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拟订的时候,大家需要强调与时俱进,制定教案是一种提高我们课堂活跃度的重要手段,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到草原去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到草原去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森林防火的粗浅知识,激发幼儿环保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2、能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强化教育,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引导幼儿与家长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大森林与城市的背景图、插入桌面教具一套、环境保护的vcd、录音机、磁带、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图书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幼儿环保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防火期就是从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为春季森林防火期,9月15日到11月15为森林防火期内,森林防火期,秋季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
二、观看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的vcd课件。森林防火知识——《森林的作用》。
1、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经济发展之基。森林是人类最早的故乡,是人类的摇篮。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与森林的关系史、人与森林的变迁史,没有森林就等于没有人类。
2、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除了提供大量木材以外,还能生产松香、栲胶、紫胶、樟脑、桐油、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森林中还拥有大量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更是不胜枚举。
3、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茂密的枝叶能够截留降雨,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如同一层松软的海绵覆盖在土壤表面,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对土壤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还能抵御风暴对土壤的浸蚀。
4、森林是庞大的氧气制造厂。所有生物(包括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氧气。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这样才能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人们才不会受到缺氧的威胁。
5、森林是巨型蓄水库。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雨过天晴,大量的水分又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森林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携带各种粉尘的气流遇到森林,风速就会降低,一部分尘粒降落地面,另一部分就被树叶上的绒毛、粘液和油脂等粘住。
7、森林是绿色的隔音墙。噪声是一种物理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枝叶茂密的树冠,表面粗糙的树干,对噪声有很强的吸收和消减作用。
8、森林是自然界的保健医生。每一片树叶就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
三、创设情境师:(出示城市背景图)有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小猴子非常开心,它为什么很开心?
1、讲述故事、启发提问、讨论:
(1)师讲述第一、二段。提问:小猴子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幼:小猴在大森林里从来不生这种病)
(2)医生说最好的药是什么?
2、继续讲述。提问:
(1)小猴子想什么办法让城市里的那些人也吸到森林的空气?
(2)生病的那些人想怎么让城市的空气变新鲜?(启发幼儿讨论,想各种办法)(幼:大的烟囱冒烟怎么办?汽车后面排出的尾气有毒怎么办?城市里的人还是这么拥挤,又应该怎么办?)
四、完整讲述
师:(桌面教具)城里的人到底怎样让空气变新鲜呢?让我们来完整听一遍(放录音《空气变新鲜了》)。
五、指导幼儿看《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图书。
幼儿对森林防火的粗浅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如:《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森林火灾的扑救》
到草原去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第二自然段写牧民们赶着羊群奔向划原。第三自然段写牧羊人在远处放牧的情景。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想像,以加深课文内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图、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时: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认识新偏旁(二)重点、难点、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
(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
(板:草原的早晨)领读:
师:我国的内蒙古及两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早的树木,适应放牧牛羊。
3、说能说说记住“原”学的办法。
(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
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蹦跳着向前奔)
另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
(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①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读一节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
这些词中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交流
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宁静:安静
新绿:刚刚出现的绿色。
②指名读第二小节
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
交流:“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
“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第三小节
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
(4)复习巩固生字词
①认读
②结合认读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业
1、读读,写写下面的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写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
“文”折文旁( )
“厂”字头 ( )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另写生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工 远处 飘动
(2)听写,说出“处”“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精读训练: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季节:春天 新绿铺满草原)
时间 早晨 黎明
②口头填空:
鞭声打破 宁静。 草原醒来了。
(3)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过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着人们一样睡着了。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了。一样)
指导:响亮、黎明、新绿。
2、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
②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
羊儿涌出了圈门, 奔向 草原牧民们 ,追赶那 。
③交流:一只只:羊儿多
蹦跳着:羊儿欢快
无边:草原大
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
④这一段写羊儿多,牧民欢乐,感情朗读。
3、第三自然段
①只有一句话,谁会谁读
②写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
③作者为什么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羊、云都是白色的,并不断移动,它们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鞭声 ( )草原
( )羊群观点 ( )清香
2、照例子填空:
一( )春雷 一( )气
一( )白鹅 一( )小船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学写新字词
完成有关练习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写好生字
三、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 打破 新绿 无边 牧民 远处 飘动
五、部诵指导:
① 的 ,打破了 。 草原醒来了。
② 羊儿 圈门, 奔向 。牧民们 ,追赶那 。
③ 羊儿像 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
练习背诵
写字指
到草原去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蕴涵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汇。
【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词汇,并且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主要采用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等教学方式,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通过让学生主动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最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信息量、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诵《刺勒歌》录音,把学生带入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
2、提出本课课题。
3、回顾课文: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把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这两部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二、引发探究主题
1、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何忍别这样的感受呢?从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等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
2、利用课件,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草原美景,品味文字。通过提名读、齐读、领读等朗读,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感悟语言,体会文字与多媒体信息表现美的方式相同和不同及各自的优势。
3、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美的惊叹之情。学生进行交流,师生互评小结。
4、用上述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对这是怎样的草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自主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小组成员选择适合本组的,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蒙古族人民接待远客的方法,如运用感情读、抓词句说、讲故事、想像描述等方式向全班讲解。
三、揭示中心,总结全文
1、草原的风景美,人情更美。在依依惜别的时候,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
2、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四、查阅资料,拓展创新
到草原去教案篇4
一、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森林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及意义。
2、懂得一些基本的森林防火知识;了解火警电话以及报火警的方法。
3、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草一木,热爱这些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馈赠,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想,将来能为保护森林环境贡献更多的力量。
4、体会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保护美丽家园从我们孩子抓起!
