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桥的教案最新6篇

大家都知道,教案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教案的撰写应当与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相匹配,丫丫文章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桥的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桥的教案最新6篇

桥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够听音乐合拍进行游戏,并提高互相合作的能力。

2、在熟悉乐曲,唱清歌词的基础上,学习合拍地间隔1—2人点“矮人”。活动准备:

1、了解高人和矮人的特点;活动练习高人和矮人站双圆,各朝相反方向走。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熟悉曲调,学唱歌曲。

(1)拍出歌曲中的数字(x0xoxooo)

(2)边唱歌曲边练习高人矮人走步。

2、引导幼儿学习点“矮人”的方法(1)教师示范点“矮人”的方法,唱出歌曲中的.数字时,间隔1——2人点矮人。

(2)集体听音乐练习点“矮人”动作。

(3)部分幼儿听音乐练习点“矮人”动作。

3、幼儿听音乐做游戏。

(1)练习尾奏时迅速找到原来游戏时开始的位置站好,要求记住刚才两旁边的小朋友是谁,然后“矮人”迅速站到外圈原位上。

(2)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幼儿开始听音乐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在行进中按节拍走并保持内外圈的距离,遵守游戏规则。

4、幼儿和教师共同评价,活动结束

桥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正确读写“剪掉、瘦小、礼貌、注视、恳切、笨重、机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亨利父母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

4.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亨利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亨利父母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老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每当我们过生日时,总会收到许多生日礼物,这些礼物当中,有的是父母送的,有的是同学送的,还有的是亲戚朋友送的。请同学们想想,在你们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父母送过哪些生日礼物。

2.学生自由谈话、交流。

3.教师引导,导入课题:如果老师说有人过生日时爸爸妈妈却只送给他半辆自行车,你们相信吗?的确,在亨利生日的时候,他的爸爸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生日礼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再读课文,引导探究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读写的生字,作上记号,重点拼读这些生字。读一至两遍课文后,同桌互相指读生字。

2.找几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课文,大家评价。

3.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b重点指导读音。c教师范读。d指名学生认读。

4.指导记忆生字。

学生说说采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5.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常用词语,学生认读,巩固识字并积累语言。

6.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注视:目不转睛地看。

恳切:诚恳而殷切。

笨重:庞大沉重,不灵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听教师范读课文,轻声跟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指导。

a要读出亨利恳求的语气,声音要小些。

b要读出“我”询问、好奇的`语气来。

c教师分别范读。

d学生练读。

三、分段感知课文内容。

第1自然段。

1.观察课文插图。

a、学生自由观察图片。

b、学生想象画面包含的内容。

2.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教师引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亨利懂礼貌?

a、到别人家要按门铃,不能用手敲门,更不能用脚踢门。

b、询问别人要注意称呼的使用,对长辈、老人要使用“您”,对平辈或晚辈要用“你”。

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a、“我”家需不需要急着剪草坪?为什么会答应亨利的要求?

b、亨利为“我”家剪草坪提出什么要求?

2.学生汇报。

“我”家并不急着需要剪草坪。看着亨利恳切的目光,“我”不忍心拒绝他。

教师随机引导:“我”不忍心拒绝亨利,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用主人家的剪刀草机就要收六块钱,如果用亨利家的就要收八块钱。

教师引导:亨利提出这种服务方法又说明了什么?

3.齐读句子,再次体会“我”的思想。

“就用你家的好了,我给你十块钱。”

质疑讨论:不付六元钱的服务费,却答应给十元钱的服务费,你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傻呢?

学习第3——5自然段

1.指名分别朗读。

2.重点探究亨利剪草的目的。

a从文中找出亨利是如何剪草的句子,读一读。

b出示“笨重——瘦小”一组词,体会剪草的艰难。

“笨重”用来形容什么?“瘦小”又形容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教师引导:面对这样艰苦的工作,亨利干得怎样?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一说。(草坪剪得相当整齐。从那以后,亨利定时来我家剪草坪,慢慢地,我们附近几家的草坪都包给了他。)

教师总结:亨利从剪一次草坪,到定时为别人剪草坪,最后到承包附近几家的草坪,说明亨利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

