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关于分数的教案8篇

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分数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分数的教案8篇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 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 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①师:在计算这两道题时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算法,计算左边这道题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右边呢?

②在两道题的计算中同学们都想到了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请观察一下,左边这道算式,在转化的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③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④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⑥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 桶是多少l?14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3

12 桶是多少l?1/212 14 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是一半,1/212 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

1/214 表示求1/2l的14倍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123=36(l)

121/4=3(l) 答:3桶共36l。 桶是6l。 桶是3l。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 ,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练习:29 6= 1234 = 310 4=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四、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练习一第2、3题。

五、全课小结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谈话、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

为什么呢?

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

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口述下列算式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3.列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题意。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

①谈话提问:

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

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

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

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

3.列式解答。

(1)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

10054=80(千克)

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

(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直接用分数计算呢?

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

答:吃了80千克。

4.课堂练习。

队的有多少人?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

(4)反馈。

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

是多少。)

5.小结。

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再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

6.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看看它与上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1)出示例2。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确定从哪儿入手分析。(小强身高

(3)分析、画图。

①你怎样理解这个条件?(把小林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小强的身高是这样的7份。)

②这道题中涉及到几个数量?哪几个数量?(小林的身高、小强的身高。)

③为了区别,画图时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先画谁呢?(小林的身高)再画谁呢?(小强的身高)怎样表示?

(4)看图列式。

少。)

②怎样列式解答?

7.改动上题,你能独立分析吗?

米?

(2)画图分析解答。

(3)提问反馈:

①把谁看作单位1?

②小林身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③求小林身高就是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课堂总结

例1、例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巩固反馈

(画图,解答)

球价格多少元?

3.对比练习:

少元?

(五)布置作业

20页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很自然的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例2的讲授,既要让学生明确两例题的区别,又要让学生统一到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变换关键句使学生灵活分析解答,易于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尤为重要。通过这节课教学,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为今后学习有关百分数其它知识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分数和百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意义又有所不同,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发现了什么?( )

四、试一试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 )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 ) 七上八下( ) 百里挑一( ) 十拿九稳( )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练习:

1、35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的分母是( ),表示( );分子是( ),表示( )。

2、67 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 小时。

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

5、判断(对的打“√”,错的要“×”)。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 )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 )

(3)14个19 是914 ( )

(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7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也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

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

(1)每人吃张饼,4个人共吃多少张饼?

(2)把2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3)有2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除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题的探究和对比,使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使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55页例题。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平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观察发现。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

预设

(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

生1: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2:里面有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是,即÷2=。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

预设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关于分数的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

板书:17/100=17/100

3/20=15/100

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⑶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⑷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⑸思考: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课件)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思考并计算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90/500)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98/100)说说98/100表示什么?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⑴师:通过以上的练习说一说17/100、15/100、98/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⑵提问: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

⑶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分率或百分比。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⑷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第105页“做一做”。

2、第106页第1,2题。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 27/100千米可以写成27%千米。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2)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 )占( )的40%。

如果书是100页,看了( )页;书是 200页,看了( )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 ( )%没修。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活动(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学生能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5篇

分数除法三的教案推荐5篇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6篇

认识分数教案5篇

认识百分数教案7篇

小学数学分数教案7篇

分数乘小数教案5篇

分数乘整数教案6篇

数学分数教案优质7篇

百分数应用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72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