三、教学准备:
我县近期森林受火灾的真实材料,森林图片;火灾后的图片、森林防火警示语。
四、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赏歌曲
?长江我的家》歌词:略。
(1)看图导入新课
出示美丽大森林图片(图略),感悟大自然的魅力。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它们震撼着老师的心,你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吗?在惊喜之余,请告诉老师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吗?
生:精妙绝伦的美呀!是大森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昂”礼物。
师:对,它们就是森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朋友。那你们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吗?
(2)森林的重要作用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点拨,总结)
生1: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是大自然的调度师。
生2: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生3: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生4: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生5: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如何让森林陪伴人类安详地生存呢?让森林赋予我们更多的人呢?既然森林有这么多的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好他,让他不受火灾的侵害,火灾是森林的克星呀!
生朗诵诗歌《我的长江,我的黄河》
师小结: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严重危害,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森林火灾的危害
(生听赏歌曲《北国之春》,就着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说一说,师总结)
学生通过看图对比反思知道了森林火灾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烧毁林木;
(2)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3)危害野生动物;
(4)引起水土流失;
(5)引起空气污染;
(6)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回顾前面内容,看下图谈感想
(1)师一边向展示图片(图略)一边向学生讲解森林失火后,蓝天白云下的一片荒芜凄凉情景……
(2)抽生谈所想,并由一生朗读收集资料,其余倾听、静听,感悟。
(3)师列举真实事例:森林火灾是森林灾害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洲经济委员会共同出版的刊物《国际森林火灾新闻》,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统计的森林火灾每年约25.5万次,年均危害的森林或其他林地面积636.7万公顷。该数据还未包括未统计的国家(如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实际的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要远远高出上述数据,其燃烧面积约占全世界每年森林消失面积2000万公顷的一半,占全球森林总面积0.2%-0.3%。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大火不断,森林火灾成上升趋势,并且90年代后期随着长期干旱的到来,火灾从非洲东移,从北南移,从欧亚陆转向海岛地区——东南亚,使数百万公頃热带林遭到破坏,严重损害这一地区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
(4)学生甲:我们宾川县2010年“2·16”曾发生森林火灾。老师从处置工作领导组了解到,16日12时30分左右,该县蜈蚣山发生了一起森林火灾,3名天保人员在扑救过程中为掩护其他救火队员安全转移,围堵火头,不幸遇难。
师生总结:因此,要有前车之鉴。森林防火,贵在预防,人人要知,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不应该一次又一次让火灾发生,防范要紧,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努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三)森林火灾的预防的必要性
师出示图片(图略)
师:森林火灾,贵在预防!每年的12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为我县重点防火期。作为小学生怎样做呢?
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师追问:遇到森林火灾怎么办?生讨论后,师补充回答:首先要冷静、沉着,不要慌张,迅速地撤离火场,不要去救火。然后拨打火警免费电话“12119”(板书),让专业人员来扑救,记住报火警时一定要说清楚火场的准确位置,火情的大小,以及有无有毒有害物质,有无人员被困或伤亡。
(四)森林防火的意义:
师:(1)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2)森林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3)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4)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五)歌声中回顾总结
全班齐唱歌曲《歌唱祖国》,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向同学们说说!再次出示美丽大自然图片森林防火警示语图。
(六)布置作业:略。
五、板书设计:略。
到草原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激发情感,想象创新,自编自创一首小诗或续写歌词。
教学用具: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锡林郭勒大草原》
2、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读课文的时候,你想怎样读?
3、(感受大、广阔),齐读课题
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第二自然段)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读书,理解,讨论,回答)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这里的草很多,到处都是;也很高,能把我们没过,还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说明草很茂密。这里的景色很美。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这样写,还有这种感受吗?(品词品句)
草原上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极了。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比较,感受,重点理解到处都是,很广阔,有趣。)
自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的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一洼洼说明湖水很多,清亮说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真美!)
