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们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精心打造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能够让教师清晰地展示教学思路和方法,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尾巴大班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尾巴大班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2、指导学生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从中受到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
明白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途。
教法:讲解法、演示法
学法:自学法、模仿法、朗读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8、《小壁虎借尾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老师,小壁虎都向谁去借尾巴?板书:小鱼、老牛、燕子,那么小壁虎是怎样借的?它到底借到了没有?大家想知道不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就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翻到129页,咱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找生来读。
边出示图边说:
1、小壁虎在墙角干什么?
2、正当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的时候,一条蛇怎样?
3、这时小壁虎就怎么做?
4、它不挣断尾巴能行吗?为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尾巴断了,小壁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找生读第二自然段
⑴小壁虎是怎么想的?
⑵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后面是什么号?为什么是感叹号?
⑶咱们看,小壁虎这时是什么表情?
⑷那谁能用着急、想哭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是呀,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向谁去借一条呢?于是,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了(出示图2)什么地方?它正在干什么?
⑴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⑵找生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⑶谁来读第一句话?谁见过小壁虎是怎么爬的?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了小河边”,在这里为什么用“爬呀爬”?那谁会读这一句话?
⑷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了小河边,它看见谁在干什么?
⑸于是小壁虎就怎么说?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行吗?”说明什么?(有礼貌、商量)
还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那你能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来读小壁虎说的话吗?
⑹小壁虎多有礼貌呀!小鱼怎么说?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出示动画:你看,小鱼的尾巴在水里游得多自在呀!如果没有了尾巴,小鱼就不能快活地游来游去,可小壁虎说的`话多有礼貌呀,小鱼会用什么语气来答呢?找生读。
读得多诚恳呀!谁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
小结:(出示课件)这一自然段先写小壁虎爬到了小河边,再写它看见了谁在干什么?接着写小壁虎是怎么说的,最后写小鱼是怎么说的,小鱼说它的尾巴要拨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那小壁虎又向谁去借了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第四自然段,边听边想:
⑴小壁虎又爬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在干什么?
⑵于是小壁虎就怎么说?回忆一下,刚才咱们用了什么语气?(商量、有礼貌)你记得真清,你能读读吗?(3人)
⑶老牛是怎么说的?
这语气可不行,谁知道老牛是怎么叫的?
多么低沉的叫声,谁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3人、齐读)
⑷你们刚才读得真棒!下面咱们分角色朗读来一次比赛,好不好?女生读小壁虎的话,男生读老牛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⑸老牛不借尾巴的原因是什么?板书:赶蝇子
5、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自学要求:先写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谁在干什么,接着写小壁虎是怎么说的,最后写对方是怎么说的。
第五自然段也和它们的叙述方式相同,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自学要求,边看图边学文。
⑴提问: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在干什么?
⑵小壁虎怎么说?(注意学生读的语气)
⑶燕子的话怎么读?(象燕子阿姨的话,谁能读得比他还要好?)
⑷燕子没有借尾巴的原因是什么?板书:掌握方向
学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小壁虎借了几次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
6、学习6、7自然段
小壁虎借了3次尾巴都没有借到,它的心情如何?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拿起书齐读6、7自然段
⑴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样?于是它就怎么做?
⑵当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笑着说什么?
⑶为什么说它是个傻孩子?
⑷刚才还难过的小壁虎,现在怎样?谁会用叫的语气来读小壁虎的话。(3人、齐读)
三、你们读得太棒了,下面咱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好不好?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四、总结:这一课,咱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不仅仅知道了小鱼的尾巴可以拨水,老牛的尾巴可以赶蝇子,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还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在危险的情况下,挣断尾巴是为了保护自己,尾巴断了,还可以长出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小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特点,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思考,奥秘自会解开,下一课咱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知道动物的尾巴用处多,好不好?
