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7篇

我们的教案应该充分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我们不仅关注教案的内容,也注重教案的形式呈现,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二上册语文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7篇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1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评析: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评析: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评析: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

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评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评析:录像的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让学生的心灵感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评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评析: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及多种修辞手法。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

3、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掌握本文全方位、立体感地描写方法

重点:

掌握本文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

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物质文明的挑战下如何固守传统的问题

教具:

准备反映纽约丰富的物质文明和高节奏生活的幻灯。

教程:

一、导入课文

1.师:大家对于纽约的认识有多少呢?

2.师:一个生于黄土高坡,聆听着高亢粗放的信天游,走在高原纵横交错的沟 沟壑壑的人,有一天置身于地球另一 边,置身于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 约的摩天大楼之中,看着这座商业帝 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带着这种好奇,让我们“走进纽约”,走进刘成章感受到的 纽约。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1.师: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世界金 融、商业、贸易、文化中心之一,联合国 总部所在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哈得孙 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作为一座 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生机和活 力,生活节奏快速异常,同时也存在竞 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一面。(播放幻 灯)请大家朗诵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 魅力。

2.请学生讲一讲自己读完这篇游记的初 步感受,提醒学生要注意物质文明的两面性。

三、分析作者观察的角度,掌握其描写景物的不同方法

1.师:作者分别从仰视、俯视、平视三个 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请大家阅读 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2.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便于全方位、立体地层示纽约市 的面貌。

3.师:作者描写景物时采用了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两种方法,如第1段中写 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 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是静态 描写。第4段写纽约市的交通状况, '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尽可以坐 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则是动态 描写。请在文中找出其他例句,并分 析其作用。

4.总结。静态描写作用:勾勒出纽约景 物的轮廓,使读者较清晰而完整地看 到纽约市的真实面貌。动态描写作 用:将景物写活,充分表现出城市的活 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四、宇词积累

指导学生准确认读下列词语,并释义、 造句。(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字词积累

烙印 伟岸 喧嚣 倏地 超尘脱凡 柳暗花明 横空出世 摩天

分道扬镳 风风火火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3

15.《说“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3.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重点难点】

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我们都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朱漆方台上安放着的金漆雕龙宝座所吸引。在啧啧惊叹之时,你是否注意到其背后安放着的雕龙屏,屏面上的纹饰巧夺天工,浮雕的云龙纹更增加了御座的庄重肃穆。今天,我们聚焦“屏风”,再次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超群智慧。

2.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

二、整体感知: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wéi cāng tuī qì

帷 伧 忒:太 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

韶光:美丽的春光。韶:美

诚:这里是“果真”的意思。

3.介绍屏风的知识。(多媒体展示古代的、现代的屏风的图片)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 (yǐ)”,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辞海》上载有“黼(fŭ) ”“斧 ”“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作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

4.自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文章结构:总——分——总 逻辑顺序。

第1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第2~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

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②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

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出不同类别。

第4段:讲要发挥屏风在建筑美上应起的作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屏风的大小要因地制宜,它的造型、色彩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它的设置要与整体相称,它的安放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得体,等等。

第5段:再次强调屏风是很吸引人的,并热切希望建筑师和家具师们能在屏风的使用上推陈出新。

5.选读课文,给屏风下定义。

①引用原文:屏者,障也。

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屏风是一种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可挡风的,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生活器具。

6.作者介绍关于屏的知识--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7.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由于古诗词及古画的感染和影响,作者从小时候起就对屏风产生了喜爱和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认识更深,也就“更觉得它实在微妙”,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加深了。全文不少地方都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8.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举例子:“小时侯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风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的很普遍,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分类别:“分为金屏,银屏等“

作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锦屏人忒看得着韶光贱。”“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三、研读与赏析:

1.理解课文中的诗意。

①“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③“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课文里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的介绍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2.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①诗文的化用与点缀,得体而优雅

②抒情味浓郁的词语运用,感染力极强。

“…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令人销魂”、“神秘”、“微妙”、“称道”、“真够吸引人”、“闲滋味”等。这些词语也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3.假如时光倒流5xx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

①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

向顾客介绍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即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使用人可根据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选购所需的屏风。

②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③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屏的主要特点:功能与美感相结合,造型轻巧,色彩不伧俗,绘画富有诗意。

4.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南 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 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 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四、拓展延伸:

1.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 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提示:扇子、中国结、陶器、木雕、剪纸等。

2.请写一个片断描述你所在的城市广场的雕塑,要求抓住特征,说明顺序合理,用词简洁、生动。

3.阅读《中国结》。

中国结年代久远。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采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地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仪式,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结”字,使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文房四宝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工具。由于它们在运用于书画艺术创作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因而被誉为“文房四宝”。而宣纸、徽墨、湖笔和端砚则又是这“四宝”中的名品。

