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定期更新教案,以反映社会变化和新知识的发展,教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教版四年级教案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前题诊测
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2、能认识我们身边的导体和绝缘体。
3、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重点为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并总结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难点为判断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否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路检测器、20种以上的材料、检测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出示未连接好的电路检测器,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汇报。
3、让一名学生连接好电路检测器,使小灯泡发光。
4、教师介绍电路检测器,并把电线的两端包着塑料的地方连接起来,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学生回答。
5、教师出示一根铁棒,把它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这个实验让一名学生来做。但这个实验在另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检测器中来做,小灯泡肯定不会亮,这时让学生推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连接到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中。学生推测。
6、教师小结:研究中预先测试检测工具是否有问题,是实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新课呈现
1、教师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0种材料来检测它们是否导电,但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来制定一个“我们的研究计划”,(教师提醒同学们今天的研究计划不用手写,小组讨论后口述一下,研究计划就是我们怎样来检测,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
3、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并汇报。
4、教师提醒检测的方法:预测——检测——再检测——判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再次检测,指名学生回答。
5、小组开始检测20种材料否导电,并做好检测记录单。
6、如果学生做的比较快,鼓励他们检测身边的材料是否导电。
7、检测完后,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小组有质疑的随时提
问。其他小组汇报时说他们和汇报了的小组不一样的地方。
8、教师提问:有的小组检测了手指,小灯泡不亮,有问题吗?
学生讨论回答。
9、教师讲解人体和大地以及湿抹布都是导体,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10、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1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教室或身边哪些材料是导体,哪些材料是绝缘体。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
a、橡皮b、铁片c、纸片d、木棒
2、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铜丝b、铁片c、钥匙d、塑料
3、钳子的外面包了一层厚塑料是为了()
a、看起来漂亮b、可以经久耐用
c、绝缘和防止触电
判断题
1、电路中开关制作的材料都是导电材料。()
2、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只要检测一次()
3、铁是一种常见的导体。()
4、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的材料。()
5、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孕育万物的母亲,可是如今她已伤痕累累,蓝天已不在蓝,碧水已不在清。保护环境、热爱地球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主题。基于此因,《特殊的葬礼》一课纳入了苏教国标版第八册中。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巴西总统及一批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的事。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过去的雄伟壮观,现在的惨淡景象,通过对比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第一段(1)倒叙式开头,简介巴西总统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主持葬礼。
第二段(2-6)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了瀑布从“雄伟壮观”到“逐渐衰竭”的过程以及原因。
第三段(7、8)与第一段照应,写出了总统的号召: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体会课文倒叙式开头,以及前后照应,对比、拟人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对比、体会、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2.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瀑布的今昔对比中,想象游人的感受;引导学生领悟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3、在葬礼上,菲 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 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辞。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瀑布的 子及游人的感受。
2、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四设计思路:
1. 复 第一课时有关葬礼的特殊所在;2.了解瀑布雄伟壮观的过去;3知道如今的瀑布联想它的未来;4.体会认为原 成的瀑布的衰竭;5.感受人类的环保的觉醒;6.呼应课文开头的葬礼,理解文 的中心:保护环境,爱护地球。7.试写总统的演说辞
五.课前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一、复 旧知,导入新课
1、读题,注意“特殊”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特殊的葬礼呢?
出示填空:“特殊的葬礼”之所以“特殊”,是 为1.地点“特殊”:( );2.主持人“特殊”:( );3.对象“特殊”:( );4.参 者“特殊”:( )。
(设计意图:一个问题,即复 了上一课时的内容,又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 。)
二、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一)认识过去的瀑布。
1、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一条怎 的瀑布?指名读朗读第三自然段, 正读音。
2、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瀑布。(雄伟壮观)
3、学生自读这段话。并说说哪些地方最能让人体会出它的雄伟壮观。(流量、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出示瀑布画面,配瀑布声。)以上词语插入 朗读
体会:读到“咆哮想到?读到滔滔不绝想到?读到一泻千里、从天而降想到?
4、指导朗读,表现雄伟壮观的气势。(男生读)
出示:(插入补充资料:世界水量的瀑布群之一。实际由18个瀑布个组成,平均流量达13200米/秒,洪峰期可四倍于此,水力极为丰富。瀑布总宽90米,总落差114米,跌落声远至40公里。)
5、面对这 一个大瀑布, 会怎么 ?是的,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他们怎么赞叹??怎么做??
6、让我们再次欣赏它的雄伟身姿。(瀑布画面)
(设计意图:从文到图,再从图到文,让学生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直观的欣赏、感受以及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体会昔日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二)感知如今的大瀑布。
1、(连续放如今的瀑布画面)并范读第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连续播放画面,意在让学生心中出现一种落差,有利于深切认识瀑布的变化,激发起心中的惋惜之情。)
2、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怎么 了?(逐渐枯竭)
3、(出示第五自然段前两句)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没有了当年的雄姿,引读“它在……最后的消亡。”
4、课文中把瀑布比作了什么?这 写让 感受到了什么?心情如何?出示填空:这段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当做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来写,让我们心里倍感(沉重、伤感……)
哪些词语让 体会到伤感?生交流,师小结:生命垂危,怎不令人伤感?……
5、感情朗读第三(男生读)和第五自然段女生读),进一步感受大瀑布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学生的情感。
(三)探究瀑布枯竭的原 。
1、这个世界流量的瀑布为什么会发生这 的变化呢?