板书设计:
挣断再生
↑小鱼拨水
28、小壁虎借尾巴老牛赶蝇子
↓燕子掌握方向
长新尾巴再生
尾巴大班教案篇2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重点了解乌龟是怎样机智地对付狐狸的。
2、学习用语言、动作胆地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尽量表现作品所蕴含的幽默感。
准备
故事磁带、图片。
过程
1、完整欣赏故事。
——有一只聪明的乌龟战胜了狡猾的狐狸。今天,老师就讲一讲聪明的乌龟的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录音一遍。
——故事里有谁?乌龟对付狐狸的办法聪明吗?
2、幼儿看图片分段讨论。
——观察第一、二、三幅图,说说狐狸和乌龟发生了什么事。
——观察第四幅图。狐狸想吃乌龟,乌龟怎么办?
——观察第五幅图,引导幼儿重点讨论:乌龟怕摔、怕火,为什么还让狐狸把它摔到天上,扔进火盆呢?(鼓励幼儿两两结伴有表情地分角色对话)
——观察第六幅图,引导幼儿讨论:乌龟喜欢水,为什么狐狸说要把它扔到水里,它而哭了呢?你认为乌龟听了狐狸的话心里会怎么想?它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观察第七、八幅图,引导幼儿看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3、角色对白。
——教师既当叙述人,又当狐狸,与理解力、表现力都比较强的幼儿进行绘声绘色的对白。
——在前一轮对白的示范下,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对白。重点引导幼儿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助幼儿理解乌龟的聪明机智。
建议
1、活动前幼儿已对乌龟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一些了解,这样幼儿就能理解乌龟的聪明与机智了。
2、为了使讨论的问题情境集中在乌龟如何机智地对付狐狸上,开头的乌龟救青蛙这一部分可以一带而过。
3、“角色对白”要将狐狸貌似狡猾,实乃愚蠢:乌龟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内涵表现出来。角色对白可集中在“狐狸实在饿,慌了”直到结尾这部分进行。
附:聪明的乌龟
一只狐狸,肚子饿得咕咕叫,它东奔西跑地找东西吃,看见一只青蛙正在捉害虫,心里想,先拿这只青蛙当点心,填填肚子也好。
狐狸一步一步轻轻地跑过去,再跑上两步就要捉到青蛙了,可是,青蛙正在捉害虫,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事儿让乌龟看见了,他急忙伸长脖子,一口咬住狐狸的尾巴。
“哎哟,哎哟,谁咬我的尾巴?”狐狸叫了起来。
乌龟回答了吗?没有。它张嘴说话,不是就放了狐狸吗?乌龟不说话,一个劲儿地咬住狐狸的尾巴不放。
青蛙听见背后狐狸在叫,就连蹦带跳地跑到池塘边,“扑通”一声跳到水里去了。
狐狸没吃到青蛙,气坏了,回过头来一看:“啊,原来是一只乌龟,我没吃到青蛙,就吃乌龟也行。”
乌龟可聪明了,把头一缩,缩到硬壳里去了。狐狸没咬着它的`头,就去咬它的腿,乌龟又把四条腿一缩,缩到硬壳里去。狐狸没咬着他的腿,一看,还有条小尾巴呢,就去咬它的小尾巴,乌龟再把小尾巴一缩,也缩到小硬壳里去了。
狐狸实在饿慌了,就去咬乌龟的硬壳壳,“格崩,格崩”,咬得牙齿都发酸了,还是咬不动。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要把你扔到天上去,‘啪嗒’一下摔死你。”
乌龟说:“谢谢你,谢谢你,你扔吧,我正想到天上去玩玩呢!”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要把你扔到火盆里去,‘呼啦’一下烧死你。”
乌龟说:“谢谢你,谢谢你,你扔吧,我身上发冷,正想找个火盆来烤烤火呢!”
狐狸说:“乌龟,乌龟,我要把你扔到池塘里去,‘扑通’一下淹死你。”
乌龟听到狐狸这么一说,“哇”地一声哭了:“狐狸,狐狸,你行行好,千万别把我扔到池塘里去,我最怕水,掉在水里就没命了!”
