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当明确目标,以便我们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下是丫丫文章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拼月亮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拼月亮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内容,学习说“……醒来了”“……睡着了”。
2、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⒈课件
⒉太阳、月亮、小草、花、小鸟、小兔、小朋友图片 ⒊音乐:《欢乐颂》、《摇呀摇》
活动过程:
一、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小结: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二、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
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四、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 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⒊小结: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热热闹闹的,是白天。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太阳、月亮作为内容,以帮太阳和月亮找朋友作为活动的主线。冷暖色调的两幅背景图帮助幼儿感受了热闹与安静。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我的本意是让幼儿找出诗歌中提到的小动物,但可能幼儿的注意都被太阳和月亮吸引了,当我问太阳的好朋友是谁的时候,幼儿回答是月亮,却没有说是小动物,再次朗诵诗歌后幼儿还是回答不出来,我只能自己把诗歌中提到的小动物找出来,导致后面一个环节幼儿一起跟读诗歌并检查找出的小动物对不对不能展开,而且由于幼儿对于提问好多都回答不出来,整节课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幼儿只是坐着听,没有达成语言课的目标。
拼月亮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用叠高的方法帮助故事中的动物尝月亮的味道,掌握科学合理的叠高方法。
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吃到月亮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月亮的味道),小夜曲mp3,咔嚓mp3、小动物图片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问题产生。(意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森林里的夜晚,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让我们去看看。
关键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夜晚,仰望月亮的动物一共有几只呢?
9只动物看着月亮,它们会是谁?想些什么呢?(出示幼儿猜到的动物)
小结:你们真厉害,原来是乌龟……,它们看着月亮,心想:月亮,是什么味道?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
二、分组叠高。(意图:用叠高的方法帮助故事中的动物尝月亮的味道。)
关键提问:那怎样才能尝到月亮的味道呢?
引导语:你们的办法真多,动物们也想了个办法,它们一个个叠起来,就能尝到月亮了那它们会怎么叠起来呢?
提示语:我把这些动物都请来了,让我们分成六组,来商量一下怎么叠起来才能稳稳的。叠好了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的理由。
关键提问:哪一组先来介绍?让我们看看他们叠高的顺序,你们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哪一组和他们不一样的,也来说一说。
除了顺序不同,你们觉得叠高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小结:你们想了很多叠高的方法,那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让我们来听听故事吧!
三、理解故事。(意图:掌握科学合理的叠高方法。)
引导语:小动物们都想尝月亮的味道,小海龟第一个爬到最高的山上,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够不着。于是,乌龟请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就能尝到月亮了。”
关键提问:这么多的动物,为什么乌龟请了大象?
乌龟这么小,大象那么大,为什么乌龟要请大象站在自己的背上呢?
小结:乌龟觉得大象在所有动物里最大,所以请来了大象,而且乌龟的壳非常的坚硬,它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所以它让大象站在自己的背上。
引导语:可是月亮非常的调皮,大象爬到了乌龟背上,月亮往上跳了下,还是没尝到。关键提问:这时大象会请谁呢?为什么?长颈鹿又请了谁?猜猜它的理由。
大象、长颈鹿、斑马都是按怎样的顺序叠高的?接下去依次会是谁呢?
引导语:小老鼠最小,它先爬到了乌龟身上,再爬到了大象身上……总算爬到了最高。
关键提问:咦!叠的这么高了,它们会不会倒下来呢?为什么?
小动物们除了顺序不同,它们叠高的时候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原来它们除了从大到小,站在有着坚硬的壳的乌龟身上,而且还是头尾交错的往上叠,这样才会更加的稳固。
四、感受快乐。(意图:体验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吃到月亮后的快乐。)
关键提问:(播放声音:咔嚓)发生了什么?
引导语:月亮一不留神,被小老鼠咬了一口,它把这一口分给了它的同伴,大家都尝到了月亮的味道,感受到了齐心协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关键提问:那尝到月亮味道的一共有几只动物?
那开始的时候,黑夜中有几只动物的眼睛你们还记得吗?