宣纸是唐代(公元618~9xx年)制造于安徽省泾县,曾被朝廷封为贡纸。由于它历来集散于泾县附近的宣城,故得名“宣纸”。宣纸蜚声海外由来已久。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宣纸制品曾远销欧洲,引起许多国家重视。英国的一个贵族,竟以70个基尼金的高价,在伦敦买下了一束用宣纸扎的花。楮片(檀树皮)和稻草是宣纸的原料。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这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的宣纸,按厚度分单宣、夹宣、三层以至四层;就吸水性能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工笔画则一般使用“熟宣”。由于宣纸具有抗老化、不易破碎等优点,所以我国不少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真迹能够长期保存下来。

墨,分松烟墨和油烟墨,是在烟灰中加胶调剂,而后置铁臼里捣研制成。质量高的墨还在原料中加入麝香、冰片等香料和十几种中药,有的还掺入黄金。这样的墨研磨起来香气馥郁,书写后色泽乌艳,墨迹见水不化。古时制的墨往往有“轻胶万杵”或“十万杵”的字样,意思是料精功到。徽墨的制造始于唐末。相传河北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庭珪避乱南徙,看到黄山附近的歙州松多质好,就定居在此制墨为生。以歙州古松烧烟制成的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再加上奚庭珪钻研技术,改进捣烟、和胶等方法,墨的质量具有“光泽如漆”“其坚如玉”的优点。

文房四宝中的笔,指的是毛笔。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监筑长城时,偶然看到城墙上粘有一撮羊毛,随手扯下,拾取枯木一枝,将羊毛束在一端,造出了我国第一支毛笔。传说后来蒙恬曾在浙江吴兴县的善琏镇住过,当地人奉他为“笔祖”,在镇上修建了“蒙恬祠”,并开始制造湖笔。湖笔是用上等山羊毛(羊毫)、山兔毛(紫毫)、黄鼠狼尾毛(狼毫)经过梳、结、装、择等七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用湖笔书写、绘画,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挥毫泼墨,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郊端溪,据记载,问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出现砚石的坑洞星罗棋布于端溪两岸的斧柯山上。端砚的制作分采石、选料、雕刻、配盒等四道工序。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还极耐冻。传说晚唐时,端州梁举人赴京会试,时值隆冬,人家的砚台都结了冰,只有此公砚上的墨水不冻,于是中了进士,因而人们也称端砚为“神砚”。

(摘自《人民画报》

①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四宝”中的名品各有什么特点。

②体会本文的行文特点。

参考答案:

①本文采用了分类说明的方法,先总说后分说,在依次介绍“文房四宝”时,介绍了历史、产地、制作及其优点。

宣纸:洁白如雪,厚薄均匀,质地坚韧,抗老化,不易破碎。

徽墨: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光泽如漆,其坚如玉。

湖笔:落笔重压时有腰力,提笔离纸后笔头尖正成锥形,笔的周身圆浑饱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

端砚:磨墨经久,耐冻。

②说明中穿插故事的叙述,将记叙和说明有机结合,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

5.阅读下文,完成①-⑤题。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我国有毛竹、苦竹、孝顺竹等六个属共250余种。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把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时用那根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我国农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①“敲竹杠”一词现在一般是指什么?它表达怎样的感情色彩?

②第三段中的“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是针对什么说的?

③“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什么?

④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什么?

⑤“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经验,请用两个单句表达。

参考答案:

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贬义。

②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

③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意识到“佛法无边”,丢下竹杖走了之后。

④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 说明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⑤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要保留。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4

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2、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能力目标

策略与方法:讨论式、启发式、分析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课前二分钟演讲。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现在提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潮是什么潮?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描绘钱塘大潮的文章《观潮》。

二、整体感知:

简介作者:周密,字公谨,宋代人。听录音,疏通文意。对照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字词熟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出疑难问题。

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本段的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揣摩体味

熟读全文的第二了三文四自然段提出疑背问,回答揣摩与体味熟读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问。問題點

熟读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难问题,并回答问题:

1、这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每段主要从侧重于哪些方面描绘钱塘江大潮?

2、阅读文后的《酒泉子》,它描绘的内容本文哪个自然段中有详细的描绘?