狐狸才不理它呢,抓起它的硬壳壳,走到池塘旁边,“扑通”一声,把乌龟扔到水里去了。
乌龟下了水,就伸出四条腿来,划呀,划呀,一直划到青蛙身边。两个好朋友,一边笑,一边说:“狐狸,狐狸,你还想吃我们吗?说呀,说呀!”
狐狸气昏了,身子一纵,向青蛙和乌龟扑去,“扑通”一声,掉到池塘里去了。青蛙和乌龟看见水面上冒了一阵子气泡,再没看见狐狸露出水面来。
尾巴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特征和作用。
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有断尾逃生的本领。
3、学说角色对话,让幼儿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壁虎、大花猫、老黄牛、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的图片。
2、故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的ppt。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说谜面,幼儿猜谜底。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谜语,看谁最聪明,能够猜出来。
教师:叫虎不是虎,生来有四足,爱在墙角住,专吃蚊蝇虫,打一动物。(壁虎)
2、揭晓谜底,并出示小壁虎的图片。
教师:猜对了,是小壁虎。
二、一只断尾的小壁虎。
1、出示ppt图片:断尾巴的小壁虎。
提问:
(1)小壁虎怎么啦?(小壁虎的`尾巴断了)
(2)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了呢?请你们猜猜看。(幼儿自由的猜想)
教师:小壁虎的尾巴到底是为什么会断的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故事了。
三、小壁虎借尾巴。
1、出示ppt讲述故事。
提问:
(1)壁虎的尾巴被谁咬断的?
(2)壁虎没有了尾巴,心情会怎样呢?那他又会怎么办呢?
教师:听听故事中的小壁虎是怎样做的。
2、从“从没有尾巴多难看啊”讲至“游得更欢畅呀。”
提问:
(1)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啦?(大花猫、老黄牛、小鱼)
(2)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没有)
(3)大花猫,老黄牛,小鱼为什么没有把它们的尾巴借给小壁虎呢?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大花猫的尾巴掌握平衡,老黄牛的尾巴赶牛蝇,小鱼的尾巴拨水。)
教师:小壁虎接下来还会向谁借尾巴呢?请继续听故事。
3、从啄木鸟在给老树治病,讲到我怎么能把尾巴借给你呢?
提问:
(1)小壁虎又向谁借了尾巴?(啄木鸟、松鼠妈妈)借到了吗?
(2)为什么啄木鸟、松鼠妈妈他们也不借给小壁虎尾巴呢?(啄木鸟的尾巴支撑身体,松鼠妈妈的尾巴可以让孩子们当秋千。)
四、尾巴长出来了。
1、从小壁虎借不到尾巴讲到最后。
提问:
(1)小壁虎向那么多朋友借尾巴都没有借到,他的心情怎么样?(难过)
(2)为什么后来小壁虎的心情又好起来了呢?
教师: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之后还会再长出来,这种现象叫再生,小壁虎的尾巴有便于逃生的作用。
五、借助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1、播放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壁虎借尾巴》,那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2、学说角色对话。
六、分配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景。
1、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教师:现在老师扮演小壁虎,请小朋友来扮演大花猫,老黄牛,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我们演一演故事中的对话好吗?
教师:我请一个小朋友做小壁虎,其他小朋友做大花猫,老黄牛,小鱼啄木鸟,松鼠妈妈来演一演故事中的对话。
结束语:小壁虎是吃蚊子的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一定要爱护它,保护它。
故事:小壁虎借尾巴ppt
小壁虎正在墙上爬着玩。一条大蛇爬过来咬住他的尾巴不放。小壁虎用力一挣,尾巴断了,他赶忙逃走。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正巧大花猫来了,小壁虎要借他的尾巴:“大花猫,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不借,不借!”大花猫说,“我在墙头走,让尾巴这样竖着,能使身体保持平稳,不会摔下去。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时手里拿着一把伞一样。我的尾巴可有用呐!”