为什么叠高的只有8只动物呢?还有一双眼睛又是谁的呢?
引导语:原来看着月亮但是没有参加叠高的是一条小鱼,小鱼觉得它身边也有一个月亮,这是月亮吗?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结:小动物们团结合作,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叠高,尝到了月亮的味道。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的设计虽然偏向于科学领域,但是整个活动以故事贯穿,旨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对科学合理的叠高方法感兴趣,再通过故事把这种方法传递给幼儿,让他们能够把这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建构活动中。
整个活动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能够理解首位交错重叠的方法,并且感受到了同伴间齐心协力吃到月亮后的快乐。然而最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运用材料来进行一种科学的验证,让整个活动可以更加完善。
拼月亮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寓言的含义;
2、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 反复练习朗读。读出语气、情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重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难点: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白兔和月亮》
教学目标:
1、 解寓言的含义;
2、 把握得与失的人生态度。
3、 反复练习朗读。读出语气、情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重点:
1、 寓言的含义;
2、 把握得与失的人生态度。
难点:把握得与失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师:拥有财富会快乐吗?
学:不一定。
师: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 进入新课
1、寓言是什么呢?
明确: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师:那现在我请天下来读一下课文
学1:(略)
师: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口头叙述)
师:那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
学:是得失之患
师:完全正确
2、 兔赏月的心情有变化吗?如果有是什么导致的呢?
明确:有变化,导致她变化的原因:是诸神之王将月亮赏赐给白兔这个慷慨的决定。
师:请同学门用词来描述一下月亮归白兔前后她赏月的心情?
学3:前有无优无虑,后有紧张不安
师:还有没有?
学4:前还有心旷神怡或是闲适;后还有心痛如割或是患得患失
师:补充得很完整。
3、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月亮,同样的阴晴圆缺,同一只白兔赏月的心情却起了如此大的变化?尝试着比较前后语句来分析为什么回这样。
明确:月亮归属白兔前,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情圆缺无不具有风韵就是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优无虑的。可是,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她后,她与月亮的关系完全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优无虑变得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这样又怎么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4、 这一则寓言提到了人类,含有什么意义呢?
明确:最后一段提到,暗示了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道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即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师:现在同学们齐读课文。
三、小结
换句话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关键不在于拥有与否,而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只要我们不为生活所累,成为荣誉、财富等的奴隶而是超脱人,心胸宽阔,那就能真正能享受生命的乐趣,那就是积极的。
四 作业
1、完成练习中的相关作业。
2、搜集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3、预习《落难的王子》。
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寓意:患得患失
得到月前:无优无虑 心旷神怡或或闲适
得到月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或患得患失
拼月亮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于“月亮”这一常见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2、初步了解月亮基本知识,能够大胆发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热爱生活。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视频)、图片若干、经验准备
重点难点:
1、了解月亮基本知识。
2、学会发现生活、热爱生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律动《小白船》,在柔美的乐曲中进入本次课程学习。
师:“小朋友们,歌曲里的“小白船”是什么呢?”
二、小朋友眼中的月亮
师:“有谁观察过月亮?”“在哪里看见过月亮?”“月亮几岁啦?““月亮上有没有动植物?”(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大胆发言)
三、美丽的月球神话
让幼儿讲述所知道的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的故事
四、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观看科学视频,走进月亮,找到问题答案。(“好了,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和知识,但是月亮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吧!”)
