆维修记录,什么事件、什么零件、维修到什么程度,信息系统自动登记,自动评判,便于统一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将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普及和推广,既方便车队的调度和管理,又有利于维护保养,提高管理的实效。

4.落实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

把安全责任、服务责任、保养维修责任等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是提高车队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驾驶员思想意识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制,把每一项具体任务细致划分,责任落实到个人,谁出问题谁负责,谁工作不到位谁负责,并且切实地工作表现和业绩与考核挂钩,进一步增强队伍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爱车、护车、勤俭节约的应该重奖,工作拖拉、爱沾公家便宜的应该重罚。通过奖罚分明的激励措施,引导驾驶员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好上级交付的任务。

5.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服务意识

结合自身的实际,积极开展对驾驶员的教育培训,除了专业技能培训,最重要的是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可以通过专题会议、教育座谈、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把职工送到技师学院培训。应该强调的是不但要提高行车安全意识,还要提高停车、存放的安全意识;不仅要提高服务领导与部门的意识,还要提高服从大局、服从工作需要、服从车队管理的意识,树立全车队整体“一盘棋”的观念,做到令行禁止,按章办事。同时,可以积极开展竞赛活动,比如节约优秀个人评选、清洁优秀个人评选、设立车队文明示范岗等活动,培养适度的竞争意识,引导车队职工树立“安全第一,节约光荣、服务到位、维保及时”的理念,创建团进、高效、节约、文明、团结的车队集体。

五、结论

总之,农委车辆管理总体良好,能有效地保证机关的正常运营。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管理体制的原因,有管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职工自身的原因,属于改革发展中的必然要面对的矛盾;随着机关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些矛盾将逐步解决。因此要积极推进机关后勤服务改革,高度重视车辆管理问题,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完善车辆管理制度,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才能切实地提高车辆管理的水平,促进机关廉洁高效运转。

车辆调研报告篇6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着力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

办公室作为全局的一个窗口,办公室工作事关全局,事务繁杂。工作中,办公室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办公室无小事”、“人人都是窗口形象”的观念,紧紧围绕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和领导决策这个工作重点,发扬“团结协作、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人员少、事务多的情况下,将各项工作科学安排,合理分配,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较好地做到了各负其责,高效运转。

在文书处理、信息调研、档案管理、会议组织等方面认真负责,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办公室政务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协调运转。在协调服务方面,全体同志自觉克服本位意识,增强大局观念,站在全局高度,协调好内外关系,特别是内部、外部的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能在办公室处理的,决不上推,使领导尽可能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自去年以来,我们就在全局各科室中率先推出每周工作计划制度,每周一制定出本周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周末进行检查总结,并在安排次周工作计划时对上周未完成的工作事项进行通报和督促,从而大大增强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感和责任感,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结合办公室自身工作职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并努力实现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事务型向政务型转变,突破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强化督查考核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把强化政务督查作为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了政务督查工作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督查立项登记、督办、反馈和检查制度、督查专报、通报等一系列督查工作制度和办法,有效地保障了政务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围绕全局工作重点、阶段性重点工作、局党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和决策等,加大督查广度和深度,全面做好日常督查、目标督查、专项督查及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的督查催办。—月份,共下发督查通报期,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二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搞好信息调研工作。为充分发挥信息调研工作在服务全局、为领导决策服务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信息调研工作力度,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发挥办公室在信息调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全局信息调研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及时做好全局信息调研文章的筛选、整理和上报工作。

特别是加强了对全局经验性、问题性等有助于领导决策服务方面的信息调研力度。今年以来,先后对我局社会综合治税、原创:涉外税收管理、采矿业征管、重点税源及重点行业税源变化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及时撰写提报了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税收信息和调研文章,为领导了解情况、决策服务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前期,针对平度市现实税源不足、组织收入工作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办公室根据局领导的安排,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全市地方税源现状、税收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向局领导提报了有数据、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受到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以来,已上报各类税务信息多条,被省局、市局、青岛市政府及平度市委、市政府等上级部门采用多条,采用调研文章篇。同时,积极做好我局内部信息专刊《平度地税》的编发工作,每月一期,及时报道全局的重大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搞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为全市地税干部开辟了文化、工作交流园地。

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和资产管理。在档案管理上,作为青岛市地税系统唯一的档案管理省特级先进单位,今年以来,我们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继续加强了对全局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档案管理规定及行业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分类、组卷和编目。将已经形成的所有档案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归档,编制了完备的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并将软件与金宏办公自动化系统联接,实现了档案查询利用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我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顺利通过了档案管理省特级标准先进单位年度验收。