2、让学生轻读这一部分。
3、讨论原 。出示填空: 为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 )。浪费了( ),又 为沿河两岸的森林( ),又 成了( )。所以( )
(用水毫 节制、森林被乱 乱伐,水土大量流失,流量逐年减少。)是人们的行为让大瀑布逐渐消失,这是多么痛心的事呀!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很浅显,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一部分的语言文字,了解原 就可以了。)
(四)了解人们的表现。
1、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
2、当 看到大瀑布的变化,知道其中的原 时, 有什么感受,会做些什么?
3、人们和 一 感到震惊和痛心,他们宣 保护环境,于是有了这个特殊的葬礼。(齐读6、7段)
再读第一段,体会前后照应
(五)齐读第八段,总统讲了些什么?
1.出示填空:今昔(对比),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如今已(逐渐枯竭),人们内心(震惊、痛心),环保意识觉醒,所以要举行这次(特殊的)葬礼,在葬礼上,菲 雷特总统号召( ),这在全文的作用是( )。
2.从总统的话里, 能了解到什么? 据这部分内容,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提示:1.回忆瀑布曾经的风采;2.感叹瀑布如今的衰竭;3.反省人类自身的问题;4.号召人类环保的觉醒。)
3.小练笔: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
(设计意图:通过写写总统的演说辞,让学生对前文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回顾瀑布前后的景象,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提供给学生进行一次练笔的机会。)
4.师准备的总统演说词
(六)感情朗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领略大瀑布曾经的雄伟气势,一起哀悼它如今的衰亡。指导齐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拓展练
1、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已经发生了,这是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引起的。
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看——(出示环境被 坏的图片)由于人们的这种种行为,许多自然灾害向人们袭来,(出示洪水、沙尘暴等照片。)
3、看了这些, 有什么要对人们说的呢?
4、组织交流。
5、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让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6.出示本文的主题:保护地球,爱护地球
(设计意图: 据本课的教学目 ,让学生了解大瀑布逐渐枯竭的过程及原 ,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这个要求并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的内容上,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深切的体会,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布置作业
1.试写总统的演说辞。
2、按课文内容填空(第三、四、五段内容)。
板书设计:
18 特殊的葬礼
雄伟壮观 逐渐衰竭
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4
设计理念:
体现“情趣”教学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具有多元智能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设计特色:
充满激情地读,思维敏捷地说,形象生动地画,动之以情地演,将思维训练、语言发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进、整体提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1、做猜季节的游戏。多媒体课件展现春、冬、夏不同季节的景色,在猜每个季节时,不是将季节的画面直接出现,而是让代表季节特征的景物逐步累加,使季节特点逐渐明朗,最终呈现出特征明晰的季节画面。
(各季节景象的逐步清晰,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不同季节画面的展现,将学生对大自然的记忆唤醒。)
2、为秋季设计画面。帮助老师给还未完成的秋景图出谋划策。
(还未绘制的秋景图给学生留出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感受到的秋天描绘出来,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的联系,为下面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做好铺垫)
3、揭示课题。点拨学生也可以从文章中获取秋天的信息。
二、培养情趣,主动参与
(一)导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书,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认字。(可采用、请教别人、借助拼音识字、上下文猜字等方法)
2、做“帮字妈妈找宝宝”的识字游戏。
躲在每个课桌纸袋子里的是调皮的字宝宝,字妈妈正在焦急地找寻他们,随着字妈妈呼唤宝宝的名字,请热心的小朋友能够又准又快地帮忙找到字宝宝。如:字妈妈问:“飘落的飘在哪里?”,学生边举起找到的卡片边说:“飘落的飘在这里”。此游戏可分以下步骤完成:
(1)学生先自己认识一下字宝宝。
(2)教师扮演字妈妈,同位两人合作找字宝宝。
(3)请一位同学扮演字妈妈,其余同学找字宝宝。
(4)同位两人一人扮演字妈妈,一人找字宝宝。
(此识字游戏目的在于通过调动学生眼、耳、手、嘴多种感官,增强识字效率,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准字音,初识字型。)
3、分段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4、默读文章,思考:文章介绍了哪些秋天的景色?