五、重新认识月亮
月亮,又称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属于太阳系月亮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的1/8月面重力相当于地球的1/6……
六、总结一下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一下关于月亮的内容。
活动延伸:让幼儿课下搜集关于月亮的科技知识,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我们国家谁登上月球了?”“我国的航天事业”等,下节课分享。
七、活动结束
拼月亮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
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动难点:
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
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画面: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师: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的菊花都开了,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所以美丽的秋天有一盒
五彩缤纷的颜料。
3)呈现果实画面,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
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些水果有什么味道?把准备好的水果篮拿到幼儿面前,让他们闻一闻,并用“_____的”说出自己闻到的味道。
师,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画面上的是什么?是谁的喇叭?怎么听听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教师朗读喇叭的话。
师: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
冬了。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5)水果和粮食成熟的画面,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教师小结,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写秋天最美的句子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第四关:视频观赏(进一步倾听、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编
4.1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再次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说出散文中的句子。
4.2认真看视频
4.3边听边做,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散文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教师适时介入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
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一方面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幼儿在独立创编时积累一定的创编经验。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是一个发
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习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习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
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
适时介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并通过总结帮助小朋友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关:表现散文——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
文,喜欢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5.2播放音乐视频,有感情的朗诵散文并结合本组小朋友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联想诗歌的内容自由画画,设置展示栏,让小朋友相互交流与学习。
2.家园合作,家长在平时要注重帮助孩子收集与丰富该季节的知识。
拼月亮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夜的故事总是充满魅力的!夜色下的月亮轻盈地跳着,游戏着,等到它累了、玩够了,动物们终于尝到了月亮的滋味,尝到了辛劳的回报!”多好的一个故事啊,忍不住当下就想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故事的氛围中,我借用了“蒙氏数学”——“走线”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安定舒缓孩子们情绪的同时,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也想以这本书为媒介,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的书籍,在这种有意识的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在筛选和查找中得到锻炼。
活动目标:
1、以音乐为背景,故事为主线,让幼儿在想象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体会故事中集体合作的力量。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的前几天进行阅读前的热身运动,引导幼儿说说“你知道的月亮的故事”为本次活动作经验铺垫和积极的情绪导向。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布置一条“蒙氏线”——奇妙的小路。
②事先制作一本电子书《月亮的味道》。
③《小星星》、故事的背景音乐、“咔嚓”音效以及最后表演故事的音乐各一。
④黑色的大背景图、贴上磁铁可以随意移动的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和小动物的图片。
⑤与月亮有关的几本绘本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随着《小星星》的音乐——走线入场,借着小星星的魔力把孩子们拉进故事的氛围中。
1、师:“孩子们,小星星告诉老师,今天夜里神秘的'故事王国有一件好玩的事情发生,它要带我们去看看。去不去呀?”(去)“嗯,好,小星星又说了,去故事王国只有这一条小路,我们要跟着它,做着星星操,才能到达哦!”
2、等孩子们找到舒服的位置坐下来以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师:“孩子们,月亮是什么味道,你们知道吗?”(让幼儿猜想月亮的味道)
师:“来,闻闻,它在这儿呢……”
3、出现大背景图:黑色的背景,一轮圆月,黄褐色的山顶上,七八双亮闪闪的眼睛。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观察、讨论,月亮的味道已经牢牢地把孩子们拴住了,看到好多小朋友咽口水的样子。止住笑的冲动,就着孩子们的猜想开始了阅读的脚步……)
二、在舒缓、贴切的背景音乐牵引下,翻阅电子书。
1、师一边翻阅电子书,一边踩着舒缓、生动的音乐旋律讲述故事,牵引着孩子们一起品尝“月亮的味道”。
2、讲述的过程中,偶尔稍作停顿,突出有趣的地方,特别是“咔嚓”一声,月亮被小老鼠咬到了,这个地方设置音效,增强效果。
三、借着奇妙的道具,升华故事,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1、故事讲完了,师假装咽口水,询问:“孩子们,月亮的味道怎么样?”(……)
2、再次出现黑色的大背景图,提供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和小动物的图片。
师:“这样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动物们都去吃月亮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眼睛好多,都在看着月亮。)
3、操作、发现。借助教具引导幼儿感知动物叠高的情景。
①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按照动物的出场顺序合作叠高,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谁先想去摸摸月亮的?”(小乌龟)
师:“小乌龟都请来了谁?它们是怎么做的呀?我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帮帮忙。”
师:“刚刚老师请的几个小帮手已经把小动物们一个,一个的叠高。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什么?”(它们一个这边,一个那边——孩子们边说边转换着身体的方向。)
②谁能告诉老师动物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呀?(鼓励幼儿猜想,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③师小结:“不同的方向叠高,这样才能稳稳的,叠得高高的。”
④“咔嚓”一声,月亮被小老鼠咬到了。(请助教老师,播放“咔嚓”音效)。
师:“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倾听“咔嚓”声)
师:“小老鼠请小动物们吃月亮,也请咱们吃月亮呢。嗯~真好吃!”(撕下一片月亮,假装吃得津津有味)
⑤师撕下数片月亮,分给小朋友们,“来你尝尝,你也尝尝……”
(拿到“月亮”的小朋友有些假装吃得津津有味,有些小朋友居然真的尝了一下。)
师:“月亮好吃吗?”(……)
⑥师总结:“孩子们,合作的力量可大了,小动物们都知道团结起来,合作叠高,最终得到它们想要的月亮。我们也要这么做哦,遇到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请伙伴们帮忙,这样,你们也可以吃到‘月亮’哦!”