老黄牛在树下歇凉,小壁虎向他借尾巴:“老黄牛,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借不借!”老黄牛说,“我要用尾巴当鞭子,赶跑讨厌的牛蝇,牛蝇叮我,可痒痒啦。”
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小鱼,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借,不借!”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左拨拨右拨拨,我才能在水里游得更欢畅呀。”
啄木鸟在给老树治病,小壁虎向他借尾巴:“啄木鸟,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不借,不借!”啄木鸟说,“我给树治病,得用这尾巴撑住身子,好像坐在椅子上,这样才不累呢。”
松鼠妈妈带领几个娃娃,在树枝上玩着。小壁虎向她借尾巴:“松鼠妈妈,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松鼠妈妈说:“你看,我的孩子挂在我的尾巴上,像荡秋千似的,玩得多快活,我怎么能把尾巴借给你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受,松鼠妈妈说:“别难过,回去请妈妈想个办法吧!”
小壁虎回到家,把弄丢尾巴的事讲给妈妈听,还说:“谁也不肯把尾巴借给我。”壁虎妈妈笑着说:“好孩子,不要伤心,过些日子,尾巴还会长出来的。我们这条尾巴才好呢!谁要欺负我们,按住我们的尾巴,我们用力一挣,挣断尾巴,就可以跑掉。过些时候,还能长出一条新的来。”
小壁虎这才高兴起来:“嗯!好妈妈,谁要借我的尾巴,我就送给他,一点儿也不生气。”
壁虎妈妈听了小壁虎的话,情不自禁地笑了。
尾巴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教师演示动画)春天:小鸡尾巴挡雨夏天:蜗牛尾巴扇风秋天:小兔尾巴扫叶冬天:小猫尾巴保暖
(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我们来听一听。(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继续仿编新故事。
活动反思:
第一次参加“责任杯”教学比赛,我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松鼠的尾巴》。这篇课文是新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小松鼠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尾巴的作用,解决了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课文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篇幅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35分钟内既完成生字教学,又完成阅读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动了很多脑筋,花了许多心血去作准备。
首先,我仔细分析教材,制定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寻找突破口。其次,上网查找有关松鼠的图片资料,参阅优秀的课堂实录,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案。然后,自行设计制作课件。一切准备就绪,我对上好这堂课也就胸有成竹了。果然,课上得很顺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主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巧识字。
随文识字是一种很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认字方法,即把生字放在一篇课文中边识字边阅读,把识字、阅读、说话等基础训练有机结合。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十个生字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分散教学,抓住重点,各有侧重,不面面俱到。如教学“茸”,我用长毛绒玩具和毛围巾让学生触摸,从而理解“毛茸茸”;教学“摊”,请学生做动作;教学“遍”和“寒”,着重组词;“踪”字强调字音和字义;而“最”“降”“乖”的教学则注重分析字形。所有生字都在一定的词语和句子中出现,有具体意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而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字形,读准字音。
二、重阅读。
在引出课题时,我先出示了“小松鼠”的图片,然后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它不知道尾巴有什么用。让学生读好句子,再学习生字“茸”,接下来直接导入课题。接着,组织学生在组长带领下,小组内读课文,并出示要求,做到有目的地读。读完后完成口头填空:小松鼠的尾巴可以 ;可以 ;可以 。初步理清课文思路。然后,有侧重地学习第2、3、4节。其中,第2小节主要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内容;第4小节比较简单,通过动画演示来理解;重头戏放在第3小节,这一节描写黄鼠狼追赶小松鼠,小松鼠拼命逃,在紧要关头用尾巴当降落伞帮助它脱离了危险。我将这一情节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机组织学生同桌边表演边朗读,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松鼠尾巴作用的印象,而且很容易地理解了“跳跃”“顺着树干”“扭头就跑”“紧追不舍”“无影无踪”等词义。
尾巴大班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3、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比尾巴》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森林里来了许多动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播放课件)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参加"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第一场比赛:(播放课件)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1)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2)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第二场比赛:(播放课件)
(1)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公鸡、鸭子、孔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3)(播放课件)将相应的汉字贴在动物身上。(弯、扁、最好看)
(4)将第二场评选结果编者按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合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播放课件),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知道这是一种问答式的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分组仿编
(1)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进行仿编。
(2)帮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找好后根据尾巴特征进行仿编。
规则:仿编时可以根据尾巴的大小、长短、粗细,像什么等进行仿编。
