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总结就是对已经结束了的活动的回顾和反思,每个人在写活动的总结时,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1
一学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参加的实验工作,心中感触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实验心得小结如下:
一、自学相关理论,为开展实验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
自从参加这个课题后,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自学了相关的理论,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对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潜力、理论素养以及自我反思潜力等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比如,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进行认知性实践、模拟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创设生动具体而有效的问题情境?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以往透过观摩课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教师发展的需求,基于解决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数学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用心参与课题组听课,并心下自己的点心得
本学期听了金珊珊老师的一节课题实验课,搭配中的学问。课后与组内老师一齐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讨论了修改方案。并撰写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同时自已在在班级中尝试上了一节课题实验课,课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记,与同年级组老师一齐反思。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潜力方面具有了必须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构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潜力、决定潜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必须的社会实践潜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资料,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潜力。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透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2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自主性——要求活动的计划设计、过程操作、成果总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系列性——围绕2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具体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身问题和文化问题为主,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并强调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于一体,来体现活动主题的综合性。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中一门崭新的课程,也是这次新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
2、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使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如关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随父母一日,体验父母的劳动辛苦等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后拓展背景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3、投入实践,让学生走进综合课程。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考察社区居民卫生习惯”“自制新年礼物”等主题。
今后思考与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校本课程之一,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师生收益很大。因此,我们仍将积极深入研究并实施这一特色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针对“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这一关键点,研究并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3
富饶的土地能使植物更加茁壮地成长,积极向上的环境能使心灵更加健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教研组为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求索创新的舞台,力求将活动植根于开拓的土壤,让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全新天地跃动活泼的身影。
“有诗的日子会多一点浪漫,有诗的人生会多一些精彩。”本学期综合实践长线活动,三年级的孩子与诗同行,步入诗歌的殿堂。课堂上,一双双小手燃起了生活的无限诗意,一张张儿童诗小报,凝结了孩子们的审美、想象、创造,点亮了诗歌的明灯。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孩子们展开想象的双翅,颂春天,一首首春天的小诗赞出了对春的无限热爱;唱春天,耳熟能详的歌曲重新赋词,诗心、童心,唱响了无比美妙的“春之歌”。
时逢端午节,我们三年级同学依托教材开展了“吃粽子,长学问”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学生们围绕端午节这个主题,课下自己搜集资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上交流,教室的黑板上画着两条金黄色的龙舟,写着三个大字:"端午节"。同学们围绕"端午节"展开了讨论。各式各样的风俗同学们已通过课前的搜集、调查了如指掌。同学们还饶有声色地介绍了自己在家包粽子的经过,以及包粽子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并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一篇篇作文。同学们互相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这么感兴趣。通过这次活动,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粽子吃着好吃,做起来难啊.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体验了包粽子,粽子包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闪活动感悟出一个道理,劳动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还选择了“关心社会生活”这个研究主题,我们围绕“保护家乡的运河”这一课题开展活动。希望通过有关“运河”的各种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河,保护家乡河,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们献计献策,有的设计了“您好,请别倒垃圾”、“保护家乡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有的编写了一首首保护运河的儿童诗。”有的还写信给运河沿岸的居民,信中希望他们不要再往河里倒垃圾、排污水,能在河两岸种树、种草、种花。在河里养上金鱼。.有的学生用笔画了一幅幅环保宣传画。这样的汇报、交流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它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4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取得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
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不足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四、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5
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即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突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过程的有效指导。一学期来,我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本学期来,我能够根据教研组和学校的课题组计划,并做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合作。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乐意合作、善于合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这学期我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作用,如何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对这门课程兴趣比较浓厚,教师也是以十分的热情影响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与研究。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6
活动的背景:
20xx年10月15日9:00,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运行14周后,于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宇航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个乘坐中国人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星星知我心”活动正是针对我国“神舟五号”的成功升天和杨利伟的安全返回,以及学生对神秘的星空无限的向往而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星空的知识、故事,观察无垠的星空,拍摄星空的照片,对专家进行访问等形式,探索星空的无限秘密,激发学生对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星空的知识,学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使学生从小养成热爱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
活动的目标:
1、通过自主收集星空的知识,使学生对星空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对星空的乐趣。
2、通过观察,实践拍摄,以及电话采访等形式,使学生知道我们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在实践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主动创新的能力。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
活动的准备: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星空;电话采访专家;学生进行收集资料,汇总资料,编排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整合资料。
活动的方法:
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星空的知识(图书室、新华书店、网络等);实践观察,拍摄神秘的星空;电话采访专家,接受专业知识;写观察日记,绘画,作文想象中的星空传奇等等。
活动的过程:
1、“飞天”的梦想
敦煌石窟里的“飞天”壁画美妙绝伦,她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神奇天空的幻想;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她是千古年来人们美好幻想在天空飞翔的梦,神秘而美丽的天空一直承载着人类的梦想。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利伟“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从飞天到嫦娥、再从万户到杨利伟,从辉煌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辉煌,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奋斗历程啊!
他们给了我们启示,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更加想去太空遨游,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使自己成为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基于这些原因,我在本班开展了探索星空的综合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对神秘星空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星空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为了贴合学生的心理,我为这次活动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星星知我心。
2、“行走”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且都是那么甜美而神秘。她是人深藏在心底的追求,是难以遏制的动力。但是实现梦想又充满了坎坷和磨难,我们相信用智慧和血汗浇灌的成功之花一定是更加明艳而芳香。因此为了实现这次实践活动的梦想,我和学生们制订了详实的活动方案,进行了分组分工,明确了各个组员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
a组九大行星组(成员:薛瞳、田超、王伟、吴正川、吴杰、徐浩、吉天、卞正康、赵鹏程、吉善彬、吴海伟)主要收集有关九大行星的资料,绘制太阳系的模型图,并根据收集到的材料编排一个节目;b组十二星座组(成员:邱月玲、刘卉、翁玲、李琦、王颖、张敏、黎志慧、邱悦、张群、沈悦、戚梦静)主要是收集希腊神话中的有关星座的传说故事,并且绘制十二星座的星图;c组天文发展组(成员:陶智威、徐鹏、唐晨超、车永辉、孙辉、马伟、郑军、王毓敏、徐腾、严斌)主要是收集有关中国和世界探索星空的历程,传奇的人物,感人的故事;d观察实践组(成员:耿丽、刘莉、孙莉、孙琳、李志月、黄妍婷、黄凤阁、张莲、刘佳、陈佳月)实践考察小组,首先了解如何去观察星空,需要哪些工具,然后在实践中总结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
在进行收集,访问,调查以及观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活动日记,并能就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写下自己的感想,谈谈自己的真切体会。
梦想在课堂
经过“行走”的岁月,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体验,还有了一定感想。他们将这些知识、体验和感想都带到了课堂,在课堂上放飞自己,展示自己,创造自己。
a组同学在薛瞳的带领下,编了《九大行星闹太阳》,九个人分别扮演九大行星,介绍自己的与众不同,让太阳来判定谁是人类最好的朋友。b组同学以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讲述了星座的故事。还表演了中国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c组概括介绍天文史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万户、阿姆斯特朗、加加林、杨利伟)d组介绍自己观察的历程,采访的经过,谈体验和感想,展示创作的作品(以我命名的星球[图、文])
残缺的梦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特别是观察实践组的采访工作和集体的观察工作都没有完成。有客观有主观。处于乡村,条件的限制,主动性和钻研精神还不够。
梦想进行时
探索星空的意义是什么?探索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7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 回归生活世界。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
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20xx年北京奥运会热点等我都纳入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
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篇8
今学期我担任初一级语文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仁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