四、随着轻快、幽默的音乐,带着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吃月亮去啰”。
1、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没有尝到月亮的味道呢,怎么办呢?”(师假装想办法)“有了,我们请小乌龟帮忙,带我们去‘尝尝’月亮的味道吧。”
2、和孩子们一起随着音乐表演故事。
五、迁移: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1、师:“你们觉得月亮真的可以吃吗?”(……)
师:“嗯,是的,月亮是不可以吃的。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好玩又奇妙的故事而已。小朋友真棒,可以发现这么多好玩又奇妙的地方。”
2、师拿出几本关于月亮的绘本故事,告诉孩子们:“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看老师这儿有《月亮狗》、《月亮,生日快乐》、《爸爸,你能给我月亮吗》……咱们都来当小小收藏员,去书店、网上找一找‘月亮的故事’,要记得把你的故事带来,放在咱们班的小书架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六、活动延伸:
请家长朋友帮助孩子们查找关于“月亮的故事”,利用睡前或者闲暇的时间讲给孩子听,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教研组点评:
这是一个“诱人”的语言活动,源于早期阅读当中一个普通但又魅力无穷的小故事。同时,主教老师大胆的设计、用心的编排、不断的创意,以及自身优势都在环节的进展中屡屡绽放出光彩!
创意一,从故事的主线——月亮(可以被咬掉的部分+被咬剩下的月牙形状=一轮圆月)入手。活动中教师巧妙的把一轮看似普通的、圆圆的月亮,设计成撕下来,分出数片后,变成月牙,最后还可以拼装,回归圆圆的形状,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最好玩的是拿到月亮片的小朋友很珍惜的放在手心,有些小朋友经不住“月亮”的诱惑,还真的尝了起来……主教老师合理地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入手,通过语言、游戏、动作,与幼儿频繁互动,层层递进,最后以轻快、幽默的乐曲带孩子们表演故事,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创意二,蒙氏走线,推波助澜。蒙氏数学在本园初展拳脚,主教老师巧妙地把“蒙氏线”搬到活动当中来了,有效地舒缓了孩子们的情绪,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真正营造了以幼儿为主的活动氛围。
创意三,多媒体技术,巧妙介入。利用简单的故事图片,制作出一本融音乐、音效、图片、文字为一体的电子书,给这个故事穿上了一件“吸引孩子兴趣的神奇的外衣”, 从而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创意四,环节的迁移。利用充满魅力的故事抛砖引玉,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主题的书籍,让孩子们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拼月亮教案篇7
成长目标
1、 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2、 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初步的了解月亮的变化。
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对月亮变化感兴趣。
难点
学习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准备:生活中看到过不同形状的月亮
物质材料准备:黑板(做背景图),月亮小贴图4张(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像圆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语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猜,看看谁是最会动脑筋的小朋友,回答的又对又快。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好咯!
有时圆又圆,有时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有时晚上看不见。
幼儿:(星星、月亮)
师:真不错,已经有小朋友猜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月亮,遇到了件麻烦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啊?
