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章网 >作文大全

有关于导游作文6篇

只有通过表达真实感受作文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意义,作文是一个整理和梳理知识的过程,下面是丫丫文章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关于导游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关于导游作文6篇

有关于导游作文篇1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今天就让我带领在家一起走进孔子的故里吧!

我先介绍下吧!孔府、孔庙、孔林是建于公元478年前,首先孔府是个好去处,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现在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建筑,包括“堂、楼、轩”等四百六十三间。大家多注意安全,不要乱扔纸和垃圾,不要在墙上乱画。

让我再带大家来孔庙看看吧!孔庙也很美丽,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三百米处,孔庙里,最好的一处是大成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其前廊十根大理石柱子上各精雕两条戏珠飞龙,工艺绝妙,美丽无比。请大家一要乱摸文物,不要乱图乱画。下面大家就做上大巴车,我来讲说,游客也可以自己走着去,到了孔林我们一起会和。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孔林,这里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孔鲤墓 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游客们今天就到这里了,欢迎下次来我们曲阜游玩!

有关于导游作文篇2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国的世界遗产——颐和园,我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导游。

一提到北京那里的世界遗产,大家应该都会想到颐和园吧,你们应该也都知道那里吧,这里的颐和园到处都是美景,比如说: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等。

长廊那是一眼望不到头,这长廊长700多米,分成 了273间,每一件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万寿山的半山腰有闪闪发光的佛香阁还有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如过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你就会看到颐和园大半的景色。

昆明湖有个能通往小岛的桥,那个桥有十七个桥,叫十七孔桥,这桥栏的杆上有上百个石柱,柱子上都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一个个都姿态不一,没有哪两个是相同的。

好了,我已经讲完了,你们可以仔细看看那里的,请不要扔垃圾,才草坪。

有关于导游作文篇3

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好!我姓朱,你们可以叫我朱导。今天由我来带大家游览颐和园。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吧!大家看,这一条长长的长廊,就是颐和园著名的长廊。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共有273间房间。大家抬头看,就可以看见许多五彩的画,是不是很漂亮呢?

大家跟我来,我们现在已经在万寿山脚下。大家都抬头看一看,上面那座八角宝塔型的建筑物,那就是佛香阁。下面那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大家看,我们现在在万寿山上,在佛香阁的前面,往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昆明湖绿的像一面碧绿,静的像一面镜子。

大家看,我们现在来到了第二处,在我们正前面的`就是有17个桥洞,那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桥,。有许多的人从它的身上踏过,去对面的小岛上玩。我们也去吧!

大家看,这座小岛上一片葱绿,有一座宫殿,从外面只能看见宫殿的一角。

今天的行程到此结束了,请大家细细游赏,请注意安全,也请不要乱涂乱画。再见了,请以后再来颐和园玩哦!

有关于导游作文篇4

大家好,我姓梁,名叫梓迪。大家可叫我小迪。欢迎大家来“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游玩。现在小迪将先带你们去古城最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四放街。大家一边走一边听我解说。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丽江古城是由玉龙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就利用这种有利条件,街道只自由部居,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扬”的诗意是着座古城的真实写照,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所以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是:水傍街,街依水。

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口,大家看到城口有一队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往前进我们就看到古城里有三房一壁的居民,往右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

马上就要进入古城,来到四放街了,这是丽江古城的街巷心脏。这里是购物的天地,你想买什么,就有什么。

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两个小时后再集中吃饭。请各位先生不要吸烟,以防古城着火,大家待会再见!

有关于导游作文篇5

各位团友,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大同市、平遥县、代县、祁县、新绛县都是山西历史名城。

有关于导游作文篇6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到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

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

唐末黄巢起义,太清宫毁于兵事。宋真宗年间重建,又拨国库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宫,规模比唐时有加。重修时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会真桥记”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来太清宫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赞”碑,通高八米,宽二米,二龙幡伏于碑首,神龟支撑碑下,为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三御碑”,且书法秀美,石质坚细,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宫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后屡修屡废,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记。元代中统年间,皇帝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太清宫予以保护,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时,规模尚十分可观,然与唐宋盛时相比,仅存“十一于千百也”。而现在与清时相比,又是仅存“十一于千百也”。太清宫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通。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称紫极宫。武后武则天于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其规模相当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两度亲渴老子庙,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御笔全文镑立《道德经注》碑一通。天宝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相传,当时前宫祭祀老子,后宫祭祀李母。

两宫相距一里,中间隔有一河,曰清静河,河上有桥,桥曰会仙桥。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前宫午门耸立,御道直坦,院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将太极殿环抱其中。唐王室将太清宫奉为家庙,所以其建筑风格颇类长安王宫。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在这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也常来此流连驻足。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此时的太清宫名声远扬。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胡耀邦、张爱萍、朱镕基、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先后游览了这块圣地。

到了宋末,靖康之乱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气大伤。元朝统一后,重视道教,朝廷颁布保护太清宫的令旨,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但规模已远不如昔日,较之于唐宋,仅存什一也。

1997年,考古专家在太清宫发掘出一处含龙山文化遗址、西周墓葬、东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马坑、唐宋建筑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筑的大型文物古迹群。该遗址时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北京和河南省的10余名考古专家指挥近百名民工还对太清宫前、后宫周围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进行了挖掘,发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宫遗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随后,60余位来自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所及全国最知名的考古专家和老学专家云集鹿邑,研究这次挖掘成果,一致认定,发现的大量祭祀器具证明历代祭老在太清宫、祭李母在后宫,同历代文献记载完全吻合,而那次考古挖掘,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从而载入史册,震惊海内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有关于写景的作文300精选6篇

有关于动物的作文6篇

关于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6篇

有关于安全的作文500字6篇

有关于写景的作文300通用6篇

有关于环境的演讲稿作文6篇

有关于梦想的作文800字6篇

有关于国庆节的作文300字6篇

有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优质6篇

有关于母爱的作文500字优秀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356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