5、将学生找到的秋天景色一一画到黑板上。又高又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稻田、高大的梧桐树、飘落的黄叶、叶下嬉戏的小鱼、叶上奔跑的蚂蚁、南飞的燕子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秋景图。教师在板画时可留下几处伏笔——让池塘里的小鱼不要藏在落叶底下;仅一两片黄叶由树上飘落下来。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绘画这一方式,将文章对秋天描写的景物汇集起来,以图释文,给学生构成较为完整的印象。)
(二)情趣交融,诵中品悟
1、划出自己喜欢景色的句子。
2、把句子读给朋友听,和朋友共同分享。
3、把句子读给大家听,和大家共同分享。
(依据学生交流句子的顺序,决定下面品悟句子的顺序,以学定教。)
4、品悟“黄叶落到水里”的句子:
(1)随学生的朗读,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有的落在水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
(2)组织学生表演。
导语:我们来做池塘里这群快活的小鱼吧!鱼儿们,让我们快乐地游起来啊!(在“小鱼”们游动时,教师出示一片桌面大的梧桐树叶教具,)咦,一大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哪条小鱼藏起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啊!
教师应让这片宽大的“梧桐树叶”在“池塘”里漂动起来,让每条“小鱼”都有藏起来的体验。
(3)让“小鱼”们说说自己藏起来时的心情。
(4)再读句子,让“小鱼”们读出自己当时的心情。随学生的朗读课件句子中的“藏”字被一片飘下的落叶挡住了,“藏”字真的藏起来了。而“伞”字则变成了一把形象、直观的小花伞。
(通过入情入境地表演,使学生们体味到小鱼藏在落叶底下嬉戏的乐趣,通过句子中文字的形象变化,让学生们品味到枯燥的语言文字中也同样蕴含着情趣。学生在亲身的体验、惊喜的发现中真切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再通过朗读将自己内化的情感表达出来,便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5、品悟“黄叶落到岸边”的句子
(1)随学生的朗读,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2)组织学生参加蚂蚁运动会。
导语:小蚂蚁要开运动会!我们可要去瞧一瞧!(出示小蚂蚁身穿运动服在运动场般的落叶上准备赛跑的课件)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为他们加油吧!运动员各就位,预备,开始!(场上的蚂蚁运动员争相跑了起来)
教师和学生成为蚂蚁运动员的啦啦队,为他们呐喊助威。
(3)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有的可能感受到运动场上的欢乐氛围,有的可能回想起自己在运动场上的奋力拼搏,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的体验表达出来。
(4)完整地感悟描写秋天“落叶”的段落
a、朗读写“落叶”的段落
b、寻找文中描写与板画中不相符的地方。主要落实学生对“一片片”与“藏”的理解。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通过查找图与文不相符之处的巧妙方式,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进行低年级的词句训练。综观一个“藏”字的理解,学生在“读”、“说”、“画”、“演”多种手段的灵活运用中,体验了情趣、培养了语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6、品悟写“燕子”的段落
(1)小组合作朗读,研究能把当时情景读出来的方式。
(2)各小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合作“分角色读、表演读”是朗读的好方法。
7、品悟写“蓝天、稻田”的段落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2)学生交流仿佛看到的景色。
(3)学生配乐朗读,教师闭眼欣赏。
教师向学生提出听了朗读后,也要仿佛看到美景的要求,即:天空要特别高特别蓝,天上的白云可以飘起来,成熟的稻子能发出金灿灿的光亮。学生朗读时,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领悟到“边朗读边想象”也是朗读的好方法。
三、熟读成诵,积累语??
1、导语:多美的秋天啊!高高的蓝天,金灿灿的稻田,飘落的黄叶,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们。(板书:蓝天、稻田、落叶、燕子)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把秋天的美记在心里。
2、出示带有文字的动画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朗读全文。
3、出示未带文字的动画课件,学生跟随课件分段背诵课文。
4、出示未带文字的动画课件,学生跟随课件背诵全文。
(按照文章叙述顺序移动画面的动画课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分层的背诵指导,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已将文章记在心中。)
四、引导拓展,情趣升华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书中、从文章中又得到这么多关于秋的消息。现在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秋姑娘等着我们和她交朋友呢!下课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中、走到书中去找寻她,谁对她了解的多,谁就是她最好的朋友!
评点:
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斯言虽善,但游戏进入教学还得在设计上下功夫。本案从“猜季节”的游戏入手,到“画秋季”找“字宝宝”,直到“小鱼嬉水”“参加蚂蚁运动会”等等,较好地体现了以游戏提高认识能力的作用。给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正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生命体验。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xx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国庆xx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00,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
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舍;5、6、7、8、9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
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
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数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近20万,;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
3.教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近似数,加深认识,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认识,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近似数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6
教材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在本次习作中,学生进行片断练习,写写自己的长处和本领,
教学目的:
1、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能通过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做到语言生动具体。
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介绍自己的长处和本领。
教学准备:学生习作片断若干。学生自备照片,学生采访爸爸妈妈的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个片断描写。
2.说说自己的长处和本领。选取其中的一、两个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读范文。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来读读两个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
生读范文。思考:小作者有什么本领,是怎样来表现的?
总结写法:
1. 点明自己有什么本领和长处?
2. 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现自己的本领。
3. 语言生动,尽量用上好词好句。
二、交流。
你有什么本领和长处?生小组交流。
指名学生说。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生进行片断习作练习
教学过程:
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指出问题。批改后交流佳作,指出问题所在。
苏教版四年级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