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

教案可以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为教学经验的积累提供依据,一个有创意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篇1

?黄河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习课文。

2.重视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3.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

2.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最后再通过拓展学习,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

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播放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影像画面。播放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学法指导:通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有一些流行歌曲,我们非常喜欢像《老鼠爱大米》,但有一些老歌,虽年代久远,却富有生命力。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今天,咱们就一起学这样一首老歌《黄》,打开课本256页。

二、黄河本事知多少

说到黄河,我想咱们先回顾一下有关黄河的地理、发源等知识。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

出示黄河咆哮奔腾的动画看了图片,你能从诗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词语吗?

三、了解背景通文意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四、诗海畅游读为先

诗海畅游读为先,而要读好诗,首先要读准字音,请看大屏幕,齐读一遍,找出错误的读音。

山巅diǎn、哺pǔ育、澎pén湃、狂澜lán赞zhàn歌、发源yuán、屏嶂zhàng、浊zú流、滋zī长、气魄pò、劈pì成、宛wǎn转

诵读指导: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这首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一)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5.全班评议首轮诵读者,予以鼓励。

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

a、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b、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c、注意适当的停顿、语速。

(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的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方法。

2、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组合,予以鼓励。

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三)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这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朗诵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感知品析作评点

(一)自主质疑:(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活动:思考交流)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启示):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3、歌词中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

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

[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提出的问题也很关键。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解答。]

(活动:从上述问题入手,师生互动,解决疑难。)

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我觉得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课堂反馈:

1、找出文中展示了黄河的伟大气势和独特特征词语:。

2、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原因是。

3、诗歌最后两句采用_____修辞方法,起_____作用,表达了__________。

4、诗歌最后一段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原因是。

澎湃、狂澜、宛转、屏障等词语的含义。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这是一个喑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诗中类似于此的比喻还有两个″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结束语: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全班朗读)

六、拓展创新乐无限

课外分工合作,通过电视、网络、诗文集、教科书等搜集有关黄河的诗文、传说等,编一期《感悟黄河》小报,在班内展评。欣赏《黄河大合唱》。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① 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② 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③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④ 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访谈、写作和评价

活动设想

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因此作文时有些同学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本次活动指导将以此为突破口,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说真话、诉真情。另据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打算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教师仅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

课前准备

一、思考回顾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风筝》、《散步》、《诗两首》和《〈世说新语〉两则》等,理解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再作具体的访谈指导。

二、访谈指导

① 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

② 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三、谈话指导

① 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交谈时都应该注意拟好谈话提纲。内容包括:向父母介绍本次语文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故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② 尊重长辈,文明礼貌,避免争吵。

③ 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④ 做好访谈记录。

四、作文要求

① 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文面工整。

② 叙事具体,能体现亲情可贵,有真情实感。

③ 字数:600左右。

五、评改指导和要求

(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并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往往更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次作文评价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交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制定评分细则和对学生白评、互评的具体要求。)

1、根据作文要求确定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a.文从字顺,满分20分。(错别字2个扣1分,病句1句扣1分。)

b.叙事具体,能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满分30分。

c.能体现出“我爱我家(人)”的主题,有真情实感,满分30分。

d.内容充实10分,文面工整5分,字数达标5分。

2、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① 自评:

a.朗读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

b.细心阅读,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

c.写50字总评。

② 互评:

a.四人一小组共同评改,每组四篇,要有旁批,有50字总评,有四人签名。

b.各大组挑选出范文两篇,并推选两人下次课讲评。

(范文选择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选择大众化的,更有针对性;或者选择质量较差的,善意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受益。)

3、学生讲评

(把作文讲评交给学生去做,一方面可以强化这种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学生讲评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有没有指导,指导是否到位。)

初次试讲,学生往往可能只是泛泛而谈,如“我觉得这篇作文文从字顺,内容具体,但有少量错别字”等,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

课堂上,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

4、教师评价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各班不同的情况,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认真评改的同学(尤其要表扬他们对自己、对同学负责的处事态度)。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篇3

一、疏通句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

2、请学生试读课文。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二、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

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

2、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

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欣然,高兴地。

⑵空中撒盐差可拟

拟:比,比拟。

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⑷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约定。

乃:才。

⑸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会,约定。

委:舍弃。

⑹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

⑴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⑵“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

⑶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⑷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

⑸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⑹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

⑺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

4、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三、拓展延伸

1、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⑴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

⑵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篇4

一、 目标展示:

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感知王几何的人物形象。

3 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敬佩、尊重老师的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二、自主预习:

1 走近作者:

马及时,四川都江堰人,笔名小非。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诗集《泥土与爱情》和《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等、歌词《茶山谣》等。

2 字音、字形:

须臾 徒手 屏息 绰号 嘈杂

轮番 喉咙 铭记 高涨 弥勒佛

三、 自主学习:

1 快速浏览全文,说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

2 王几何本来叫什么名字?“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3 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四、 合作探究

1 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数学课,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

2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 .“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第三自然段)

(2)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第十自然段)

(3) 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第八自然段)

(4) “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第十五自然段)

3 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 交流分享、话说老师

同学们,你们已经离开了生活六年之久的小学,离开了那里的老师,想必一定有那么一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就来说说他(她)的外貌特征,或者他(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或者最常做的一个动作。

提示:一定要抓住老师的特点,说出老师的与众不同。

六、作业

请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你所熟悉的一位老师。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篇5

学习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25—128页。课文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比较阅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构图示

散步莫怀戚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事件:散步——分歧——解决

“我”委屈儿子——孝顺(尊老)

母亲依从孙子——滋爱(爱幼)

主旨: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学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2、检查阅读效果: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如何?

三、品读课文、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我”是怎么解决的?

b、结果又是如何?

c、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思考: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指认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诵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想:针对本文文字优美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学生朗读法,培养学生对优美语言的欣赏能力;配备多媒体课件中相关文学作品的片断或图片,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体悟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学习第6---11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①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②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③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节的中心句)

④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

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议论大门 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教案模板6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参考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8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最新5篇

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精选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112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