再读第4自然段,想想亨利剪草的目的。

学生读句子: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给我半辆自行车的钱,让我自己去挣另一半。

教师引导:亨利的父母为什么只送他半辆自行车的钱呢?这是什么原因?请同学们继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合作探究学习第6自然段。

1.男生齐读。

2.质疑探究。

a亨利的爸爸为什么送给他半辆自行车的钱?

b讨论亨利爸爸的做法。

c出示句子:亨利很幸运,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而不是一辆。

a理解“幸运”的含义。

b用“幸运”造句。

c理解句子含义。(亨利的父母由于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使亨利能自食其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全班齐读课文。

板书:

25、生日礼物

亨利的生日:父母送给半辆自行车的钱

亨利剪草坪——挣半辆自行车的钱

桥的教案篇3

主题目标:

1.获得尊敬他人、关心他人、包容、友爱、相互帮助等体验学会关心老人,能同情残疾人,会表达自己的爱,促进良好的人格形成。

2.学习用简单的绘画、手工、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掌握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

资源与环境:

1.将与活动有关的物品、图片、照片展示在教室。

2.活动区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自由模仿。

活动名称:数学:帮助娃娃

活动材料:数字卡片,玩具娃娃,娃娃的衣服,梳子。

活动与指导:

一、帮助娃娃。出示玩具娃娃。

1、穿衣服;娃娃起床后,我们一起帮它穿衣服。

一件衣服加一件是两件。

2、扣纽扣。

3、梳辫子。

二、认识数字6;

6像什么?6还可以代表什么?

三、唱游_复习6以内的'数字。

你数1我数1,1辆小车推推;你数2我数2,2只车轮溜溜;你数3我数3,3只气球圆圆;你数4我数3,4只蝴蝶飞飞;你数5我数5,5朵花儿开开;你数6我数6,6只蜜蜂嗡嗡

活动反思:通过帮助娃娃穿衣服的过程,认识数量6,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小朋友们很快就掌握了。

桥的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当教会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对完整、正确的洗手方法的认识仍有缺失,也仍存在不明白为什么要洗手等一系列问题。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理解洗手的原因。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导入话题,吸引幼儿,引发幼儿主动思考,来加强幼儿对洗手的正确认知。

活动目标:

1、能学会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2、知道勤洗手、讲卫生;

3、体验绘本和律动带来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根本就不脏嘛》ppt课件,正确洗手的流程图片,情景图;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洗手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绘本封面、引发幼儿猜想。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学习新的本领了,你们高兴吗今天呀,还会有一个新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新本领,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她吧!【出示书的封面】,咦,这是谁啊,你们认识她吗那她在干什么呢我们来猜一猜她为什么一直看着自己的手啊,难道手上有东西么,她的手上有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小女孩是怎么说的。

二、理解感知

(一)第一段:师幼共读、感知与理解画面内容。

师: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无聊的事情呢”她认为哪些事是无聊的事

师:小女孩儿认为:只有手真的很脏时,我们才需要洗手,可是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哦!

师:我们看一看,她觉得什么时候是手脏的时候(我要玩泥巴的时候,手才真的很脏)

师:可是手脏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净了吗)

师:小脏手在衣服上蹭一蹭真的就干净了吗(这样做只能把衣服弄脏,而且小手也不会干净。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一看,小女孩儿还有没有其他的坏习惯你把手过到嘴里过吗

(二)第二段

师:“每时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烦,因为我的手根本就不脏嘛!”小女孩儿这样说“比如,我刚刚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软软的、怎么会脏呢玩水的时候摸摸小鱼,就不用洗手了啊!”那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证明它不脏吗(看看活泼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啊)

师:“比如,在吃饭前,妈妈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饭啊!怎么会脏呢”小女孩儿又发问了:“只有吃豌豆的时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压根就不吃豌豆。”

(三)第三段

师:小女孩儿总是不爱洗手,妈妈告诉她:你手上其实有好多好多的细菌!她盯着手看来看去。小朋友们发现了吗细菌无处不在,成群结队的生长在你的手纹里、手缝中间还有手掌心里。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宝宝生病了,妈妈是最着急的人,他一定会叫来医生叔叔!这意味着什么

