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方案大全

小数的性质教案6篇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案中应包含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写一份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吸引学生注意,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数的性质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数的性质教案6篇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p39页例3,例4.练习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末尾。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

(一)准备

1、说一说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指什么?

2、揭示课题: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二)展示目标

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二、自主学习:(5分钟)

(一)化简小数

内容:内容:课本p39例3

时间:2分钟

方法:将例3 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练习。

练习1、化简下面小数

0.40 1.850 20.900 0.080 103.00 1.180 0.480

(1--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二)改写小数

内容:内容:课本p39例4

时间:3分钟

方法:将例4 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练习。

练习2、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1.05 20.100 0.08 10 8.18 10.08

(1--7组的5号发言,2号评价)

三、合作交流(5分)

“化简小数”和“小数的`改写”时,小数的大小改变了吗?为什么?

四、质疑探究:5分钟

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关键是什么不能改变?

五、小结检测:23分钟

1、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2、检测:

a、化简下面个数

3.90.300 1.8000 500

5.7800.0040102.02060.0

b、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他们写成三位小数。

(1)3.090.61100

c、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6.07 10.3

10.300 6.070

0.2 0.900

200.0700 0.02

0.9 200.07

3、堂清作业:课本p41、4.5

板书设计 :

小数性质的应用

例3、化简小数。 (小数的末尾)

0.70=0.7 105.0900=105.09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

整数改写小数,要点小数点。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我们来看看。

这个数认识吗?几呀?出示数字卡片:1

我能让这个数变大,看仔细哟。(添了一个0)

这个1的末尾添了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还能把这个数变小,知道怎么变吗?就要把末尾的0(去掉),看着啊。

看来,我把整数末尾的0 去掉,这个数就缩小。那100去掉末尾两个0,大小怎么变化的?(缩小了100倍,好极了)

师:刚才我将这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整数就变大了,我又将这个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整数就变小了。

2、师:接下来再变一个小数的魔术。这是几?(0.1)看着啊,老师还能把它变大。变大了吗?

这可奇怪了,刚才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大,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数就会变小,那我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呢?你认为呢?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只是大家的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猜想 验证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有以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1)比较1.30和1.30的大小。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1.30和.1.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理论推导法:1.30是130个1/100,也是13个1/10;1.3是1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1.30=1.3)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1.30=1.3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 讨论归纳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

4、指导阅读。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并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小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3)10.50=10.5=10.500 判断后返回小数小性质强调“大小不变”。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l.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4.90

整数和小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如果整数想改成大小不变的小数,必须先做什么?(先添上小数点,再添0)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题。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5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 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2: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 同桌讨论: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 0.30元 500米 1.80元

0.70米 0.04元 600千克 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2.70 4.400

31.0100 0.005

72.060 2.07

0.0050 31.01

4.40 72.60

6.判断.

5.00元=5元( ) 7元=0.7元( )

8米=8.00米( ) 2.04吨=2.4吨( )

4.5千克=4.500千克( ) 0.60升=0.6升( )

7.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 6角 8元 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六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什么叫做整除?指名回答.

教师进一步强调:整除中说的数是什么数?(整数.)

商是什么数?(整数.)有没有余数?(没有余数.)

教师:什么叫做除尽?(两数相除,余数是0.)

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整除 整数 不等于o的整数 整数 o

除尽 数 不等于o的数 数 o

教师:可以看出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还记得吗?指名说一说.然后提问:

能被2、5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根据个位数进行判别.)

能被3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与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不同?气根据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进行判别.)

教师: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约数和倍数.

教师:根据整除的`概念可以得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什么叫做约数?什么叫做倍数?指名说一说.(如果a能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以接着提问:

能说6是约数,15是倍数吗?应该怎么说?

教师说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

教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什么数?最大的约数是什么数?(1,这个数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无限的.)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这个数本身.)

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教师可以说明做的方法:在含有约数2的数下面写2,在3的倍数下面写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下面写5,然后再进行判断.集体订正.

4.质数和合数.教师指名说一说质数、合数的概念.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检查这个数有约数的个数,或查质数表.)指名说一说30以内有哪些质数.

让学生进行判断: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那么一定是合数.学生判断后,教师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分解质因数.

指名说一说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6.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复习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公约数?什么叫做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什么样的数叫做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是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是两个数,只有公约数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吗?(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不一定,如4和9互质,4、9都是合数.)