水面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想想还映出了什么?
(展开想象: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绿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们再读读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宝镜一样的湖水,还有什么呀?
(4)(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有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不光有绿色,还有其它花的颜色点缀着,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景色真美。)
野花为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有()有(),还有(),散发着阵阵清香。
2、教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一边看画面,一边听,感受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1)、请学生放声自由读
2)、指名读,感受广阔美丽
3)、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最后是()。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我们知道草原不仅是广阔美丽的,而且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轻声读读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
(1)说(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2)训练语言(因为矫健的雄鹰……所以……)
(3)小组同学连起来说说。
(4)听录音:小牧民多么快乐,所以神气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他在歌唱什么?
四、想象、创新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你最想做些什么?(画画,唱歌,写诗)
我们一起创作一首歌草原新歌。
学了课文,你最想歌唱草原的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表达自我感受)
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创作。
展示创作并评价(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五、课后作业
锡林郭勒大草原现在是什么样的呢?还这么美丽吗?请同学们课下做一次小小的调查或访问,写一篇调查报告。
到草原去教案篇6
活动背景:
据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最近几年来云南省持续的大旱,特别是步入春天以来,玉溪市多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对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因此,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在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方面进行学习与教育,让学生认清当前森林防火的严峻程度,以及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火安全存在的隐患。
活动目的:
1.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发生火灾时的一般特征;初步学会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逐步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2.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3.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4.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活动过程: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森林防火”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防火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我宣布“森林防火”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主持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读新闻。
2.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的相关报道真相
据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介绍,3月28日14时12分,昆明市晋宁县昆阳街道清水河村附近发生森林火灾,16时35分清水河火情蔓延至红塔区刺桐关地界。发现火情后,各方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奋力扑救。截至3月29日10时30分,晋宁过境森林火灾红塔区境内西线及西南线明火已基本扑灭。目前,红塔区境内已组织专业扑火队、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及地方干部群众近千人参加扑救工作。
据介绍,接到火情举报后,红塔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积极同昆明市晋宁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联系对接,同时迅捷响应,区专业扑火队100余人及区森林公安干警随即出发并于14时56分达到现场,立即赶赴火场组织扑救。
17时20分,武警玉溪市支队150余名官兵携带风力灭火器、灭火弹、水枪等灭火工具抵达火场,迅速投入灭火战斗。由于东西两条火线,风向不定,火势较强,官兵们迂回绕过火头,开挖隔离带,采取风力灭火机扑打火头、水枪熄灭地表火、灭火拖把清理余火等战法奋力扑救。29日凌晨0时30分许,火情基本得到控制。
二、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森林火灾面前,我们应该了解什么知识?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初识各类标志图案。这是什么?
教师活动: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和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和交通标志一样,其警示作用及可能造成的结果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1、谈谈你知道哪些标志的含义?
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2、教师简介消防栓,并引导学生认识破坏消防栓是违法的行为。
3、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
(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3)、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
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三、小组讨论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1.分组讨论:设计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2.小结归纳消防安全标志的共同特点(线条简洁、图案清楚、目标显著、意思明确。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图案,也可以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以图形与方向标志连用,醒目地指示文字所示的意义)
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消防标志。
4.交流点评。
四、主题班会结束语
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最后,祝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到草原去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学xi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学xi语言、运用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有关草原的风光片或图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草原的录像,激趣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指导读课题,读出喜爱之情。
(三)初读课文,学xi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字音。
2、拼读会认字,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检查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
4、教师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1)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指名读、齐读“枣红马、百灵鸟、忘记、因为、这里、最鲜艳、壮、不管”。
(2)开展拼读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朗读,看哪一组读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质疑:哪个词不懂?理解“壮”:在文中找一找带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这里的牛儿最壮)学生自己说一说“壮”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
(4)自己小声读文,看看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5、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标画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
1、分小组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谁喜欢草原?
2、指名回答,老师贴图。(枣红马、百灵鸟、小作者)
3、学xi“百”。
(1)这个字怎样记?(白加一横)
(2)教师板书,学生注意观察占格。
(3)学生们练xi书写,注意把第一笔横写长点儿。
4、学xi课文内容。提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草原?读文找答案。
5、自己读文,找答案。谁找到了就告诉大家,自愿选择汇报。(学生说哪部分内容,教师就和学生共同学xi哪一小节)
6、学xi第一小节。
(1)师生配合读文。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为什么马儿喜欢草原?”
(3)出示练xi:草儿()牛儿()羊儿()
(4)指导朗读“最鲜、最壮、最欢”。读出草原的美丽和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7、学xi第二小节。
过渡:百灵鸟为什么喜欢大草原?