在资产管理方面,根据市局《财务管理办法》,制定了我局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固定资产购置、大项固定资产处置等审批程序,严把入口、出口关。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动态流程。从购置、分配、调拨、管理、外赠、处置、盘点各个环节都有帐、有卡、有物,有明确的责任人管理,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实行招标采购制度。成立了招标采购管理委员会,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定点采购、询价采购等方式,对车辆保险、办公楼物业管理、季度福利采购、汽车加油等进行了招标采购,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达到了保证质量、节约资金、讲求效益的目的。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工作

搞好后勤管理服务,是确保全局各项工作顺利运转的重要保证,也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重点在车辆使用管理、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管理、办公用品购置发放等方面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保证了全局日常工作的高效运转。结合我局实际,重新修订下发了《车辆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办公用品发放登记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化管理制度,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在车辆管理方面,我们规定,公务车辆必须为工作服务,严禁公车私用或外借。在城区办理公务,除提取大额现金外,原则上不安排车辆。到青岛市局办事,实行派车单制度,由用车单位和个人分别签字,说明事由,交分管领导审批,办公室统一安排车辆,除有时间限制的紧急会议等公务外,其他公务用车须提前—天申请,人数达到—人方可派车。个人特殊情况因私用车,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并按规定缴纳费用。节假日各单位除留必须的值班车辆外,各单位统一将车辆钥匙交办公室封存,并停放到指定地点。市局还组织专门人员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擅自动用车辆的,严格追究当事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收到了良好效果。为节省经费,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我们还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统一确定定点维修厂家,实行车辆维修预算制度和领导审批制度。局机关办公车辆还实行油耗公示制度,定期按车辆行驶里程,公示车辆油耗。在车辆保险方面,实行公开招标制度。目前,我局公务车辆保险费用按一般车辆的缴纳,仅此一项,年节约经费万多元。

为创造优美、优良的机关工作环境,加强了局机关办公区域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基本做到了办公区域四季有花,卫生洁净。同时,积极与物业管理部门联系,引进物业管理,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

同时,加强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以创建“平安平度”为契机,根据局党委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地税”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值班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安定有序的外部环境。五一、十一长假期间,根据局党委要求,实行节假日期间人员外出备案报告制度、干部小时联系制度及车辆集中停放制度,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财物安全。

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车辆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财税政策;财政补贴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致使生态坏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特征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新能源汽车使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排放小甚至零排放的优点,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在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三类新能源汽车分别完成了功能样车、性能样车和产品样车试制,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产业化的不发较慢,传统汽车关键技术落后的'制约,持续开发投入不足,市场化扶植和激励政策不到位等。

二、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

20xx年6月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根据通知中的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中央财政还根据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数量和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20xx年工信部牵头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xx—20xx年)》此规划清晰和具体的描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其中,在财政上要加大补贴力度,20xx-2015年的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以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应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设施、开展电池回收,其中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50%。在税收上要加大减免力度,20xx-2020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xx-2015年,中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享受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20xx-2020年,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3%。新能源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按研究开发费用的100%加计扣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构建了一个有利的财税政策环境,为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以及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持。

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以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形式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不成熟,未形成具有规模的产业链条。而且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大,成本较高,单纯依靠汽车生产企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政 府财政补贴就成为推动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武器。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实施直接价格补贴,对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进行补贴。

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等因素,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进行专项补贴,推动国内汽车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组织生产。

(二)加大政府公务车采购力度,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我国目前约公务用车数目较多,每年消耗经费较大,政府汽车采购每年递增的速度较慢,占政府采购总量的比例不高,而且采购的汽车多数为大排量汽车。因此,政府采购公务车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出台更有利的实施细则及标准,把新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中。不仅要采购新能源出租车和公交客车,而且要把新能源轿车纳入公务用车的采购清单中。

(三)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免税、减税带动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加大生产新能源汽车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优惠政策。其次,调整现行的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气量汽车的税率,降低小排气量汽车税率,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地新能源汽车实施零税率,帮助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和使用量。最后,完善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特定税种,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对于新注册纯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等。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中国市场,20xx,2.

[2]徐丽红。发挥政策功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财经报,20xx,11.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吉芬的市场调查报告推荐7篇

假期社会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宅生活调查报告7篇

培训机构社会实践报告7篇

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7篇

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7篇

书的调查报告小学400字7篇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7篇

社会实践活动及调查报告7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三千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585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