(1)幼儿:(我愿意)――师:嗯,很好,那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月亮到底发生到了什么事。f
(2)幼儿(沉默)――师:小朋友是不是在犹豫不知道月亮遇到了什么麻烦,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听个故事,听完故事小朋友再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帮助她。
二、故事讲述
1、第一段
师:夜晚,月亮姐姐出来了,细细的,好像弯弯的眉毛(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1)。凉风吹的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想:我还是去找裁缝师傅做件衣服吧。裁缝师傅给他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衣服。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好像弯弯的镰刀(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2),她来取衣服了,衣服做的很漂亮,可惜太小,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师: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吗?
幼儿:(让月亮变小点、不扣扣子穿、把衣服做大点。)
3、 第二段
师:大家的点子也不错,但是我们的裁缝师傅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仔细听第二段故事。
师: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过五天再来取。五天过去了,月亮姐姐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3)。她来取衣服,衣服做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姐姐连套都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新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姐姐来取衣服,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姐姐变得圆圆的,像一个圆盘那样(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4)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口气:“哎。你的身材变化太快了,我没法给你做衣服了。”
师:小朋友们猜猜最后月亮姐姐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儿:(还在长胖,又去做新衣服了)
教师小结:因为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到现在她还没有穿上合适的衣服。白天太阳哥哥出来,她不好意思出来,只好在晚上才悄悄的露面。
三、故事梳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内容。
师: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月亮的身材发生了几次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月亮的变化顺序(按顺序将月亮图片贴出来)。刚出来的月亮像什么?
幼儿:(像眉毛、像香蕉)
师:月亮姐姐出来了,细细的,像弯弯的眉毛。
师:谁能说说五天后长胖了的月亮变得像什么呢?
幼儿:(像弯刀、像眉毛)
师:五天后的月亮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眉毛变得像弯弯的镰刀了。
师:又过了五天,这时候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像咬过的饼干,像小船)
师:月亮姐姐还在长胖,现在是看上去弯弯的镰刀变得像一只小船了。
师:后来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啦?
幼儿:(圆盘、皮球)
师:现在的月亮姐姐长得已经是圆圆的,像一个圆盘那样。
4、师:为什么裁缝说没法给月亮姐姐做衣服呢?
幼儿:(他不会做、他做的衣服月亮穿不了、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衣服小了)
四、讨论。
师:如果你是裁缝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给月亮姐姐做衣服吗?
幼儿:(做很多衣服、把衣服做很大)
五、结束语
月亮每天都在变化,小朋友们晚上也可以去看看天上的月亮是怎么在变化的,然后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看看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不是一样的。
应重点关注孩子:
1、 观察孩子是否能掌握故事中描述月亮的词汇,如果能比较快的掌握,还可以适当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描述词汇
2、 对于比较沉默的孩子要多提供表达机会。
3、 注意活动中部分孩子的“小动作”,及时提醒他们。
应注意的问题:
1、 在讲述故事中有关月亮模样的词汇如像弯弯的眉毛、弯弯的镰刀等语速稍慢,并有所强调。
2、 让幼儿有序表达
3、 讲述故事时配合一定的态势语,使故事生动。
问题分析:
1、 开场导入环节,语速过快,语言不够生动简洁。“回忆”、“语言活动”这种过于成人化的语言幼儿并不理解,故事讲述过程中应放慢语速,多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幼儿理解故事,才能使师生互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2、 活动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幼儿的名字,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我走到每组去请小朋友,在各组之间穿梭,幼儿的视线也要跟着我到处转动,会使整体氛围显得有些乱。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个让全班都能看到的位置,不必到处走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使用眼神交流也可以达到效果。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围坐成一圈的形状,方便交流和指导。
3、 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我经常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反问式的追问,幼儿就陷入沉默和疑惑之中。过多的否定、反问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回答产生疑惑或者是不自信,而我又没有更深入的引导,反而会起到消极作用。在教师提问的引导语中“反问句式”要慎重使用。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