(3)交流各组仿编的儿歌。活动廷伸: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动物的耳朵、嘴巴。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就引入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请幼儿猜猜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最后拓展知识仿编儿歌中,儿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在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鼠、燕子、金鱼、马、豹子),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幼儿创编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诗歌中的样式编儿歌。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尾巴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话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知道说话要有礼貌。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动物的尾巴,知道动物的尾巴都有用。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
3、通过角色表演,让幼儿体验快乐。
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角色头饰。
2、奖励幼儿的小奖品若干。(漂亮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孩子们,今天我听说森林里面正在举行一场非常有趣的比赛,小动物们正在比一比谁的尾巴最有用。我想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幼儿观察动物尾巴说说尾巴的用处。)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壁虎它的尾巴没有了,我让你们看看它的.尾巴是怎么没有的,小朋友看了要告诉我它的尾巴是在干什么的时候,怎么没有的?
二、幼儿观看课件,知道故事内容。
1、看课件,了解小壁虎断尾巴的原因。
(1)小壁虎的尾巴是在干什么的时候,被谁咬断的呢?
2、完整看课件,了解故事中的具体内容。
(1)孩子们,故事中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呢?
(2)它借到了吗?
3、再次完整看课件,注意小壁虎借尾巴时,它们时怎么说的?
孩子们,故事看完了,提问:
(1)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时候时怎么说的
不错的?小鱼姐姐是怎么回答的呢?
(2)小壁虎和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时候叫他们姐姐、伯伯、阿姨,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它们都没有借给它呢?
(3)老师做小壁虎,请你们做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说出对话。
(4)请小朋友说说小鱼游水、牛吃草、燕子飞的动作是怎样的?
(5)我请一个小朋友做壁虎,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我们来演一演他们的对话好吗?
(6)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为什么后来小壁虎又高兴的叫起来了呢?
三、完整的看着课件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
四、角色表演故事。
孩子们,现在我们学会了这个故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
(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小壁虎的头饰,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头饰跟着课件进行表演。)
五、总结延伸,自然结束活动。
孩子们,当我们在午睡或者晚上睡觉时,小壁虎就在墙角里帮我们捉蚊子,不让蚊子吸我们的血,你们说,小壁虎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它呢?现在就让我们去其它班看一看,它们的动物角里面有些什么动物好吗?带着孩子出去自然结束活动。
尾巴大班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对于小动物们奇特的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的尾巴,积累一定的生活知识。本次活动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启发幼儿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扁、弯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2、能根据各种关系创编新儿歌《比尾巴》。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根据获得的经验创编新儿歌。
活动准备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许多动物,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第一场比赛:
那么,第一场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播放课件)
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1)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2)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第二场比赛:(播放课件)
(1)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公鸡、鸭子、孔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3)(播放课件)将相应的汉字贴在动物身上。(弯、扁、最好看)
(4)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合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播放课件),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知道这是一种问答式的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分组仿编
(1)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进行仿编。
(2)帮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找好后根据尾巴特征进行仿编。
规则:仿编时可以根据尾巴的大小、长短、粗细,像什么等进行仿编。
2、交流各组仿编的儿歌。
活动廷伸
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动物的耳朵、嘴巴。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就引入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请幼儿猜猜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最后拓展知识仿编儿歌中,儿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在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鼠、燕子、金鱼、马、豹子),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幼儿创编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诗歌中的样式编儿歌。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