3、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人们看钱塘江大潮的原因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在客观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你对此有何看法?如果你是当地的负责人,在今天,你又将如何利用好这一旅游资源?如何更好的实现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并且将《酒泉子》这篇文章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梳理本文的知识要点。组织学生进行识记导入新课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组织学生学习知识要点组织学生朗读全文,指导、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课文,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识记重点知识。

课后记:本文应该从修辞上入手,帮助学生理清全文的思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力求让学生通过文字的解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2.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了解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2.分析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培养分析能力。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事理说明文。学习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握文章要点,了解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11~14题(12分)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11.(3分)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12.(3分)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3.(3分)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14.(3分)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

(二)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11~14题。(12分)

11.(3分)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

不上人口的增长。

12.(3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13.(3分)因为未来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很可能满足不了人类需要,而海洋中尤其是远洋和

深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食物的生物资源,人类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14.(3分)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关系(国家间为争夺有限的海洋资源纷争不断);破坏生态平衡(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反思

我选上的这节课是八语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一篇课内自读的事理说明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节课,学生们不仅开阔了知识视野,而且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也看到了他们在竞争中学习的积极主动的神采,更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那么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我的热情之火其间被他们点燃了,我的信心之帆也被他们扬起了。

课后,我听取了一些老师对这节课教学的点评,并作了自我总结反思,觉得本节课无论是从环节设计还是教学效果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情境导入,恰到好处、精致有效。

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情境创设上我用了一段关于海洋资源的影像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兴趣点,真切直观,恰如其分。果真,学生们欣赏着美伦美奂的海洋世界的影片,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眼睛是充满惊奇的,脸上是挂满笑意的,内心是充满了无限渴望的。因此,看过影像和图片后,再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全然是来自于内心的真切感言,从而对新课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与神往。

这样的导课,新颖独特,恰到好处的燃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求知的热情。为整节课的教学作了一个精彩的开场。

二、以“生”为本,自主探究,巧妙点拨。

作为一篇课内自读的说明文,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展开生动而有序的教学。首先启发学生们对本课学习内容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海洋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粮仓?粮仓里都有什么样的粮食?”......听着学生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我感觉到了他们探求新知的热望强烈起来了。因此顺势引导学生们自主确立了本课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重点。

之后我激励学生带着之前提出的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并逐一攻克学习目标。学生们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心中的堡垒一个个被攻破,理顺说明思路,弄清说明顺序,辨析说明方法及语言。这些内容学生们大都在合作探究中解决了,而对于解析问题的完整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教者则做了适当的点拨。从而使整节课洋溢着积极求知的热情,让学生体验到了学有所获的快乐与满足。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6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篇7

课前预习:

1、将课文至少诵读三遍,抄写一遍。

2、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孟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孟子》的主要内容。(可参考助学)

3、查阅工具书,参照注释,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4、提出疑难问题。

相关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5、背诵并默写全文。

评价任务: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解疑,走近孔孟。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解疑。学生要做到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能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讲“诸子百家”时,常提到“孔孟”二人,这里的“孔”,指“孔子”,“孟”就是“孟子”,大家对孔子孟子知道多少?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孟子、《孟子》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论语》。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南宋时,朱熹把它《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被后世人尊称“亚圣”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对于这样的儒家学派的大师,你又知晓哪些流传千古的精辟言论呢?

生七嘴八舌议起来……他们的这些言论代表着他们怎样的学习和人生态度?让我们走近孔子、孟子,去品读《孔孟论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

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

5、背诵并默写全文。

三、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

第一遍,边读边看注释,边标(字音)画(重点)。

第二遍,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纠正字音,然后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词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一日暴之(pù) 使奕秋诲二人奕(yì)(hu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hú) 辟若掘井(pì)

掘井九轫(rèn) 流杵也(chǔ)

3、指名轮读1遍,齐读。

4、圈点批注疑难字词句,通过查字典、看注释、同学交流、师生交流,尽可能疏通句意。

①、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示例:人 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方法总结:看注释、组词法、添加法

②、同桌合作,互相纠正,互相解疑。

③全班质疑 。

④、a完成阅读练习·探究三(抢答)

b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

a、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明确:从而,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明确:并列关系,自己敏锐的很,是不是就够了?不够,还得向他人学习。讲的是学与问的关系。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明确:爱好、喜欢当然是主动学习,但主动性也有层次高低之分。爱好了,也许不一定到家,还要让他在学习、专研中感到快乐、感到幸福。这样的主动学习就更理想了。

d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再教他”不是放弃了教育的责任了吗?)明确: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再教他。这就是迫使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开拓。这和当代教育学中的自主性、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在根本精神上是相通的。

e“诵《诗》”与“读《书》”孰先孰后?究竟有什么区别?明确:这里可理解为互文句。

f、“居之安”和“资之深”可否译成“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深厚的积累(学问)”?“居”从“保有”到”占有“再到“掌握”,这样的意义引申有没有道理?明确:用课下小注更好,突出“自得”。

g、弈之为数。(是翻译成“围棋是一种技艺”,还是 “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明确:“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更恰当,之,结构助词,没有意义。

h惟弈秋之为听。(是翻译成“只听弈秋的”,还是“惟有弈秋的话听进去了”?) 明确:惟弈秋之为听,惟听奕秋的倒置,翻译成“只听弈秋的”,惟,只、只有,之,结构助词,没有意义。

i“为是”(是翻译成“因为这样“,还是“造成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 明确:翻译成“造成这样的结果”,为,动词,造成,是,这样的结果。