(1)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请读出来。
(2)指导朗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喜爱之情?请你试一试,读一读。
8、学xi第三小节作者为什么喜欢大草原?可以结合前边所学xi的内容说一说,齐读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你喜欢草原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口语交际练xi。(根据学生情况任选其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家乡或祖国)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1、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家乡,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开课导入(二)背诵课文采取多种形式练xi背诵。
(三)学xi生字词
1、复xi“什、抓、把、地”的读音。
2、观察“朋、什、抓、挂、打、把、地”这几个会字的结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
3、记忆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先自己记一记,然后小组交流记字方法,最后集体反馈(以旧带新)。
4、练xi巩固字形
(1)看偏旁组字组词。
(2)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月—()十—()巴—()也—()
5、指导书写,注意把字写匀称。
(1)指导“朋”字的占格,左右相同。
(2)观察其余几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都是左窄右宽)请学生注意:在书写时右边部分占了左半格一点。
(3)练xi写字先描一描,再自己写,注意把字写端正,写漂亮。
到草原去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课时计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几天来,我们跟着春姑娘游了风光秀丽的太湖,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
2、板书课题: 5 草原的早晨
3、解题:
⑴ 学习生字:原
① 指名呼读音节:yuán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② 教学厂字头。
③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原。
引导用熟字记忆。
④ 谁能用原组成另外的词?
⑵ 师述:
大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
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
1、出示幻灯片: 图片内容:草原无边无际,绿草如茵。近处,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马追赶羊儿;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
2、看图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思考:
⑴ 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
⑵ 图上有谁和什么?
⑶ 牧民们在干什么?
⑷ 羊儿怎么样?
3、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⑴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
看图理解。 无与元比较字形。
⑵ 铺满: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
⑶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① 牧:教学牛字旁。
② 民的笔顺。
③ 要求学生用民扩词。
⑷ 骏马:指好马
指名拼读音节:jùn
⑸ 远处:
① 指名拼读音节:yuǎn chù 。强调远是整体认读音节,chù 是翘舌音。
② 远与运比较。
③ 处与外比较。
④ 引导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卡片抽读:啪、打破、欢乐。
⑵ 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⑶ 领读几个长句子:
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第2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地方。
四、写字
1、处是左下包右上的字;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2、教学处的偏旁。
3、引导学生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结构写匀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强调读准民、处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⑵ 思考讨论:
① 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理解词语:铺满新绿。
师述:因为冬天里,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草原上又绿了,而且绿色铺满一地,所以说是铺满新绿。
② 黎明和宁静是什么意思?
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宁静:举例理解。
③ 黎明前就发出了响亮的鞭声,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牧民起得早,说明他们很勤劳。
④ 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可能会出现马儿的叫声,牛儿、羊儿的喊声,大人、小孩的说话声,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课文中说草原醒来了。
⑤ 看图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句意:
图上先出现宁静的、铺满新绿的草原,接着出现牧民的鞭子,最后出现马牛羊人在活动的情景。与之相配的是舒缓低沉的音乐,接着是啪!啪!的鞭声,最后是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吆喝声。
⑶ 指导朗读。
2、细读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
羊儿涌奔
牧民跨追
⑵ 进一步理解第一句话:
① 引导学生比较一只和一只只、旋和涌、走和奔有什么不同。
② 比较句子: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话好,一只只、涌写出了羊儿的多,蹦跳着写出了羊儿的欢快,无边写出了草原的大,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明白、具体。
⑶ 进一步理解第二句话:
哪个词说明牧民的动作非常熟练?
跨上、追赶说明牧民的动作熟练。 指导朗读。
3、细读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读后说说远处有什么?
板书:像白云
⑵ 课文中把羊儿比成了什么?
一群群和一群意思有什么不同?
朵朵可以改成一朵吗?为什么?
课文中的飘动是什么意思?
⑶ 看录像,体会意境:
录像内容:与天地相接的地方,羊群移动,野花盛开,绿草如茵,牧民的歌声在经久不息地回响。
⑷ 指导朗读。
三、作业
1、练习写生字:无、民
无、民都是独体字,书写要居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说说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无民
二、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春天的早晨,草原上是什么样的?牧民们怎么样?
3、指导背诵:
⑴ 帮助学生理清线索脉络:
时间线索:鞭声响起草原醒来羊儿出圈 群羊如云
空间线索:醒来的草原近处远处
⑵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
1、打:引导学生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
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2、牧:左右等宽、等高。
四、作业
1、在书上描红。
2、抄写生字词两遍。
3、口头填空:
( )的鞭声 铺满新绿的()
( )的羊群 朵朵飘动的()
4、练习用飘动说一句话。
?板书
5 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涌 奔 跨 追
像白云 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