(2)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做练习十六的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前面的教学,整理出教科书第80页的概念联系图.也可以把该图变化成如下形式.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正确理解“小数末尾”的含义,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化简和把一个数改为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在引导学生发现小数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请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看看他是谁?(出示孙悟空图片)孙悟空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我们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能长能短,变化无穷,下面我们来让它变一变,金箍棒现在长度是1米,我在1的末尾添上1个0,变成10米,我来喊“金箍棒”,你们喊“变”,看它怎么变(动画演示金箍棒1米变成10米);在10的末尾添1个0,变成100米(动画演示金箍棒10米变成100米)。有意思吧!现在把100末尾的两个0去掉,变成1米(动画演示金箍棒100米变成1米);用小数来试一试,输入0.1米,在0.1的末尾添上1个0,变成0.10米(动画演示金箍棒0.1米变成0.10米),啊,怎么没反应。再在0.10的末尾添上2个0,变成0.100米(动画演示金箍棒0.10米变成0.100米),啊,还是没反应,这是怎么回事?谁想说说看。

生1:法术失灵了。

生2:0.1,0.10,0.100米这三个长度一样长。

老师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二、主动探素,体会领悟

1、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师:如果你认为这三个长度相等,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相等,如果你对这三个长度相等有疑问,就把你想到的东西写下来。

拿出老师提供的空白练习纸,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1)学生动手写下来。

(2)学生汇报。

生1:因为0.1米=1/10米=1分米,0.10米=10/100米=10厘米,0.100米=100/1000米=100毫米,而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生2:因为0.1米里有1个1分米,0.10米里有10个1厘米,0.100米里有100个1毫米,而1个1分米、10个1厘米、100个1毫米相等,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老师适时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3)观察0.1=0.10=0.100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师:0.1米=0.10米=0.100米,三个数的单位相同,也就是0.1=0.10=0.100(板书),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同桌说一说。

生1:在小数的后面加上一个0或加上两个0,小数大小是一样。

生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生3: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大小是一样的。

2、深化认识小数的性质。

(1)纯小数中比一比

师:确实是这样的,是不是其它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呢?这样吧,你在心中想一个这样的数,拿出1号练习纸,把你想的小数表示出来,比一比它们是否有这样的特点,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的办法比一比。

练习纸:

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

三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生动手写小数,涂一涂,比一比,师适时板书。

(2)混小数中比一比

师:同学们,你们写的小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下面看看大屏幕上的小数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出示一组混小数,让学生写小数,比一比。

师:大屏幕上的涂色部分应该用哪两个小数来表示?

生:1.2和1.20

师:它们相等吗?

生:看涂色部分是一样大的。

师动态演示两个阴影部分相等。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举例:如1.5=1.50,2.6=2.60

师:还能说吗?(能)这样的数说得完吗?(不能)能说这么多,你能说出这么多这样的小数,说明你发现了某种规律,这样吧,你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小结小数的性质,揭示课题。

生1:小数的后面无论添上几个0,它都不变。

生2:小数的末尾添上0,去掉0,大小都不变。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善,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3、探究小数性质的内涵

师:下面请看到大屏幕,

这是我们熟悉的数位顺序表,如果一个整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那它表示的大小就不同了,如5,变成50,同样在整数的末尾去掉0,它表示的大小也不同了,如700;如果是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它的大小就不变,如0.3变成0.30,0.300,15.20xx变成15.2。(借助数位顺序表,动画演示添0,去0的过程)

4、教学小数性质的应用

(1)化简小数

师:现在脑子里想一个数,想一想,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生汇报,如:109.900中末尾的2个0可以去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使小数更简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把小数化简(板书:化简),

出示例3,化简小数:0.70 105.0900

生独立完成,汇报,师讲评。

0.70=0.7 105.0900=105.09

(2)改写小数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去掉小数末尾“0”,也可以在小数末尾添上“0”,有时我们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出示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一做

(1)化简下面各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2、辨一辨:

因为0.2=0.20,所以0.2和0.20没有区别。

3、填一填

把0.9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是(),把800个0.001化简是()。

四、总结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0.3=0.30

1.2=1.20

小数的性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

3.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复习题,让学生板演。

372800 19000 725000000 844000000

师生共同订正,点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问题:“测量同一个蛋的长度,为什么两个人的读数不一样呢?”给学生二分钟时间考虑。

一些学生可能看不出来,教师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解决求小数近似数的问题。

2、 教师出示数值“3.9423”让学生解决。

学生有的可能写出“3.94”。

有的可能写出“3.9”。

有的可能写出“4”。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探究结果的不同,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

4、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时,只看它的百分位上的数是大于5,还是小于5。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同时将百分位及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如果是小于5,就直接将百分位及百分位后面的数全部舍去。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小数点;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别忘进位;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注意四舍五入……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三、巩固运用

教师让学生做自主练习第1—3题,用多种形式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基本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点拨归纳

教师归纳本课的所学的数学知识,点拨疑难点。(学生小组中充分交流)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题4、5、题。

板书设计:

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9423≈3.94

≈3.9 四舍五入≈4

1754000=175.4万 1754000≈175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数小数教案参考8篇

数小数教案通用5篇

分数乘小数教案8篇

小学数学小数除法教案8篇

小数乘小学教案8篇

五上数学小数乘法教案5篇

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心得体会7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最新6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6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精选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719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