师:吃最苦的药汤,接受最痛苦的检查,会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细菌吗天啊,他真的在身体里生活着啊!打针、吃药、这些一点都不好玩,宝宝们,你们是要洗手还是要去医院呢

三、练习巩固

让幼儿知道勤洗手、讲卫生的重要,再次问幼儿知道如何正确洗手吗并展示出正确洗手的方法(出示七步洗手法的图片),让幼儿学会怎样正确的洗手。

附:七步洗手法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

并用律动的方式学习巩固洗手方法,同时激发幼儿对洗手的兴趣。

附:洗手童谣《小猴爬大山》

手心手心,搓一搓,搓一搓,

手心手背,搓一搓,搓一搓,(左右手各搓一次)

一只小猴来爬山,爬,爬,爬,爬,

噗通,掉进了山谷里,

跳呀跳,跳呀跳

终于跳出山谷了。

四、总结提升

师:听了这个故事,做了这个小律动,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小朋友都学会了正确洗手,那我们在幼儿园里要做到勤洗手、正确的洗手,回到家里后也要保持这样的好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那老师现在想看看小朋友到底是不是真的掌握了今天我们要学的本领,知道什么时候要洗手了,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教师出示上完厕所,吃饭前,玩玩具后,摸过小动物后等等一系列图片),引导幼儿判断是不是要洗手,如果是就要做出相应的洗手动作加以巩固。

五、延伸活动

将绘本《根本就不脏嘛》放进图书区,引导幼儿走进图书区继续深入阅读,发现小女孩除了有不洗手的坏毛病以外还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将洗手流程图放进生活区和盥洗室,引导儿童在生活区边观察边强化洗手的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桥的教案篇5

一、通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字的音、形、义,会用生字组词;课后第三题读读写写中的词要会写、会讲,会用,能看拼音写出这些词语。

二、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重点解决的问题: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中心思想。

五、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桑娜和渔夫神态、动作、语言,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桑娜的心理活动)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桑娜的心情变化。

七、试着说说你对本课结尾的理解,想一想这样结尾的好处。

八、查阅有关本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加深对作者及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了解。

一课一练

一、正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对勾)

汹涌澎湃(pēng péng ) 勉强(qiǎng qiáng ) 倾听(qīng qǐng ) 魁梧(wú wǔ )

自作自受(zuō zuò ) 仍旧(réng rēng ) 模样(mú mó ) 蜷缩(quán juǎn )

二、形近字组词:

阁()顷()参()澎()霉()

搁()倾()惨()膨()悔()

卷()惜()昔()悟()奏()

蜷()借()措()捂()揍()

倦()错()醋()梧()凑()

三、多音字组词:

qiáng ( ) mú( ) zuò( )

强qiǎng ( ) 模 作

jiàng ( ) mó( ) zuō( )

四、填空组词语:

汹()澎() 狂()怒() 心()肉()

自()自() 又()又() ()()不安

自()自()

五、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三个各造一个句子:

1、沉思:

2、沉默:

3、抱怨:

4、顾惜:

5、忐忑不安:

6、非不可

六、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主要写渔夫的妻子()和她的()不顾自家生活的( ),收养邻居()的两个()的故事。

七、中心思想填空:

本文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宁可自己(),也要帮助()的高尚品质。

八、仿照课文第九自然段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断。

桥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挂图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

恼:生气、使生气。烦闷

脑:头。脑筋……

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

懊()、大()、()袋、烦()、()人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

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①15自然段

a对比读

出示15自然段: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b展开想象。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朗读。

②16自然段: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谈感受,朗读

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板书设计:

小麻??

外形 动作 神态

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

教后反思:

透过童话的文本,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逐渐体会到麻雀妈妈与小普季克的形象特点。童话里边有不少的母子对话,这些对话既体现了妈妈对于孩子的关爱,也流露出了小普季克天真可爱、自作聪明的个性,所以在教学时我始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朗读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和心情,当然也相机穿插了师生合作朗读,让学生加深对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桥的语言教案5篇

桥的绘本教案推荐5篇

桥的作文800字抒情最新7篇

桥的教案通用5篇

关于桥的作文400字最新5篇

桥的幼儿教案优质7篇

桥的幼儿教案参考5篇

关于桥的语言教案模板5篇

桥的绘本教案8篇

关于桥的语言教案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006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