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认识倍教案精选7篇

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提前写好教案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倍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倍教案精选7篇

认识倍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国庆节已经过去了,今年的所有节日已经过完了,但是也离我们的春节越来越近了,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小朋友们应该要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

1、有关新年的图片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2、提问: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

3、提问: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 基本部分

1、讨论过年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2、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一步理解春节

(1) 春节的由来,知道我国人民善良与纯朴

(2) 春节的习俗,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3、音乐游戏,放鞭炮

(1) 播放《恭喜发财》的音乐,教师将身体蜷缩并发出爆炸声展??

(2) 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春节趣事

(1) 教师出示自己过年时的一张照片向幼儿讲述自己过年时的趣事

(2) 指导幼儿说出自己照片中的内容及趣事

(3) 引导幼儿用完整话叙述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团圆)

5、迎新年、送礼物

新年快到了,我们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一做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工具盒,让小朋友们自己选择

(2)幼儿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问: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评作品,幼儿将作品放置在展览区,指导幼儿欣赏,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 结束部分

(1)谈话:春节快到了,那是我们就要放假了,老师也收不到你们的祝福了,那么今天小朋友就用一个动作祝福老师好吗?

(2)教师播放《恭喜恭喜中国年》的音乐,幼儿逐个做动作或表情向老师祝福出活动室。

幼儿园过年教案,迎新年,过新年,家家户户盼新年,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农历新年这一天对于家家户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小朋友们也要了解新年的基本习俗

认识倍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时的温度、起点的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

2、能力目标: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会运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探究交流的品质。

3、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结合进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0”再说:你们可真细心,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0的第一种含义(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2)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0、1、2、3。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例2及0的写法。

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

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

3、0的第二种含义(教学例3)。

(1)学生观察尺,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从左到右读一读尺子上的数。说说0为什么排在第一个?

指出:我们用尺子量东西的时候就是从0开始的,以后数越大,数越大,离0就越远,这个0在这里表示起点。

(3)、试一试,用尺子量上一量,体会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4、0表示水结冰的温度。

(1)教师出示温度计,问:“认识它吗?温度计上有0吗?”“如果

让你给温度计上标数字,你会在0在上面写几呢?0在下面呢?”

(2)课件出示,介绍北极的寒冷。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从介绍中得到什么启示?温度计上的0表示

什么意思呢?

(4)系生活体会0表示水结冰温度的含义。

三、教学测评(略)

反思:

1、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因此,我在新课引入时出示了一个0的卡通形象,同时播放事先录好的`一段0的自我介绍:小朋友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学生都能说出是0)对了,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过我?学生都被这个可爱的、人物化了的0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满兴趣,都争着回答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以发展为本,把握学生的个人知识与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们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先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学生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们发现学生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学生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也许学生就会有了“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3、提供素材,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

在“0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的含义,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然后让他们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发现0在尺上表示起点,而且还发现了尺上各数之间的位置、顺序和大小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识倍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

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教案《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教案》,来自网!

(3)教学例2

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再练习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体系。)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巩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问题想办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比,培养学生准确使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具体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合适(举出5个例子)。

(在熟练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使学生记忆深刻)

认识倍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3

教学目标:

学生会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连接两个万以内的数。

能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并能动脑解决问题。

初步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会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连接两个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什么地方参观吗?(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的同学也到了几个地方去参观,我们去看看。

二、新授课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看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他们到果树园参观,看到了950棵苹果数和1棵梨树。到动物园,看到了895只鹌鹑,806只鸽子。到彩蛋制作处,看到了530个动物彩蛋和495个脸谱彩蛋。)

2、看图和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3、解决“哪种果树多”的问题。(解决四位数和三位数比较)

(1)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比一比1和950的大小就知道了。)

(2)怎样比较1和950的大小呢?(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3)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在计数器上拨出数来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与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

(4)比较2356与680的大小。

4、解决“鹌鹑和鸽子谁多”的问题。解决相同数位的两个数的大小。

(1)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就是比较895月806的大小)

(2)怎样比较895和806的大小呢?(学生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先从高位比,高位数大这个数就大;与一个中间数进行比较;与一个大数进行比较......)

(4)比较6390与6590的大小。

三、练习

比一比

女孩:我摘了122个桃子。男孩:我摘了97个桃子。

学生写数,然后独立完成比较。

四、教师进行课堂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1>950895>860

作业设计同步学习与探究

认识倍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受它们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点。

2、寻找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似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教师用皮球一个,大圆形纸片一张,大圆柱体积木一块。幼儿用圆形纸片、皮球、乒乓球、圆柱体积木、纸棒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教师出示皮球和圆形纸片,提问: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教师有意转动皮球与纸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纸片从有的方向看是扁的,皮球无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圆的。为每位幼儿提供圆形纸片和乒乓球,让幼儿自由操作玩弄,感受乒乓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纸片不可以。

师幼共同小结:乒乓球、皮球、排球等都是球体。不管是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2、认识圆柱体。

教师出示圆柱体积木,提问:它是球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它不是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再请每位幼儿都取一个圆柱体积木进行滚动,发现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不是往什么方向都能滚动,因此得出结论:它不是球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感知了解圆柱体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并且是一样大小的。

师幼共同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教师演示圆柱体横、竖不同的摆放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摆放状态下的圆柱体。

3、找一找。

请幼儿找找教室内以及幼儿园的建筑,哪儿有球体、哪儿有圆柱体。

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7页"球体和圆柱体",按要求练习,进一步熟悉与巩固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认识倍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引导学生说出: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写作:90%;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认识倍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学生知道:这种除法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这种方法怎样用算式来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6个村和3个盘的图片、12根小棒、12个小圆片、6支铅笔。

一、铺垫孕伏

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2.师生分铅笔,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师拿出6支铅笔,先向学生明确: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给2支,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细心观察老师是怎么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铅笔先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教师要同时拿2支给一个同学),再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最后又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也就是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6支铅笔,每个同学2支,可以分给3个同学。

(2)让学生想想刚才是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学生初步认识第二种分法。

(1)教师要求学生拿出8个小圆片,按每2个放一堆,看看能分几堆?

(2)学生边说边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2.教学例5

(1)出示书上例5,左边的桃子图

①教师叙述题意: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几盘?(板书或提前用纸写好的贴在黑板上)

②教师问学生: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使学生知道:每2个放一盘,就是每2个分成一份

(2)教师让学生拿出6个桃子的图片,自己试着分一分(边说边分,先再最后)

(3)指名让学生回答分的过程,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二),要强调两个两个地分,每2个放一盘,也就是每2个为一份,学生跟着老师的演示摆自己的学具

(4)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结果怎样?使学生知道:每2个分成一份(或2个2个地分的)分成了盘(板书:3盘)

(5)教师小结,我们分桃的时候,把6个桃每2个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分法也要用除法来计算

(6)结合分的过程说明算式的写法

①桃子的个数6是要分的数,写在除号的前面(板书:6)每份的个数是2,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2);分得的份数是3,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3)。

②让学生说一说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书)

③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7)引导学生看书,并说说例5的图意,让学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质疑问难,师生答疑。

三、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随堂练习

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第1题: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分的过程,按分得的结果,把算式填全,集体订正,然后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3盘

用除法并:62=3

表示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认识7教案优质5篇

小班认识7教案模板6篇

认识123小班教案通用7篇

中班数学认识10的教案7篇

贝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

幼儿动物认识的教案7篇

幼儿园认识>教案优秀7篇

认识5的教案及反思7篇

认识时钟大班教案推荐7篇

1到5的认识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167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