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基本上解决了本文的疑难或重点字词句。让我们一起流畅地朗读一遍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2、在笔记本上准确翻译课文一遍。

3、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和语言运用部分。

4、思考阅读练习·探究一、二。

第二课时

一. 吟读课文,引情入境

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吟读一遍课文。谁尝试着吟读一遍?(生读生评)

老师补充评价,学生朗读的很好,却少了一点吟的味道。吟读速度要稍慢一些,声音要有起伏变化。

2、老师示范吟读。(师读生品)

3、两人一组,互相比一比,看谁吟读得好。

吟读得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文言文的美感,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次齐声吟读课文。

二. 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这十三则孔孟名言,从哪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温习的重要(1、2)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3)

虚心好学(4、5、8)

情感、态度对学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6)

启发式教学原则,学习主体的第一性原则(7)

学习经典是与大师、先贤对话、交流(9)

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是依靠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获得(10)

学习的关键在于专心致志(11)

做学问要有成就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

读书学习要有怀疑精神(13)

(我按照上述明确的,学生大多数能自己体会出)

学习方法:1、2、8、9、10则

学习态度:3、4、11、12、13则

学习原则:5、7则

学习意义:6则

“学习原则”可能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比如说办事原则,说话原则,在这里孔子谈的是学习原则,学习时应该依据的标准规则。

(此处学习方法、态度、原则没有固定界限,有的既是方法也是态度还是原则。)

师评各小组,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我们一起来赏读课文,吸取古人之精华吧。

三. 赏读课文,吸取精华

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呢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学生赏读、交流)

预设精讲

⑴学而时习之:孔子强调“习”,补充甲骨文、金文中字形,“小鸟学飞” (表演),了解词义:复习、练习、实习。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补充“南山有竹”的故事,品读告诫的语气。(译文:子路疑惑,问道:「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子路仍不能体会,又问说:「在南山有一种竹子,不必揉制加工便是直的,砍了拿来使用,锋利得可以贯通犀牛的皮革。以这样的情形来看,天生就有才能的人,还需要什么学习呢?」孔子说:「假如拿这箭在箭末发弦的地方装上箭翎,箭头磨得更加锋利,不就可以射得更深了吗?」子路听后,心服口服,不由得敬佩夫子的见识,于是恭恭敬敬地向夫子拜了又拜,说道:「弟子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⑷“一暴十寒”与“奕秋诲人”的故事个说明了什么道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道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么?

⑸《论语》中有较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

⑹孟子论述时擅长于讲故事。

由⑸、⑹引出问题《论语》和孟子的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

明确: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有事理论证和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事实论证,又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暴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四.背读课文,积累语??

听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讲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完全沉醉于两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魅力之中了。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睿智的见解,不背下它一定是学习中的一大遗憾,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则快速背过,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好又多。

五.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1、孔孟以其精辟的论述,阐明了读书之道。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学生的回答可能范围很广,老师要结合所学进行总结,目的.是巩固课本知识。)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3、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2、3选做一题)

4、 从《论语》《孟子》中衍变过来的成语你知道的有哪些?你能熟练的解释它们的意思吗? ⑴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现。

⑵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⑶举一反三:举出一个、能说出其他三个、

⑷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写文章等得心应手。

⑸一暴十寒: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做事没有恒心。

⑹专心致志:意思是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六、小结

这几则语句,有的谈学习方法,如……,有的谈求知态度,如……,有的谈修养身心,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你就能成长为一只搏击蓝天的苍鹰!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经典,聆听到了孔孟老夫子的谆谆教诲!正如于丹所说:“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这就是我们的圣人,我们的国学!下面我想请大家齐读全文,读出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智慧的敬仰!让我们一起用心倾听、用心感受!

七、作业:

1、背熟全文。

2、将文中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3、 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卡片上,然后写下对自己的“青春寄语”。

教学反思::学习本文必须要求严格,须能通背全书,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典籍里常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组工作总结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优质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画教案8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6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范文6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案8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63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