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制定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我们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教案写好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趣场景中的数字问 题和行程问题,归纳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体会分析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 的有效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策略,体验成功感,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树立自信心,并鼓励学生合作 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2.学会用图表 分析较复杂的数量关系问题。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 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会用图表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视频播放器)

学具:教材,练习本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提问(5分钟,学生口答)

内容:填空:

(1)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 ,十位数字是 ,则这个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若交换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为 ,十位上的数为 ,如果在它们之间添上一个0,就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 .

(3)有两个两位数和 ,如果将 放在 的左边,就得到一个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如果将 放在 的右边,将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这个四位数用代数式可表示为 .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10分钟,学生动脑思考,全班交流)

内容:小明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是小明每隔1小时看到的里程情况.你能 确定小明在12:00时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吗?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10分钟,小组讨论,找等量关系,解决 问题)

内容:例1

两个两位数的和是68,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也得到一个四位数.已知前一个四位数比后一个四位数大2178,求这两个两位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例1,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思考情况组织交流与讨论.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内容:练习

1.一个两位数,减去它的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结果是23;这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各位数字 之和,商是5,余数是1.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2.一个两位数是另一个两位数的3倍,如果把这个两位数放在另一个两位数的左 边与放在右边所得的数之和为8484.求这个两位数.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般步骤)

内容:

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和想法?请与同伴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总结出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 六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习题7.6

a组(优等生) 2,3,4

b组(中等生)2、3

c组(后三分之一生)2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5,及练习三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

教材第14页的例题5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后答: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

师: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课探究

1.出示教材第14页的例题5。

(1)师引导学生理解“每4个放一盘”,说明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有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地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4)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总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

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4=5

被除数除数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2份。)

3.练习。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说一说每个算式怎么读,以及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出发吗?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4题。

灯泡一共有12个,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让学生把没2个灯泡用铅笔圈一圈。

灯泡一共有12个,那被除数应该写几?(12)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表示每几个一份?除数应该写几?(每2个一份,除数写2)可以装()个灯座,商应该写几?(12÷2=6)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6题。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列式,并说明每个算式中,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除数,哪一个是商,以及算式中每一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来表示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

二、学习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

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

三、试一试

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

()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

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

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

b同学:第2组第5座

c同学:第4组第3个

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习

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4、找金币。(出示翻板,回答正确后,给出寻宝提示。)

在给出的藏宝信息后,自己贴金币制作寻宝图,然后在寻宝区展开寻宝活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

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

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顶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三)搭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数角

师:翻开书85页,请同学们做一下第二题。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五)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找到了角。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

生齐声说: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

生:顶点对齐,一条边也要对齐在比较大小。

师:厨师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情况,角是怎样变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变大慢慢变小。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角,你知道角长什么样吗?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五、布置作业

1.剪角,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角剪法多?

2. 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二、扩充“平均分”方法,巩固概念

1、解读题意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分?

2、感知不同分法

请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 根据乘法意义来分:2个2个地数,8里面有4个2。 2×4=8,4个2合起来是8。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

3、提炼不同分法的共同意义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 12辆小汽车,每2辆一组,可以分成( )组。 12里面有6个2。

2、提升练习

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只小熊。 有15个木块。

(1)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 摆( )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0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7÷2=3(盘)……1(个)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要求: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问题: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4.11根、12根呢?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问题: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课文教案8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6篇

二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推荐8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6篇

8年级下册英语教案7篇

3年级下册英语教案7篇

7年级下册英语教案5篇

英语下年级下册教案7篇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教案7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55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